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10-31

變臉傳聲筒?看德國之聲專訪鄭麗文

【雙魚之論】
We can tell from the interview that the new KMT Chairperson, Cheng Li-wen, tends to be rather harsh and easily agitated. This may partly be due to her lack of experience as a party leader, or perhaps because she feels a strong need to fulfill her political mission.
She blamed Taiwan and other free countries for increasing their defense budgets, while avoiding any reminder that it i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that has been drastically expanding its military power.
Cheng is not a believer in the idea of “peace through strength.” Instead, she advocates dialogue and claims that Taiwan’s current defense budget—around 3% of GDP—is excessively high. Decreasing the defense budget before dialogues is unbelievable and naive.
As the chairperson of the KMT, her statements carry weight. The fact that her rhetoric aligns closely with that of the CCP suggests that she risks becoming its echo chamber. This is neither good for the KMT nor for Taiwan.
What the media refer that Cheng expressed appreciation for Putin, saying that he is not a dictator but a democratically elected leader, is not in DW’s interview..

專訪鄭麗文:我願和習近平談兩岸和解    DW 20251031

國民黨新主席鄭麗文當選後,首度接受國際媒體專訪。她曾高調支持台獨、加入民進黨,這次向DW首度完整分享「由綠轉藍」的政治心路歷程,並暢談她的兩岸願景,以及若與習近平會面要說什麼。

中國國民黨主席改選1020結束,55歲的鄭麗文以黑馬姿態勝出,成為繼洪秀柱後第二位黨員選出的女性黨主席。她曾參與野百合學運、主張台灣獨立,如今成為國民黨主席。

11月正式上任的她,已經任命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為副主席蕭也在28日在天津會見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談兩岸合作

鄭麗文接受DW專訪,暢談她的兩岸願景與台灣面對的國際現實。以下內容經由編輯潤飾,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刊出。

DW:您有特別提到,上任之後不排除跟習近平見面,甚至說不要說見一次,如果可以達到兩岸的一種和解的話,「見一百次都願意」,您準備跟他談什麼?

鄭麗文:當然相關具體的內容,各方面都還沒有開始規劃跟準備,不過之所以展現這樣的誠意,就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也是對台灣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兩岸和平,所以如果有機會能夠跟習總書記見面的話,我想不外乎:第一個,我們必須要化解過去的歷史歧見跟矛盾,第二個當然就是要堆疊跟累積越來越多的善意,所以我們必須展現誠意,必須展現決心,我想這個應該是跟他見面,最重要的想要展現給全世界看,或者展現給兩岸人民看的一個最重要的訊息。

DW:他在給您的賀電當中提到希望可以推進國家的統一 ,您怎麼看兩岸統一的可能性

鄭麗文:其實我說過很多次,這一次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選舉,不只是台灣人民高度的關注,兩岸(也)高度的關注,從德國之聲願意在我當選之後就第一時間來約訪,那也表示全世界都很關注。全世界為什麼很關注呢?當然就是兩岸的關係到目前為止,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火藥庫,或者是讓大家認為最危險的一個區域,所以大家高度關注現任國民黨的黨主席是怎麼思考兩岸關係的。

所以我在這邊也再一次非常清楚地傳達這個訊息,就是和平、和平、和平。我們相信兩岸所有的矛盾跟歧見可以透過和平的方式來化解,我們要避免一切可能挑起軍事衝突跟矛盾的所有言行,我們通通都要把它化解,因為我深信兩岸絕對可以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一切的問題。

您問的是一個終局或未來,那現在以台灣的名義或者是全世界的關注,無非就是維持現狀。台灣的民意,不管是統或者是獨,大家都知道長年以來比例都相當的低,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今天兩岸不能夠回歸一個正常化的關係,不能夠回歸一個和平穩定的關係,談其他的都是侈談,沒有任何的基礎。

DW:這點有機會的話您會跟習近平說嗎?

鄭麗文:我剛不就已經強調了嗎?跟習近平見面最重要的就是要營造兩岸的誠意跟善意,為什麼不只一次?一次怎麼可能化解這麼多複雜的問題呢?所以我們未來當然希望,透過所有可能的方式,見所有可能的人,就是要穩定跟清楚的,而且我希望是兩岸都有共同的一種心願跟決心,就是我們相信兩岸的矛盾可以用和平來化解,所以如果兩岸的矛盾可以用和平來化解,我覺得不只是兩岸之福,是區域之福,更是人類之福。

大家各有不同的過去的歷史恩怨情仇難解的結跟矛盾,但是如果兩岸可以和平的化解,我也相信地表上所有人類可能的衝突都應該可以透過和平來化解,重點是我們相不相信和平,還是我們認為戰爭才是最快速

DW:您有信心作為國民黨主席,可以說服習近平放棄武力犯台的選項?

鄭麗文:這不是一個說服不說服的過程

DW:這為什麼不是?您可以跟他提?

鄭麗文:今天我代表的是什麼?這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台灣是一個民主的社會,所有人都可以說服習近平,也可以去說服川普,也可以去說服澤倫斯基。德國之聲也可以去說服川普,也可以說服很多人。但是更重要的是...

DW:主席稍等一下,我非常認同您所說的事...

鄭麗文:你要讓我有時間回答你的問題?到底是你講還是我講?是你發表你的看法,還是你要聽我的看法?

DW:我要聽您的看法,但是您的看法大部分我都聽過了

鄭麗文:所以今天不需要再聽?

DW:沒有,在這之前我做了非常多關於您的功課,所以我很希望可以看到您跟其他的國民黨 過去的政治人物,或其他台灣政治人物不一樣的方向,要談和平,這個是台灣人都想要的一件事,這也您說的,想要凝聚主流民意,民意是最重要的依歸,但是今天在中國不放棄武力犯台的情況底下,這是很多台灣人民很害怕的。

鄭麗文:我們也沒有放棄武力保衛台灣的決心。

台灣國防預算多少才夠?

DW:您其實不贊成台灣持續增加國防預算到(GDP的)5%,這跟你現在的講不放棄武力保衛台灣的決心,好像也有一點矛盾

鄭麗文:完全沒有矛盾,德國也不願意把德國的GDP 5%花在國防預算上面,北約也不願意把GDP 5%花在國防預算上面,請問全世界哪一個國家,你告訴我,願意把GDP 5%花在國防預算上面?除了賴清德在美國的壓力底下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承諾?

DW:其實美國的壓力不是只給台灣

鄭麗文:北約不願意的時候,日本不願意,韓國不願意,難道他們就放棄了用軍事保衛自己國家的決心?

DW北約沒有不願意,北約在美國的壓力之下,其實開始往5%邁進,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承受這個壓力,這是一個國際的壓力

鄭麗文:我不認為是如此啦,我不認為是如此。我的認知跟你的認知不一樣

DW:那你認為應該要佔GDP的多少?

鄭麗文:今天德國的國防預算佔GDP多少請問?

DW:不到5%

鄭麗文:不到5%3%都沒有。而台灣今年已經超過3%,你知道日本今年的國防預算是多少嗎?你知道南韓今年的國防預算是多少嗎?

DW:你知道中國今年的軍費預算是多少嗎?

鄭麗文:他們也沒有到GDP5%

DW:但是在中國增加的情況底下...

鄭麗文:你講到重點了,我們怎麼跟他比呢?台灣的體量這麼小,中國的體量這麼大,所以這個絕對不是維持區域安全的解方。今天我們要避免所有可能在軍備上面的競賽,這個是所有熟悉國際政治都知道的,因為在軍備競賽上面,你只是把所有的處境推向戰爭,但這是錯的,我們並不是只有透過軍事才有辦法來維持和平,我們有太多的方法可以維持兩岸和平。

DW:但是國民黨2024總統選人侯友宜也說過,中國的壓力越大,台灣的軍費就會增加,壓力越大增加越多。

鄭麗文:台灣我們並沒有一個金雞母,也沒有一個印鈔機。軍事預算要擴大,但並不是毫無上限的擴大。台灣沒有印鈔機,鈔票我們隨便印的。

DW:所以到現在您覺得現在3%已經是上限了?

鄭麗文:今年的國防預算已經佔據我們全年年度總預算三分之一了。

DW:您覺得這樣太多?

鄭麗文:你知道排擠了多少其他的預算嗎?這樣的國防預算請問真的(能)確保台海的安全?我們來比較,馬英九的八年,當年的國防預算2000多億,我們今年的國防預算是9000多億,請問這是多少倍?

DW:但是我剛才講了,中國軍費也在增加

鄭麗文:如果你要用一個這麼簡化的數字的話,台海的安全是當年馬總統八年的幾倍嗎?不但沒有幾倍的安全,反而更加不安全。
所以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清楚。為什麼現在的台海安全,全世界都公認並沒有比馬總統的八年安全?所以這個數字並不能說明一切。

DW:並沒有全世界這樣公認,這個也太誇張了。你說你不喜歡簡化,可是你一直簡化這個「全世界說法」。全世界的人都在看台灣如何提高預算,來增加自己的國防實力和能力。侯友宜在競選的時候也說Deterrence(威攝),也提到說要防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台灣有防衛的決心,但是現在超過3%GDP已經太多了?

鄭麗文:太多了,是的。

DW:那應該要多少?

鄭麗文:這個就是必須要合理的計算,這必須要是一個合理的國防預算,我們必須要來合理的檢討,過去的國防預算,今天我們在對美軍購的過程當中,這麼多年,中間有非常多不合理的問題,有很多我們花了錢到今天都還沒有到貨的東西。有很多到底是不是真的台灣所需要的東西呢?這中間都有一連串的問號。我們不能夠說先決定數字,然後再來決定軍購的內容,光是這一點就非常的不合乎軍事專業應該有的邏輯跟準備。

所以台灣要不要有軍購?要。台灣要不要有國防?要。但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強調,要是「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軍購,我們要國防,為什麼呢?是為了台海的和平嘛,不是嗎?所以如果台海可以透過非軍事的方式來化解讓關係正常化,讓關係和緩,讓兩岸和解,這不是更好嗎?我們就不需要把錢投資在戰爭,投資在軍備上,我寧可把這個錢投資在孩子身上,投資在長照、健保、教育身上,我也相信這不是我個人的想法。我們是一個民主的社會,這個才是真正的作為一個政黨,你一定要照顧我們台灣人民的利益跟安全,反應人民的心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