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這個時代,和以往是很不一樣的:人口紅利沒有了!
少有經濟學家深入這點。
根本看錯人吧~
台灣也一樣。
「大多數國家,大幅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所以我們需要新典範!
或許,單一「量的成長」要改為多元「質的提升」。
女人幫忙 修複破碎日本?○BBC (2014.12.15)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fooc/2014/12/141215_fooc_jpfeminine_saving_jp
最近幾個星期,一系列嚴肅的報紙刊登了一系列嚴肅的文章,問題大同小異—「安倍經濟學」失敗了?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問的不對,更恰當的也許應該是—為什麼居然有人曾以為安倍經濟學能見效?
安倍兩年前大張旗鼓提出安倍經濟學時,人心雀躍。就連傑出的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也宣佈自己是粉絲。
一年半過去了,日本經濟重新陷入衰退。出什麼差錯了?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安倍和他的政府試圖同時作兩件相互矛盾的事。用開車來打比方,安倍一腳踩油門、另一腳踩剎車。
2013年春季,安倍狠狠踩下油門,大筆日元注入日本經濟。政府縱身投入消費熱潮—財政刺激,銀行印製大捆鈔票—量化寬鬆。
短時間內好像還真見效了。但是今年4月,安倍一腳踩住剎車,將銷售稅從5%提高到8%。
在歐洲,增值稅將近20%,8%看起來微不足道。不過在日本,增稅帶來的結果卻是戲劇性的—消費者不花錢了。
經濟開始開倒車,從(一季度)大幅增長6%以上倒退到(二季度)收縮7%以上。安倍說這是暫時的、漲稅的短期效應。但是,收縮還在持續。7月到9月間,日本經濟再次收縮,不過幅度小了一些—1.6%。
為什麼安倍覺得經濟剛剛開始增長的時候加稅是個好主意呢?事實上他並沒有這麼想。但是他的政府也面臨巨大的壓力:債務。現在日本政府的債務相當於GDP的240%。
換句話說,日本要幹兩年半、所有的產出加在一塊兒才能還清債。其他債務水平緊追日本的國家只有一個—津巴布韋。
相比之下,英國國債相當於GDP的91%。至少不讓債務繼續高速增加,對確保日元信心非常重要。安倍表示將推遲再次加稅的同一個星期之內,穆迪立刻下調日本的信用評級。
等式不成立?
說到這兒,再來看看我最開始提的那個問題—為什麼會有人以為安倍經濟學能見效呢?
之所以問這樣一個問題,是因為我訪問過的大多數經濟學家都一致認為,日本經濟的困境並不是短期週期性需求下降的結果,原因更加深入、是結構性的,非常不容易改變。
日本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口結構。日本在「縮水」。1990年代中期,就業年齡人口達到峰值的8600萬。此後不斷減少,現在只有7700萬,縮水將近1000萬。
日本出生率大概為1.3%,和許多歐洲國家相當、甚至略高。但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通過「進口」工人減弱人口滑落的衝擊波,日本則繼續堅定反對大規模移民。
所以,日本人口老化、縮水速度超過其他任何發達國家。
非常簡單的經濟規則,安倍也無法逃脫:只有通過雇佣更多人、或者增加每人的產出,才能實現增長。
在日本,經濟增長的等式根本不成立。怎麼辦呢?
安倍好像把希望寄托於靠出口走出困境。在國內賣不出去、賣給外國人吧。為了推動出口,安倍政府大幅度貶值日元。和安倍上台時相比,日元對美元的比值下降了將近25%。
日元疲軟意味著日本出口產品價格更低,美國人、歐洲人、中國人買的豈不是會更多?不過,這個策略也沒見效。
2013年,日本出口下跌,今年基本持平。原因之一是,2008年那場危機衝擊波經久不消,其他國家的需求也還是比較疲軟。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越來越多的日本產品並非日本製造。過去20年,日本大公司把大批就業機會出口去了美國、中國、東南亞。
明年,本土以外出產的「日本」車將首次超過在日本國內生產的汽車。日元貶值對東芝這樣的大公司來說確實是好消息,東芝利潤創了最高紀錄。但是,對日本本土工廠生產汽車的需求並沒有增加。
你打算結婚嗎?
這並不是說日本完了。不過,讓縮水的人口創下更大的增長,非常難。
答案之一,可能是女人。用句簡單的經濟術語,日本女人是寶貴資源。日本女性受教育程度之高位居世界領先地位,不過,這些才華都浪費了。
第一個孩子生下來就不再全職工作的日本婦女遠遠超出北美和歐洲;孩子上學後返回全職工作的也更少。
高盛日本凱西·松井調查發現,把日本女性全職就業的水平提高到相當於意大利,日本GDP將增加15%。
安倍說了,他支持所謂的「女人經濟學」。他定了一個非常、非常宏大的目標,到2020年,日本公司內女性管理人員要提高到30%。
許多原因表明,這個目標可能達不到。最主要的一個是日本的公司文化。和其他日本職業婦女聊一聊她們在商界打拼的經驗,你可能都會聽到類似的故事。工作時間特別長、經常延續到半夜;男性主導的飲酒是商界生活的必然一部分;生孩子摧毀提升前景,「早點」離開辦公室回家陪孩子吃飯也一樣。
簡而言之,想平衡家庭生活和全職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最近和東京一所頂尖高曉畢業的女生聊過,她告訴我說,到一家日本大交易公司去面試,對方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打算結婚嗎?」
新常態?
儘管1986年制定的法律禁止性別歧視,工作場合歧視女性依然十分普遍。
再說了,安倍給日本公司提出目標,好像並沒有對自己的政黨一視同仁。比如說這次選舉,自民黨候選人342,其中只有36名女性,佔10.5%。
有些問題是日本僅有的,不過,最大的問題並非日本「專利」。
進入工業時代,工業國家的人們已經認可,經濟要不斷增長。但是縱觀世界,出生率卻不斷下降。歐洲迅速老化,用不了多久,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也會跟上來。
大多數國家,大幅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從這點來看,日本持續20年的低增長,也許代表著一種成功、一種新常態。
妖棋士:
回覆刪除這些國際媒體都一樣
寫這麼多 , 先扯到經濟 再扯到女性
其實要 玩的就是開放移民的議題...!
開放移民沒有用,如果移民不能融入當地社會、那會有社會問題,如果移民可以融入當地社會、那移民的生育率也會下降。
刪除一定要讓年輕人減壓加薪、不然生育率不可能提高;年輕人的價格被貶抑的時代,年輕人輕則拒絕工作、重則拒絕生育,各種商品價格太低就會出現減產拒售的現象,人力資源也一樣。
剛才寫了一堆都沒了,大概是政治不正確之故吧?
回覆刪除簡要再寫一次:婦女的確該有機會就業,但是若是因此貶低母親的價值,對於長期的經濟恐怕有負面的影響。
移民是西方國家多元政治正確的「典範」,所以他們也會期望日本如此。但是接受移民的種類、數量為主權議題,應該非常謹慎,應取得友善、尊重當地文化且有意願學習的有技術人口,無需理會無聊的「Racism」指控,特別是面對中國人可以趁虛而入的風險。
日本的機器人與自動化可能可以減少人口的需求。
至於生育率低,有很大的原因是「保母國家」的後遺症。對於成年人而言,因為政府照顧餘生,所以生育可有可無。對於年輕人而言,大幅延長的公立教育使得他們自立的時間較過去為晚,經濟與心態上皆不利成家。此外,辛苦養育子女的父母與輕鬆的單身人士在稅賦、退休等待遇上差距不大,當然單身是符合經濟的選擇。所以政府不是應該減少介入,不然就該以產生下一代勞動力成本的角度來估計稅賦、退休金等待遇,讓當父母的經濟期望值上升,單身者下降。不過後者的修改也要很謹慎,不然就會有西方國家那種靠生小孩拿福利的Welfare queen,這樣就算有小孩,給這種父母養,素質恐怕不妙。
妖棋士:
刪除西方國家那種靠生小孩拿福利的 剛好又都是移民...
然後繳稅都是本國人!
生命必須有美好的前景,才值得寄望。但今天不管是大自然或人類社會,都在往下沉墜當中。氣候遽變,環境惡化。跨國財團企業壓榨消費者,操控人們的食衣住行,甚而操控世界政治。量大而質劣的生活品質,使文明蒙上陰影。
回覆刪除過去的人們總希望開枝散葉,那是因為資源無窮無盡,即使一時艱苦,仍有奮鬥的空間。但是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工業與商業蓬勃發展,資源已耗盡。在這樣的狀況下,會有甚麼樣的族群樂意生兒育女,犧牲享受與自由?
我相信這是整個人類文明的問題,它沒有國界。
You are right. And there is another falling issue: morality. The falling morality directly denies the values of life, not to mention reproduction. Furthermore, the materialism also drives people to focus on today, not future. Since children are the bridge between now and future, the values of offspring are surely shrunk. Maybe it is a challenge to the whole mankind, but different cultures really have different responses, and hopefully few of them will be correct.
刪除BTW, "量大而質劣的生活品質" is an interesting comment. I believe the life quality in the past may not be much better, even worse than now. The transforming mindset may be the key point
抱歉,我沒說清楚。我說量大而質劣,是指物質的量非常豐富,但是物質的壽命卻十分短促,或者不重品質。一方面是因為科技進步神速,「流行」短暫,很多東西一下子就不夠 in了。另一方面也是製造者刻意較低品質,才能在短時間內汰舊換新,製造利潤。
刪除這種追求龐大卻短暫利潤的取向,助長物質主義、感官主義,使得文明膚淺化。它也同時快速消耗地球資源。
By Jasmine
回覆刪除我是一名移民加拿大約兩年的台僑,既然這一欄是討論有關移民的議題,我希望提供本人的經驗和版上各位網友分享。基於以前在孤狗大神留言的經驗,通常留言如果太長,好像都會被刪除,所以我會分幾欄發言,希望版主不要介意。
第一是有關"西方國家那種靠生小孩拿福利的 剛好又都是移民...然後繳稅都是本國人!"的論點,我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如果只靠所謂的兒童福利金要過生活,我們不但要變成homeless,更可能已經餓死街頭!!一般而言,加拿大的福利要比美國好,我們有兒童福利金,但是一名兒童真的最多最多每月領到的大約一百到三百加幣不等,我住在小城,房租一個月就要1000加幣,我的生活真的不是只可以靠兒童福利金生活,就我遇到的許多移民家庭,沒有一個是只靠兒童福利金生活的。這裡真正的兒童福利不是領錢,而是教育資源和對兒童友善的生活環境。
刪除By Jasmine (上一則也是我)
刪除其次,這些移民的孩子,在這裡長大,接受教育,如果拋棄"種族"的觀念,加拿大政府所養的,並不是別人的孩子,是自己下一代的公民!!當然移民社會,會有許許多多融合和適應的問題,這也許要仰賴接受移民國的開放風氣,不過像我們這種合法申請移民的,要經過許多篩選,這樣說也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抱歉),通常我們在母國,也算是某種程度的人力資源,(我們常常說開玩笑說多倫多是全世界計程車司機中,醫生比例最高的地方!!)這種把別人培養好的人才,引進自己國家來,請問對何者是獲利?!!
By Jasmine
刪除另外,我們真的也是要工作、繳稅的!!也許移民的收入可能沒有在地人好,但是我所接觸的許多移民家庭(從韓國、台灣、印度、伊朗...不過因為"意識形態"使然,倒是沒有接觸過中國移民家庭!!),真的沒有多少人是翹腳在生活的,這裡的生活花費高,我常常笑說我現在比當年在美國當窮學生,花錢還要節儉(有孩子要養!!)
By Jasmine
刪除我最後還想分享一個經驗,在來加拿大前,我曾在台灣的一所國立大學教過幾年書,我們學校有為數甚多的國際學生(不是交換學生喔!!),大部分是印尼學生,也有越南、菲律賓學生,韓國和日本學生也有(當然很少),本系倒是沒有收過中國留學生。根據我的經驗,這些從東南亞來的學生,通常在該國都是非常頂尖的學生,素質非常優秀!!我有時會想,台灣如果要擺脫中國的夢饜,也許應該考慮成為開放的多種族移民國家。
妖棋士:
刪除抱歉 , 或許我一開始沒寫清楚
我所說的西方國家 , 指的是 西歐 及 北歐這些國家
這些國家 在近20年 大量引進移民
但其引進移民的內容 跟美加不同
許多都是中東回教 移民
這些移民 許多都是 難民身分
移居到歐洲這些國家 基本上很難找到工作機會
變成政府必須支出生活補助費用 供養他們
但卻又因文化及宗教原因 不願 或無法順利融入 歐洲
變成歐洲許多地方變成 回教禁區
這些區域 當地人根本無法進入
引發許多社會問題
給 Jasmine
刪除台灣的大學資源,大量開放給東南亞的優秀留學生,是正確做法。
完全同意。
By Jasmine
刪除妖棋士大,請不要介意,我常常在雲程大和Ajin的版上潛水,從大家的發言中,讀到許多我沒有想過的論點而受益甚多,妖棋士大的觀點也是,我也常常讀到一直點頭,也許這一次我因為是一名移民者,所以我傾向於從移民者的角度來發言,和你的觀點有一點不同,但請不要介意開放討論。
By Jasmine
刪除還有有關西歐國家和中東與東歐移民的矛盾議題,我對西歐非常陌生(慚愧),也許不應該發言,不過請讓我從移民者的角度,提出一些疑問(和抗議?)!!當初這些西歐國家接受中東移民,真的只是單純人道援助?!!?請問有沒有期望這些移民的下一代可以進來"補充"自己本國生育率下降的"空缺"?!!如果是後者,那麼這些移民者的兒童也是你下一代的公民,把他們培育成資質優秀的公民,對你國家長遠發展是一件有利的事不是嗎?
By Jasmine
刪除外來者一定會對本國的文化和社會造成衝擊,這絕對不容置疑,但是到別人的土地上求一個安身立命的機會,對這些外來者而言,一樣是困難而充滿挑戰的,移民這一個議題從來就不容易,如果我們可以從比較多元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個議題,也許比較容易看見問題的核心,也比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或是減輕問題)的方法,不是嗎?
By Jasmine
刪除其實從台灣的生育率來看,我認為台灣也許要比日本更加嚴肅而全面的討論移民這一個議題。日本要不要成為移民國家,真的是她自己的事情,因為成為一個移民國家,真的是要面臨與外來者融合和文化轉變的挑戰,在教育上和社會風氣上,真的要有非常多的包容性(包容性這三個字寫起來簡單,做起來真的很難!!),像台灣也有不少的外籍新娘,但是我們台灣人似乎傾向忽視她們!!這些新娘是許多下一代台灣人的媽媽,當自己的母親受到忽視甚至是歧視,這些孩子會怎麼想,這也許也需要社會學家重視不是嗎?
妖棋士:
刪除其實 , 引進移民的國家 常常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移民者的心態 及 移民之後 的心態變化!
這些移民 的心態變化 才是移民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
為何歐洲的移民 最後心態會變成仇恨
歐洲政府 似乎沒有注意到這點!
另外 , 有時候 我覺得社會常常會把外籍新娘當成弱勢
確實 , 有許多外籍新移民 是弱勢者 這我們絕對要關心 也要注意
但 , 也有些 其心態 原本就並非單純者 而是著重在金錢上 或其他目的
這也是相當需要理解及處理 及 "防範"
妖棋士:
刪除暫且不要拿歐洲 拿我們的近鄰 "香港" 來觀察 !
香港這座城市 人口密度非常高 卻因當年英國簽訂 "國際難民協議"
目前香港有越來越多南亞難民
許多 , 是為了拿香港的補助金 在香港非法居留
與歐洲的情形一樣 因為無法找到工作
逐漸變成影響治安的一個重大因素
美加 原本就是移民國家
有一套完善的移民制度 , 社會也有移民文化存在
但即使是加拿大 , 也因為過多的中國移民 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最近加拿大政府不也縮緊 對中國移民的開放尺度... !?
台灣為了想擺脫 中國的糾纏 所以開放移民...
這似乎 是須謹慎研究的課題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我認為西歐是基於人道援助接受難民的,否則他們也可以在難民中篩選, 據我所說難民的居留證視個別情況有不同種類, 有的每三個月一換, 有的半年,難民是不允許工作的,但食衣住行及孩子上學都比對一般公民的基本生存標準給多生活費用,買車度假是不可能,但足以維持儉約的生活。若是因戰爭逃難而來的,只要戰爭結束,時局穩定, 政府便不續居留證,他們必須回國。比利時小國無法容納太多難民,因此可以得到永久居留證的難民門檻很高, 郤不是北美的標準, 而是弱勢者優先, 殘障的,精神或心理有問題的,回國後無法生存的,如單親帶著孩子, 而孩子在比利時長大不會說母國語言的, 或回國後有生命危險的如政治犯。
回覆刪除妖棋士:
刪除所以歐洲政府確實 一開始都是以人道精神開放收容這些移民
但為何 有些移民到最後卻變成仇視當地政府 甚至當地居民 的心態
甚至以強暴當地歐洲婦女 來當成發洩心中不滿的情緒
這是非常值得觀察及研究的課題
如果只是單純認為 開放移民的國家不夠包容這些移民
那麼將會無法真正了解問題的真相 及 解決的辦法 !
其實 , 近年 歐洲人已逐漸發現 某些移民 是利用 歐洲開放移民的管道
把它當成 回教勢力在歐洲開疆闢土 的 侵略手段!
因人道 開放移民
最後卻變成被侵略...
這點 , 是當初歐洲人所沒有設想到的~!
以前有跟奧地利人聊過,他們國家在南斯拉夫內戰時收容一堆從巴爾幹來的難民,戰爭結束想要請他們回去是非常不容易,稍微強勢一點就會被國內外的批評家說納粹,結果就是大量留在該國。很多這樣背景的難民與其小孩不會講德文,是奧地利很大的內部問題。
刪除我對奧地利不清楚,比利時是社會主義國家,做法會不同.. 也許十年前西歐比較富裕時,沒那麼嚴厲,但即使是那時候,非法居留是要遣送回國的, 有一個外蒙的留學生,在德國簽証過期不能延期, 她就搭了比利時男友的車輾轉到比利時, 她覺得大概黑幾個月沒有問題,兩人決定結婚,但她沒有身份不能申請, 所以決定先回外蒙,她男友可以去外蒙古接她, 以未婚妻的身份,她必須由德國出境, 所以從比利時搭火車去德國,快到邊境時查票員來了,順便查了她的護照, 發現她沒有身份, 下一站警察已經在月台上等著, 她就進了監牢大約有十天之久,但是她已在黑名單上, 即使回到外蒙, 她已經不能再申請到比利時的簽証... 法律規定是這樣,罵他納粹也沒有用, 該走就得走,若沒有身份的留下來, 生存會很困難,因為抓到黑工對雇主和受雇人的罰款很高, 雇主也不敢冒險, 這是目前的情況
刪除我們今年的選舉是一個反對接受難民和新移民的黨獲勝, 連外來移民都不希望政府接收更多難民和新移民,因為經濟衰退已經縮減了福利金, 他們也怕更多移民進來會使政府再縮減福利津貼, 不管是原居民或新移民,現在大都排外
刪除難民的孩子在比利時是一定要受教育的,我想在其他西歐國家都是如此,否則是違法,警察會來找人的,所以說難民的孩子不會講當地語言, 這幾乎不可能... 難民和移民一旦住下, 就開始接受語言課程, 我當時還是收到市政府的信, 要我去報名上課, 免費的, 若沒報名, 他們還會打電話詢問, 我必須要給一個好理由, 否則非去不可... 所以您說的那種情況, 我聽起來有點奇怪, 也許奧地利不同
刪除好久不見。
刪除我們務必注意人口紅利沒有了,還要償付過去膨風成長的經濟慣性這件事。
它會在不僅是經濟,而且是政治、社會,甚至倫理上的個層面出現衝擊,然後才能轉換到新的典範上。
我想,根據過去的思維,我們根本還沒有辦法體會到打發生什麼事,遑論去解決。
有什麼西歐的消息,請多加提供。
我是歐研所出身,可惜無緣親炙。
敝人以為問題不是移民與否的問題,而是Nanny State過度提供社會福利的後果。多數政府提供的福利都很容易變成尋租行為,無論本國人、移民與外國人,因為這是人性。現在該問的是到底在人口老化的財政情況下,社會福利能做多少,人民本身的責任有多大,畢竟人類才過去幾千年沒有社會福利的狀況下都可以存活,社會福利應該只是需要,而非必要。至於移民子女不會說當地語言的問題,主要在於輟學率。
刪除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給妖棋士:
回覆刪除我並不覺得移民仇視政府, 有些反社會人格的衝動是個別現象,但並不是針對政府,我記得好像是去年非洲某國內亂, 不同民族間互相屠殺, 這本來不關比利時的事, 但有些比利時的非洲移民想要得到舉國對此事的的重視郤不得要領, 他們就持棍棒打破商家的玻璃, 燒了路邊停放的車輛, 在一個還不能用法制有效管理的國家, 人民自然以為暴力是唯一的手段。原居民和移民的問題不是緣於仇恨, 而是文化和習性的不同經常造成彼此的誤解, 連我們溫和的台灣人說起比利時人也是一堆抱怨, 住久了,了解當地人以後, 無形中我們也越來越像他們, 因為我們必須以他們的方式和他們打交道。舉個例子, 以前去上荷蘭語課時,班上有不少中東人, 他們有些是相當保守的回教徒,女人都是包著頭巾來課的, 他們其實很好相處, 不像比利時人那麼拘謹。結果到了夏天,熱的時候, 有些女同學就穿短褲來上課, 那不是什麼性感短褲,就是普通而保守的牛仔短褲,課間休息時,一位阿拉伯男同學故意去打招呼就順便摸了一位蘇聯女同學的大腿, 女同學立刻破口大罵,吵得不可開交, 阿拉伯男人是認為:" 妳穿短褲來上課不就是故意來找人摸的嗎? 怎麼我順了妳的意,妳郤假聖潔了?"... 諸如此類, 觀念不同, 需要長時間磨合, 才能尊重彼此的差異。
此外, 外來移民並不是什麼妖魔鬼怪, 他們只是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到國外尋找一個機會, 對他們來說,想辦法在異地求生存並適應環境,才是他們努力的目標,要說存心侵略, 那是想得太遠。
妖棋士:
刪除給徐瑪妮:
你說的 摸大腿 的文化差異 就是現在瑞典強暴案 背後的起因
他們認為 這些西方女型 夏天穿短褲 就是引人犯罪
所以強暴他們 是逞罰
文化當然需要磨合 , 但如果本國女性的人身安全都已受到威脅 (你總不能跟那些受害女性說 , 這是文化差異 需要磨合 你要忍耐)
移民政策就應當要檢討
youtube 上很多 回教移民的 no go zone 影片
下面也有許多當地歐洲人的留言 反應歐洲目前的情況
侵略之說 就源自他們的留言
他們是本土居民 或許他們跟你們這些移民的觀感不同!
妖棋士:
刪除當然同樣都是在歐洲的移民
但是來源國 或地區的不同
移民所表現出來的心態 也會有很大差異
徐瑪妮 是台灣移民到比利時
跟 東歐 中東 以難民身分 進入比利時的人
心態一樣?
台灣人遇到困難 會尋求當地相關機構遵循當地法律來解決問題
但有些 就如同您說的 是用暴力!
台灣人移民歐洲 當然不是以侵略心態進去
但不能完全否定 有些移民 是有計劃型的移民
甚至某些回教組織 都在當地吸收 移民第二代
這在英國已經是明顯的事情!
也已影響國家安全
同樣都是移民 但成分其實都不大相同
或許同樣身在歐洲 移民之間會有些歸屬感
但其實彼此還是有差異 !
可以多觀察那些中東移民的心態!
因為他們跟 在台灣的49移民 有類似的心態!
妖棋士: 我的意思不是說對於燒殺強暴是是可以被寛容的,我是拿這舉例, 說明他們很少是帶著仇恨進入移民國的,也不是有意侵挌, 通常我們之間的問題是文化習俗和觀念的不同而導致衝突
刪除我相信有些恐佈份子是有組織有計劃的, 但大部份移民還是普通人居多
你想想看,你帶著一家人, 可能還有老母幼子和懷孕的妻子,通過重重關卡,可能還要住數月的的難民營才順利進入移民國,好不容易有個安身的地方, 你當然會希望這個國家是安定而有力的, 你才能安居樂業, 對嗎?尤其是從戰亂國來的移民.. 我看過幾位朋友的照片, 戰前和逃離祖國只有短短兩年, 她們從活潑亮麗的女孩變成兩眼無神,滿臉滄桑的婦人, 甚至有些精神都不太對的,他們跟你的想像差別很大
在比利時除了難民之外, 許多北非來的移民, 如摩洛哥, 阿爾及利亞等國, 他們當初拿的是工作簽証, 如台灣的外籍勞工,做比利時人的粗工,基於人道的理由, 他們的家眷也能獲得居留權, 有些人被長期雇用,遇到特赧時, 他們都成了比利時公民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回覆刪除我認為FF說得有道理,如果是為了改善人口老化而開放移民, 那不太管用,移民有適應的問題, 可能還有語言的障碍,他們要花更多的精力在這些事上,即使他們是東南亞來的精英,除非他們領高薪,沒有後顧之憂,請問如果台灣人都不敢生孩子,我們為什麼認為是移民就會生孩子?況且東南亞的菁英可以去北美或其他待遇較好的國家, 我們怎會認定他們願意留在低薪的台灣?倒是因應人口老化,機器人與自動化可以減少人口的需求,這是很有潛力的投資。如果自然環境越來越惡劣,資源又日益減少時, 出生率降低大概不是什麼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