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12-09

小潭站養蚊子開站只為接送老國代○Yahoo論壇(2015.12.08)

 
Comment
為了國代新村,那個多數住著軍公教的社區,市政府勉強的設置小碧潭站,而不是採用公車,並強迫新店線的主線讓路。主線南段要服務23萬人次/日,支線卻只服務4000人次/日。等於是1.7%的人,阻礙98.3%的絕大絕大多數


所以才有「湯泉社區」以及「美和市」的進駐。即便如此,也只是4000人次/日。假使只是國代,那就更少了。

實際上,國代山莊中,國代不是早已過世,就是賣出房子。剩下的政治,也成為空話。只剩下莫名其妙的特權,或者依附老特權而來的新特權——典型犧牲多數人利益已服務以少數人的官商勾結模式。

這件事情是1999年出現的,當時市長是上任不久的馬英九。此與其對美和市等的怪怪作為,成對搭配的。

P,改一下吧!
不合理的事情明明在眼前。


小潭站養蚊子開站只為接送老國代Yahoo論壇(2015.12.08)
自從捷運區間車只開到台電大樓,公館以南的新店線行車時距無論再怎麼密集,等車時間總是台電大樓以北的兩倍。尤其是每日進出站人次高達63000人的公館站民眾,時常得在台電大樓多等一班車,不少民眾整天抱怨連連,批評捷運局「怎麼可以忽略公館以南這麼多民眾的乘車權益?」到底為什麼區間車只開到台電大樓,理由眾說紛紜。網路上存在零星討論卻始終缺乏整理。

大多數人似乎覺得區間車開到哪裡是個「技術問題」而不是「政治問題」,從而抱持「專業問題、專業解決」的觀念,即使心理很不滿卻持續隱忍。但是,技術問題時常就是躲在科學背後的政治問題,台電大樓區間車也不例外。科學之所以能安撫人,多半不是因為它「真的很科學」(大家其實也看不出什麼是真科學)而是因為它「感覺起來」很科學

其實這樣就夠了,大眾光是看到科學數據、看到有專業背書,就會乖乖聽話放棄抱怨了。正因如此,那些看不見的決策黑箱和利益糾纏,才能故技重施地長期躲在科學後面安然無恙。

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台電大樓區間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每天搭的那麼不爽總該找到「罪魁禍首」是誰吧?那些袋狀軌啦、路網設計啦、小碧潭支線什麼的,到底怎麼纏在一起?
我整理一些我查到的(應該算可靠的)資料,或許可以把這些問題弄清楚。

▌▌袋狀軌不是真正的問題來源。
讓我們先來看看捷運路網的軌道圖[1]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02288/。我們可以看到在台電大樓和公館之間有一個袋狀軌,袋狀軌可以讓列車在不影響主線的情況下,暫時開進去再調頭開出來,達到迴車的效果,除了用來當臨時終點站,也可以讓故障列車暫時停進去。但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在台電大樓後面有袋狀軌之外,大坪林跟七張站中間也有袋狀軌;換言之,列車開到大坪林後掉頭,在1999年新店線通車之初是絕對可行的

▌▌旅客太少不足以成為列車不開到大坪林的理由。
有論調認為,台電大樓以南的旅客數量太少,營運起來效益不大,所以區間車只開到台電大樓。從今年3月北捷進出站人次來看[2] https://www.ptt.cc/bbs/MRT/M.1428664825.A.18B.html,北捷107站當中,台電大樓以南的各站進出人次排名依序是:公館(16)、大坪林(40)、景美(48)、七張(52)、新店(65)、新店區公所(67)、萬隆(77)。超過一半的站都在北捷人流量的前段班,即使較冷清的三個站也還有一票比他們更淒涼的。如果因為旅客太少不值得載,那各站幾乎都在60名以後的新蘆線,以及70名以後的內湖線早就可以關門大吉了。

▌▌小碧潭支線才是一切問題的來源
既然旅客太少不是問題所在,且捷運局在大坪林站後面也有袋狀軌,那為什麼不開到大坪林呢?答案是:因為小碧潭支線需要使用大坪林站的袋狀軌來迴車,所以真正的問題就出在小碧潭支線。[3] https://goo.gl/EMhQI4小碧潭支線與新北投支線截然不同,新北投支線早在台鐵北淡線時代就已經存在,捷運也直接沿用了原本的路線,一開始就有規劃它(所以北投捷運站就有專用月台)。但是,小碧潭支線卻在2004年硬插入新店線,不在原本的規劃裡,七張站也沒有準備好讓它插入,所以也沒有專用月台。結果便是小碧潭支線必須和新店主線共用月台(這導致現在新店線尖峰時刻的班距是「6分鐘-3分鐘-3分鐘」,因為每兩班車就要讓一次位子給小碧潭開來的車使用,離峰時段更無法享有高密度4-5分一班車,而需等8-10分)。

小碧潭支線一方面毀了區間車開到大坪林的可能性(佔掉了迴車的袋狀軌),另一方面又讓新店主線的尖峰班距變成很畸形的633。更別忘記小碧潭站每日平均4000人次進出,在北捷排名106,一個倒數第二名的小小站就這樣毀了每天63000人次進出的公館站享受高密度班距的機會,更別說影響了整個台電大樓以南23萬人次的乘車品質。

▌▌小碧潭支線是在「十四張地區民眾及民意代表陳情」中誕生的。
1999,捷運局宣布要在新店機廠內耗資15新增小碧潭站,遭到部分捷運專業人員反彈,認為「以15億來取代接駁公車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是屈服於『民意代表壓力』,有浪費公帑之嫌」。依據當時捷運局公開說法,捷運局是在「十四張地區民眾及民意代表陳情」後,才迫於壓力增設這個站[4]。十四張地區有什麼重要性呢?那邊有個社區叫「中央新村」,裡面住的就是傳說中的國民大會代表。捷運局曾公開抱屈,強調是「拗不過中央壓力以及中央新村老國代多次請托」才要蓋小碧潭站[4][5]。這個中央壓力是什麼?捷運局長江耀宗曾公開說明「確實有中央民代透過『交通部』要求」增設小碧潭站[4]。說到這裡,答案已經很明顯了。2004小碧潭站通車,捷運局又再度跳出來強調「由於鄰近十四張及中央新村居民近十年強烈陳情要求,才會增設新店線的小碧潭支線」[6]

有人認為日勝生集團才是小碧潭站的推手,但從上述資料來看,未必如此。美河市開發爭議是指1991年市府以「捷運系統用地」為名徵地,卻在2001年轉作聯合開發,有官商勾結謀利之嫌。不過從時間順序上來看,徵地最初確實是為了新店機廠,小碧潭站是後來在中央新村老國代透過交通部施壓以及聯合地方民意代表和附近利害相關居民爭取後,才在1999年開始興建。小碧潭站動工後,剛好趕上2000年代初期火紅的「捷運站聯合開發住宅」模式,或許正是此時日勝生相中了這個即將蓋好的小碧潭站,於是百億的美河市案就此展開[7]。除非日勝生早在小碧潭站出現之前就想好一個「先聯合國代民代居民搞出捷運站,再聯合市府謀利」的20年精密計畫,否則美河市案應視為小碧潭站明確動工後才開始的一連串動作。

如果上述資料和推論無誤,又沒有進一步翻案資料,我就姑且接受上面的說法都是對的了。換言之,現在各位每天等車的不爽,罪魁禍首就是那些90年代十四張地區中央新村的老國代們,以及隨之起舞的地方民意代表和共謀利益的附近區民。

▌▌解決方案:廢除小碧潭支線改行收費公車,延長主線區間到大坪林站小碧潭支線每日進出站人次才4400,卻阻礙了每天23萬人次利用的公館以南新店線班次密度
廢除小碧潭支線空出大坪林站袋狀軌,讓台電大樓區間車開到大坪林站,才是符合多數人效益的安排。我強烈建議文山區立法委員、市議員以及柯文哲市長正視此一問題。小碧潭站到底服務了誰?又損害了誰的利益?為了美河市的居民、為了畫大餅卻拿來養蚊子的商業開發,卻損害公館以南這麼多民眾的搭車利益,合理嗎?

過往曾有網友詢問捷運局副局長有關小碧潭站存廢問題,副局長的回復相當簡短:小碧潭既已建立,不會廢站[8]。我認為這個回應相當荒謬,副局長提出的配套措施也都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小碧潭站的營運對於捷運公司有多重要?每月具體盈虧多少?成本效益是評估怎麼做的?使用哪些標準?這些數據都沒公開,卻只用簡短的「不廢站」做回應,本人無法接受。

既然捷運公司不公開各站盈虧,我們不妨自行估算。小碧潭站每日4000多人次進出,與七張站之間的票價差距是5元,假設大多數人都不只搭到七張站,意味捷運公司可以從小碧潭站賺到每日20000元的營收一年可以賺700多萬。當初興建小碧潭站和採購車輛花了15億,要回本至少要100多年,為了回本而讓公館以南居民100多年都沒有密集班次,是因噎廢食、治標不治本。更重要的是,捷運公司保養小碧潭支線與其車輛,還有營運所需的水電費,全都尚未納入計算。小碧潭站能替捷運局帶來多少收益,還是根本就是個為了政治因素而存在的賠錢貨,值得懷疑。

小碧潭廢線,可以改用收費公車接駁,原本從小碧潭站進出的旅客從七張站進出(所以七張站以前的捷運費都還是能從七張站扣款)。七張到小碧潭改用收費公車行駛,即可彌補廢除小碧潭站少賺的錢(如果原本有賺的話)。

[1]圖片來源: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02288/
[2]進出站人次:https://www.ptt.cc/bbs/MRT/M.1428664825.A.18B.html
[3]捷運局答覆陳儀君議員函:https://goo.gl/EMhQI4
[4]1999-10-18/聯合報/18/綜合新聞
[5]2000-09-05/聯合報/18/文山雙和區新聞
[6]2004-07-10/聯合報/B5/大台北
[7]2002-01-29/經濟日報/38/商業要聞
[8]網友敘述:https://www.ptt.cc/bbs/MRT/M.1395888131.A.F4A.html




2 則留言:

  1. 最有趣的是,台北捷運初期路網大部分完工通車都是扁市府四年任內,馬的那八年除了小碧潭線跟小南門線沒有半點成績,相較高捷與高捷都是不到四年就完工。馬的行政執行力除了特定地區,還真是出奇的好!?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