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10-02

法廣的觀察:香港的生活已變

Comment
比起BBC引述的謾罵文章,法廣選的文章好太多了。
 
香港的抗議,源自對生活已轉變的無法忍受。昔日可以生活的香港已經不再,香港越來越像威尼斯,除了觀光客與依賴觀光客的商家,人民已無立錐之地。
BBC的文章問:英國給香港選舉了嗎?但卻沒有問:中國治下的香港,生活變了嗎?

香港占中行動今天進入第四天,法國幾份大報繼續關注香港。右翼《費加羅報》刊登一張照片顯示:剛剛過去的週二夜間,儘管香港下暴雨,但仍然有幾萬香港人在街上打著雨傘不離開占中的區域。在《費加羅報》的意見版,刊登Arnaud de la Grange的分析文章題目為:中國低估了其在香港引發的恐懼

文章說:中國有個香港問題,很嚴重。每年六月四日,香港幾萬人就在維多利亞公園點燃小蠟燭紀念被北京不讓人記起的六四死難者。香港人紀念六四讓北京難堪,北京可以把香港人的表達當作“幼稚”政治感情而一笑置之,認為這無關痛癢。可是這次,香港要求民主選舉的“占中行動”發出的氣息則是強烈的。幾萬人佔領了中環,不客氣的口號也喊出來了。這次香港人不是紀念一個逝去的“春天”,而像是一次新革命的黎明開端,並被稱為“雨傘運動”。當一場革命有了一個名字,通常不是好跡象,從中發出的資訊是運動的長期性,是某些參照性,也就是大歷史

中國存在香港問題是因為她不能理解這塊相當陌生的國土,北京想以其習慣了的方式對待香港,通過時間,通過中國人口眾多這台壓路機的不停碾動。在時間上,中國領導人已經把20122017香港普選承諾的指標硬扭過來了,每拖一天就是勝利,北京決心把前殖民地香港變得越來越依附於中國大陸。北京以為:給香港這個小孩子一個假民主的撥浪鼓就行了:給香港人普選吧,因為他們這麼想要,但候選人一定要是“愛國”聽話的。一個令人嘲笑的民主,一個成為擺設的普選,問題是:有700萬人的香港的部分人對此不滿意。起碼在目前來看,被認為只對賺錢感興趣的香港人表現了出人意料的理想主義

實際上,中國人低估了他們所造成的香港人恐懼心理,不僅僅是政治上的恐懼。在香港,這種憂慮和不可忍受的感覺已經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抗議者對民主程度縮小擔憂,但也對貧富懸殊鴻溝加大,對買不起房子,對學校醫院擁擠不堪而感到憤怒。在社會問題上,中國大陸人湧入香港要負很大責任。《費加羅報》以上文章一一回顧在不久的過去曾經發生的大陸與香港社會間的矛盾,香港人將到香港生孩子搶購的大陸人稱為“蝗蟲”,中國媒體則以“雜種”“叛徒”等回贈香港人。這次香港人的政治熱情高漲,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和香港社會文化鴻溝的深度。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香港抗議是個難題,北京知道民主細菌是傳染的,特別是在中等階層間更會相互傳染。中國領導人也知道不能打爛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從政治上說,需要解決問題的純熟手法,粗暴處理會引發全世界抗議,也會將臺灣嚇走,那裡已經發生過一次“太陽花革命”。

《費加羅報》文章最後問:會不會發生“熱帶天安門事件”呢?粗暴鎮壓永遠是可能的,但代價巨大。一切都在香港玻璃樓上全世界金融機構的眼前發生,中國可能採取讓事態自然惡化下去的策略,中國自己不丟臉,也許讓一點步,犧牲掉一個官員,建立新的規則,讓香港回到理性,也就是做生意的老路。這之後,中國的壓路機繼續前行,中國仍然有的是時間。

《費加羅報》駐東南亞地區的記者也對香港事態給予報導:由於是在中國國慶十一的前夕,不少香港年輕學生擔心警方會在夜間對“占中”的人採取行動,所以他們不約而同加入“占中行動”。十一國慶日這個慣常由官方帶領人民表達“愛國”的日子被“占中”沖掉了,北京也會儘量不在十一這天與占中人士在街上較量,否則就太諷刺了。學生受到的粗暴鎮壓贏得了更多香港人的支援,也使得一直顯示掌握中國所有大權的習近平面對上臺來第一個考試。

該文評論說:香港的這場“雨傘革命”已經吸引了從悉尼到臺北再到紐約的全世界關注。美國要求這次危機各方保持克制,就是委婉地警告北京不要進行鎮壓。上週末香港警方的催淚彈反倒使占中行動所在地成為抗議者就地野餐之地,員警變得低調,但當年北京鎮壓“六四”的情景卻沒有離開人們的腦子。參加抗議的學生都是好學生的樣子,他們禮貌又小心翼翼地維護治安,組織者生怕當局以什麼藉口引發事端,因為當局已經譴責抗議學生是政治極端分子,是在破壞香港的安定繁榮。社交網路上流傳一個擔心說:北京可能會收買香港黑幫勢力混入抗議人群向員警的暴力挑釁。


2 則留言:

  1. 台灣馬會不會吸取香港的教訓 減緩開放?

    回覆刪除
    回覆
    1. 路人燈兵:
      您在說笑話嗎 !? ^^

      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