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09-26

馬:特殊的非國與國關係

Comment
I am not interested in what MYJ ostensibly said in Deutsch Weller’s interview.  Instead, I take a close look and seek underlying intentions, since he has been such a fan of word juggling.
 
On July 9th, 1999, former President Lee Teng-hui proposed that Taiwan and China are under the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 in DW’s interview.  Lee did it to prevent the possible tricky word-play done by Chinese envoy Wang Dao-han, who was scheduled to visit Taiwan later that year. 

The interview was released on 25th July and caused blasts from Richard Bush and Raymond Burghardt of AIT as well as from the U.S. government.

On 2nd September, 2008, however, MYJ stated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Mexico-based medium, Sol de Mexico, that it is “not between two states,” meaning to negate LTH’s “Special Stat-to-State relations.” 

MYJ’s intention became clear later and evolved into “Special non-state-to-state relations,” known as “非特殊兩國論” in Mandarin. 

Now it has become more precise, having been interpreted by Wang Yu-chi, Minister of the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as: “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 literally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 not state-to-state. [1]

The tricky part is “non-state-to-state” (非國與國關係).  

It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the repudiation of ‘state-to-state’” (非「國與國」), meaning no confrontation with Beijing, or as “’non-state’ to state” (「非國」與「國」), meaning Taiwan gave up the assertion of pursuing to be a state.

MYJ is definitely not a bumbler, in terms of speech and word-play.    revised on 20140927


實力不斷增強大的中國大陸縮小了年輕民主制台灣的活動空間。馬英九總統確信,引起爭議的接近大陸政策是台灣求生的唯一機會。為此,他願意借鑒德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雖然與北京緩和關係的政策在台灣內部遭強烈抵制,馬英九總統仍致力於繼續推進兩岸關係緩和進程。馬英九日前在接受德新社另外兩名記者的採訪時表示,他願意學習兩個德國處理雙邊關係的經驗。他稱,台灣方面下功夫研究德國歷史。

兩岸互設辦事處
馬英九預期,在他本屆任期2年後屆滿之前,兩岸將分別在對方設立辦事處。他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是外交承認辦事處本身不是大使館。他同時表示希望,能夠在今年11月的北京亞太經合峰會期間會晤中國領導人習近平。

不過,北京方面迄今予以拒絕

6年前入主總統府以來,馬英九一直致力於緩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過去數年裡,相互敵視超過60年的台海兩岸實現了直接三通(通航通船通郵);通過貿易框架協定(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和其他協定,馬英九為擴展兩岸經濟關係奠定了基石。大陸目前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對象,而台灣是在大陸投資的最大投資方之一

不過,這一路線在台灣引起激烈爭議去年,馬英九總統的民意支持率降至9%。今年3月,衝突激化,大學生因抗議兩岸服貿協議,衝擊並佔領立法院3個多星期,只是在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許諾再度嚴格審議服貿協議後,學生們才和平離去。

儘管抵制強烈,在馬英九總統看來,與大陸改善關係是唯一可行的途徑。他在接受德新社的採訪中表示,否則,台灣的活動空間將被縮小到極限。他稱,大學生們的抗議行動不會長期影響台灣政治,不過,有關未來改善兩岸關係的新設想、新做法應向民眾做更好的說明

借鑒德國經驗
馬英九總統表示,在兩岸接近程式上,他相信可從當年東、西德處理雙邊關係的做法上取經。對話導致兩德得以於1972年簽署基礎條約。馬英九稱,這是非常好的一步 他認為,有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台灣辦事處,類似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74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開設的常設代表處

馬英九總統同時指出,兩德關係並不能直接套用於台海情形。他強調,台灣不運用 一德兩國原則。他指出,北京和台北之間的關係既非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不是一國內部的關係。他稱,台海兩岸關係是歷史上還從未有過的一種關係

1949年國民黨在台灣建政以來,北京將台灣視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威脅一旦台灣正式宣佈獨立就將以武力收復台灣。台北是中華民國政府所在地。像北京一樣,中華民國迄今聲稱代表全中國。

台灣有人口2300萬。台灣政府認為自己才是1911年建立的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共和國的正統和中華民國憲法的維護者。由於北京施壓,外交承認台灣的國家越來越少,目前僅剩22個,且均為小國。聯邦德國與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在台灣設有在台協會,代表德國利益。

nl/hs(dpa)
更正:在最初的報導中他願意學習兩德處理雙邊關係、最終實現統一的經驗 此說法不正確,應為他願意學習兩個德國處理雙邊關係的經驗 特此更正。


2009.12.12


7 則留言:

  1. 叛國賊,馬英九要槍斃幾次 ?

    回覆刪除

  2. "報告總統,下午三點外媒專訪˙。附件這篇是外媒報導刊出後,總統府立刻的聲明稿,請你過目!"

    回覆刪除
  3. 馬的真面目露出來了!

    回覆刪除
  4. Susan

    犧牲台灣人的民主自由去改善台灣和共產中國的關係有什麼值得吹噓的. 即使這樣可以換取諾貝爾和平獎,多數人也不屑為之.蔣家不為,嚴,李,陳也不為,兩德統一是在國與國的架構下進行,如果不是一邊一國,何來統一?只有倂吞而已.

    回覆刪除
  5. 從民主變成專制共產國家,台灣民主被併入共產中國,這樣可以取得諾貝爾和平獎?

    台灣人何不以此議題向國際發聲,看看國際社會對此反應如何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分享
      這說法很有智慧,尤其是東南海問題,與香港自由被壓制。

      刪除
    2. 我們目前的困境,誰的聲音在國際上被视為代表「台灣人」?在夏途島那邊的面冊(臉書)討論到,美國(或者西歐主政者),他們如何看待台灣人與中國人? 同民族不同政權? 不同民族不同政權? 也許他們有聽到台灣內部有人認為台灣跟中國是不同國家,但在華人漢字的表象下,他們基於什麼利益,要來淌一個中華民族自己內部的政治紛爭?
      我認為當權的台派領導人,對於當眾說出「台灣民族」四個字,都有疑慮!搞不好連在這邊,「台灣民族」跟台灣共識一樣虛幻。

      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