網頁

2016-08-08

決策、行動與論述○張榮豐(2016.08.08)

Comment
正如預期,逐漸,有重量級人士跳出來了。


朋友們不解也可能不清楚我如何心痛,如何生氣。
不只是尾巴搖狗,是尾巴治國。
2000-2008所壞的,是外人失去台灣人自治能力的信心。
失去第一次機會,叫做情有可原。
再一次,那是萬劫不復。

這樣,妳知道妳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嗎?


決策、行動與論述○張榮豐(2016.08.08)
90年代我常從國民黨老官僚或某些外省權貴口中,聽到「說帖」這個名詞。而2000年政黨輪替後,「論述」這個名詞取代了「說帖」。

「說帖」或「論述」,目的都在合理化自己行動,或正當化自己立場。前者如古代軍事行動前的「檄文」,後者如近代宣示立場的各種「白皮書」。

理論上「說帖」或「論述」,都應從屬於某個決策或行動方案下。但多年來往往主從倒置,遇到狀況的反應三部曲是:開會、寫說帖或論述、發表聲明。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199510月初李總統下令,針對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中共的可能反應擬定應變計畫。我以總統幕僚身份參加第一次的「96年危機預防會議」,多數與會者竟主張撰寫說帖,說服中共當局不要向台海發射飛彈。這種見解讓我十分驚訝,我當時年輕(40)講話比較衝,我說:「你們這是秀才遇到流氓的反應」。當時有人拍桌怒罵我:「年輕人講話怎麼這樣不禮貌」,後來那個會議弄得不歡而散。

我的訓練和經驗是遇到狀況,首先是「分析問題本質」這包含:瞭解問題現況、預判未來走向、發展利害關係人或對手,對此問題可能反應的「劇本(scenario)等。

其次是依據問題本質,設定任務目標,用「逆序推理」方式,做出策略佈局---完成目標所需力量、時間與空間的最適組合。

第三個作業程序是讓各作業單位(部隊),依據策略佈局的時序,擬定各自的行動方案。

第四是呈報總統,召開國安會議完成決策,將幕僚建議變成命令

最後則是各作業單位,依時序落實命令,並由督導單位監控、協調。

在上述的政策形成與執行過程中,如果有需要總統說明某些立場,才會商請「撰稿小組」為總統撰寫講稿供參。所以分析問題-產生方案-作成決策-採取行動才是主軸,而「論述」、「說帖」都必須服從於這個主軸。

這些年來,政府逐漸以「論述」、「說帖」為主,反而忽略了決策和行動;本應「狗搖尾巴」,卻變成「尾巴搖狗」。

主從倒置自然輕行動而重文宣,更有甚者是如胡適1928年「名教」中所說「將事情寫成標語、化為口號,並以此取代了行動」。

所以遇到南海問題,我們的對策是:派出學者宣達團、總統登島、在鎂光燈前喝「太平水」、在「康定艦」上發表聲明等等「表演」。

過去類似案例,我們會循前述作業程序,最後透過「人脈情報導航」,成功找到關鍵人脈,有效的化解危機於無形。

個案部分,我大概只能透露這麼多,但總之就是要決策、行動重於論述、說帖和表演



15 則留言:

  1. 滿清之敗亡,不就是因為旗人相信,一筆定天下的,可以列入金氏世界奇觀的,偉大「科舉」。
    馬金復僻,不就是要高舉這樣的公務員考試制度?

    回覆刪除
    回覆
    1. 假使排灣族,接受正統大英帝國訓練後,還這樣
      那就是旗人的真正的勝利了

      刪除
  2. 張榮豐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具體,具體到無法理出通性原則,畢竟說帖,論述,表演也都算是採取行動之內,不是僅找對人脈是唯一可靠方式。

    當白宮與中南海拼命對台灣掌控,台灣國安問題最重要在於:非但要小博大,還要智慧制服雙霸,這就是台灣最大的挑戰和勝利。以此當做目標,這種豪氣才是國安人員要搔破頭皮的職責。

    回覆刪除
  3. 雲程大,
    我發佈的留言竟然連續四次都會自動消失, 真怪....
    by dark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老實說,我自己的發表文章功能,一旦發表後,我在後台也看不見
      有點困擾

      刪除
    2. 您發表的內容,是否文章太長?
      或是有一些「關鍵詞」?

      刪除
  4. 如果從大戰略角度來看,我覺得必然有大事正在發生,所以島內這些雜事才會被當成小事處理。
    版主不妨把近期幾件國際小事串連起來看,天皇要退位、日本的台灣關係法、留日的駐日代表、美國對台六大保証。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再加上8/1日確認的400年來的外來政權及之前的不當黨產條例。
      以上都跟二戰後的台灣定位有關。

      刪除
    2. 二戰要結束?

      非常銳利的觀察
      「必然有大事正在發生,所以島內這些雜事才會被當成小事處理」

      幾年前,馬在一個場合說過,台灣現在沒有外債了
      這句話,可以很不重要,可以極端重要
      只要確定所指為何!

      要繼續看,目前事證不明顯,時機也還不對
      講這些還太早,或許是摻雜期望,不純然是分析與推論

      刪除
    3. 馬說的話我沒當真過,我只看他做過什麼。

      確實期望的成份多,但是個人認為對日關係如何發展可能是近期內最重要的觀察項目。

      刪除
  5. 很多人的人格養成多屬於機會主義,極端利己的態度.
    先聲奪人的生存策略來保障自己,搶奪利益及隔絕責任,甚至是明目張膽違背規則.
    by Dark

    回覆刪除
  6. 透過偽報的方式, 影響決策者分析問題能力及決策,並且一點責任都不用負.
    在這個狀況下,我不認為以良善為出發點來傾聽的蔡總統,能蒐集到到多少有用的資訊進行決策.
    by Dark

    回覆刪除
  7. 假使分析問題本質是開始,很明顯現有的高階官員欠缺對問題的精練的描述能力及適度的敏感性,
    領導階層官員的選拔,養成及歷練是否出現極大的系統問題或者崩壞了.
    by Dark

    回覆刪除
  8. 台科大的鄭教授用了很簡要評語描述了長期以來政府高層的心態
    他說:「台灣的內閣是退休俱樂部。」言下之意是,那兒不是做事的地方。

    by Dark

    回覆刪除
  9. 鄭教授又註解說 : 問題出在台灣的文官人才養成太久,入了閣時往往年紀已大,為了保住優退的條件,他們不能犯錯,因為只要失敗一次就可能失去所有,因此在政府圈流傳著一句話:「平安就是大發財。」

    by Dark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