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06-01

九二共識頂多是行政協定

去年兩岸關係峰迴路轉,除陸委會與國台辦的首度官方接觸外,「九二共識」更由無到有(或從虛到實)。


2月上旬南京首次王張會中,王郁琦雖提「九二共識」卻未獲中方回應。[1] 太陽花後北京對台進行通盤檢討。這其間習近平與宋楚瑜在58日會面,兩人嘗試以「四不原則」與「四個體諒」迂迴繞過「一中框架」,來面對台灣政情可能的轉變。但王郁琦不死心,5月下旬在桃園王張二會改提「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一樣未獲得北京回應。可以說六月前「九二共識」已然過氣,北京仍在摸索「海峽關係2.0」。

奇怪的是,11月北京王張三會卻遽變為「雙方均再次表達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性。」為何如此?

此或與馬核心連串添柴火有關:4月蘇起密訪北京[2]5月拋出「兩岸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3],甚至在10月還出書大提「九二共識」。再加上香港佔中衝擊,遂讓北京鐵了心。

今年34日習近平在全國政協首度定調九二:「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台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馬喜出望外補充「九二共識沒有過時」,更於受訪直言「至少當年的共識,他們願意繼續推動下去!」[4]

54日朱出訪北京向習進一步承認「兩岸同屬一中」。馬還於7日加碼「兩岸互動與交流特展」大捧「九二共識」。於是,5月下旬夏張會再出現「雙方堅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提升兩岸關係發展動能」,便不意外。

就法律形式而言,所謂「九二共識」已是兩岸官方接觸的結果,理論上接續的政權都要繼受。但馬習慣密室操作,甚至排除國會預聞,遑論在野各政黨。馬的鬼祟反而證成:「九二共識」僅為馬的行政部門涉外的行政協定——後繼政府無義務接受。

行政協定者如「美中三公報」便是,其存在效力須經後繼行政當局不斷確認。所以舉凡美國新總統就任、中共換屆、高層互訪,北京都不斷要求華盛頓承諾三公報。馬近乎歇斯底里的多次夥同媒體,越俎代庖替北京逼迫民進黨要面對「九二共識」、承認「九二共識」,就是這道理。

環顧東亞局勢急遽變動,馬朱卻關門呼應北京。蔡英文大可氣定神閒定調:「九二共識」僅為馬政府的「行政協定」而已。台灣應如何契合整體東亞區域和平,才是王道。

【姊妹文章】

6 則留言:

  1. 中美三個公報實際具有條約性質,(按照國際法,條約具有多種形式,並不拘泥於名稱),美國之所以只和臺灣保持非官方關係,就是在履行三個公報。中国 要求美國履行三個公報,實際就是要求美國履行两国達成的條約。除非美國政府撕毀三個公報,美國只能和臺灣保持非官方關係。

    回覆刪除
    回覆
    1. 「實際具有條約性質」
      這句話就是說,不是條約!

      刪除
  2. 九二共識連行政協定也算比不上,他只不過是當年兩會協商之前對兩岸關係的一種認定。條約都可以撕毀,繼任政府當然可以不認九二共識,但不承認歷史,把僅有的共識推翻,很顯然對兩岸的和平發展是不利的,推翻者要有承受責任的準備。

    回覆刪除
    回覆
    1. 「僅有的共識」是馬與北京的共識。
      先要問:
      具體內容是什麼?拿出白紙黑字。

      假使從未接受,何來「推翻」。
      這是從制度面上說。

      後果,也不一定是壞的。
      這是從政治面上說。




      刪除
  3.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骨肉同胞」、「同宗同族」 - - - - - - 這些名詞都僅為政治服務,既無法律功效,也無實質內容,更甭談離開現實太遠,只好寄望於那無限延續且看不見的 "將來"。

    目前的贊成者或會按個讚,不贊成者,連鳥都不用,根本無傷,死不了。說天翻地動,那不過是一句放羊牧童的恐嚇語罷了,娛樂性很高的。

    問題的本質依舊存在,毫無變化。若要打架解決,那就準備同歸於盡。不打架的話,更多的新名詞會繼續生出。或許這種性質的名詞新造,就是藝術創意吧!而問題仍然擱著,無法解決!

    回覆刪除
  4. "statements written in those faxes" 應該不是條約or協議吧?
    更何況有人看過'1992 Consensus'的內容嗎?

    According to Raymond Burghardt, the chair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aiwan:

    "[There was] some language [in the faxes] that overlapped and some language that differed." Then Taiwan and China agreed to conduct dialogue based on their statements written in those faxes. "That's what happened. Nothing more or nothing less," Burghardt said, adding that the KMT called this the '1992 Consensus', which was to some extent "confusing and misleading. To me, I'm not sure why you could call that a consensus."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