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01-23

露點公告


去年底網友「無諍」邀請本人到「哲學星期五」(Café Philo)與談,談談台灣人較忽略的主題:戰爭──特別是「戰爭停止的後續」。這是看到林炳炎前輩的《保衛大台灣的美援 (1949-1957) 》所啟發的探索。
看看能否顛覆一下習以為常的「認識」呢!

時間敲定是本週五(1/24)晚上。
地點是台北市忠孝東路善導寺旁的小小咖啡廳(巷口是有名的大大咖啡廳)。
因為網友說自己也要宣傳才行,否則不近情理,所以貼出此公告。

X,這樣反而會讓人緊張呢!
輕鬆的談吧~

5 則留言:


  1. 光看這篇公告,就該狠狠數落HT一下。經過那麼久的黨國教育,怎還老學不會?

    雖然不必如俺算命仙修練到高外的「不要臉」真傳,至少也要認清放送時,就放送,絕對不需含蓄,該炫就炫,能舉就舉,還怕不硬?總比自感良好的膨風強多了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是「黨國」,應該是「儒術」的影響。

      刪除
  2. 1997年朋友介紹我去參加清華大學的「STS讀書會」,S指科學、社會,T指技術。個人是從事技術領域的活動,所以就禮拜六下午,前往赤土崎朝山,在那裡學到《科學革命的結構》這本1960年代出版的書。

    此書在講「典範轉移」,如果連「科學」這麼神聖的學問,都有可能被革命、被典範轉移,那這麼多社會科學的內容,受到更多人為操作的「學問」,是否更應該被革命、被典範轉移?

    我是玩紅毛土的技術史,從中就發現9000多年的「典範轉移」史。在玩紅毛土的過程中,一個關西大學博士研究生丟給我一支鑰匙:台電在美援初期的霧社大壩飛灰(fly ash)混凝土檔案,裡面暴露政商搶飛灰的文獻,也發現美國內政部單位墾務局的研究報告,竟然要送給民營的懷特公司審閱。這樣不合邏輯的動作,深深吸引我,讓我落入美援軍極秘的黑洞中。

    透過朋友的介紹與協助,2001年11月14日搭乘西北航空公司飛機飛往底特律,狄卜賽夫婦與女兒麗泰在出境門口拿著de Beausset名牌等我…讓我有機會寫《保衛大台灣的美援 (1949-1957) 》這樣「典範轉移」的書。

    一個名教授指著我的鼻子,大聲說「不要再寫了。」表達他對此書的忿怒。

    2007年2007年5月15~24日,離開台灣50年的狄卜賽先生(V. S. de Beausset)的兩個女兒Indira(在印度出生)及Lee-Tai(在台灣出生)兩姊妹要來台灣。她們將代表其父親狄卜賽先生,參加狄卜賽先生拍攝1950年代台灣影片首映。

    在blog上大家可以看到台灣大學是如何對待這兩姊妹,沒有翻譯。我留下寫真放在網路上:陳凱劭blog 與北投埔林炳炎blog上,見證她們被隔離起來的狀態。

    如此恐懼真相。(某人女兒在台大當教授)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