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Fumio提出疑問,暗示:新台幣或是因為惡性通貨膨脹的幣制整理手段。
當然有可能。
但是,金融從來就不會只有單面向,更別說佔領時期的金融整理了,考慮更多,敵性更強。
因為是好問題,所以雖然不是專家,也無具有確切信度的現成資料。僅以網路上容易找到的資料作簡單計算。
結論是:還是有劫掠。雖然不是名目上的四萬倍,卻也有紮紮實實的百倍!
「財政部最初核定 台幣最高發行額為30億元,但因為烽火連年,生產停頓,台灣需要大量資金供應重建;再加上國共內戰,中國大陸的通貨膨脹也直接影響台灣,導致台幣匯率隨著 法幣水漲船高,發行額也直線上昇,短短的三年,就從預計的30億元增加到5270多億元,另外還有1兆2136億元的即期定額本票在市面上流通。
中央銀行發行局局長/鍾光新:「○八三四原來是30億,後來變成1兆7000多億,差不多528倍,所以舊台幣等於說是惡性通貨膨脹,是不可收拾的地步。」[1]
1941年開太平洋戰爭前,一日圓兌0.2到0.3美金之間[2]。
戰前的台灣銀行券與日本銀行券是一比一兌換,而戰後的台幣與台灣銀行券,也是一比一兌換。
即,日本銀行券=台灣銀行券=台幣。
理論上,(以1941計算)台幣與美元也應該是是0.2到0.3之間。
加上(1946-1949)通貨膨脹528倍,通貨膨脹後的1台幣對美元應該是0.000379~0.000568之間(1台幣等於0.038美分~0.057美分)。
若1「新台幣」可以兌換40,000台幣,則1「新台幣」應該可以兌換15.16~22.72美元(實際上,新台幣發行時,官定匯率1「新台幣」兌換0.2美元。顯然被低估)。
此文的資料:1「新台幣」可以兌換8,000美元。
那不是反過來了?換8000美元的資料或許有誤,但直接計算1「新台幣」應該換得15~22美元的,變成只有0.2美元,也是劫掠了75.8倍~113.6倍)
就是說「有劫掠」應該不為過!
更不提,戰後佔領軍將台灣物資大量運往中國,造成通貨膨脹。這就是戰爭法的劫掠。
感謝板主分析,的確是掠奪。這又讓敝人想到大概在1990年代,日本政府曾經讓台灣人可以領回戰時存款,結果有親戚去申請,卻發現金額比當時的價值小很多,不知道跟這個金融掠奪有無關連?
回覆刪除戰爭會產生通膨,任何國家都要拼命,包括美日雙方都有。
刪除沒有政府內部資料的話,很難計算戰爭通膨。
戰前的日幣,是很值錢的。
戰後,變成360円固定兌換1美元,很多年。
一個笑話是:既然你說是「圓」,那就360囉!
這也是賠償(或掠奪)
日本在其中有出現因為戰爭破壞,生產設備與物資被拆除送到中、俄、菲等國,所以出現有人無生產能量的現象。
還出現大飢荒。
這些,都靠美國援助(投資了20億美元)以及reverse course而來。
比較起來,美國不是掠奪,而是做賺錢的生意。
美國是非常有經驗,也是負起戰後恢復重建責任的國家。
相對上,其餘國家就只是顧自己。還處在一戰前的文明發展狀態。
相對的日本也因為日幣大貶值,可以在戰後靠出口到歐美市場賺到第一桶金。
刪除台灣天行者
回覆刪除如果把 “戰後佔領軍將台灣物資大量運往中國,造成通貨膨脹” 可能外加濫印操票造成的通膨算儘劫掠的一部份 因而造成通膨528倍 又因為匯率刻意低估造成第二次節劫掠(75.8倍) 兩次相乘 15840倍 所以用1941 的0.2X40000=8000 對比戰後0.2 得出 16000被劫掠 並無不妥
因此,那位V網友的短短兩個字,實在是一針見血。
刪除我想問的是,如果當時的資產不是以金額存在,而是以黃金或其它有價財存在,這樣受的影響應該就不大了吧?
回覆刪除by Jasmine
刪除我想是的,所以中國人愛黃金不是沒有原因的!!!只是戰爭時國家的力量非常強大,國家可以要你的孩子上戰場,國家可以要求你交出你們家的金屬(金銀銅鐵),國家可以要求你無償勞動....所以我想一般人民是很難"好好的""有效的"保有自己的資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