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10-23

小笠原欣幸教授評析 國民黨主席選舉與今後的政局展望

小笠原欣幸教授評析國民黨主席選舉與未來展望試譯    張進逸FB 20251023

國民黨主席選舉與今後的政局展望

國民黨主席選舉於1018日舉行,透過黨員投票,由鄭麗文(55歲,前不分區立法委員)當選黨主席(任期4年)。鄭麗文的得票率為50.1%,而第二名的郝龍斌獲得35.8%,第三名的羅智強獲得10.4%,因此可說是鄭麗文的壓倒性勝利。現任黨主席朱立倫(64歲)決定卸任,並未參選。黨員約有33萬人,投票率為39.5%

在國民黨內,直到9月為止,可說是壓倒性地期待台中市長盧秀燕(64歲)參選。然而,在盧市長宣布不參選黨主席選舉後,演變成6人角逐的混戰局面。起初,許多人認為資深政治人物郝龍斌(73歲,前台北市長)較為有利。但最後卻是黨內並未被視為實力派的鄭麗文脫穎而出。

鄭陣營透過散布剪輯成約1分鐘短影音的網路戰法(台灣稱為「空戰」)壓制其他候選人,在針對黨員的民調中躍升為支持率第一,並順勢當選。

親中路線

鄭麗文在選戰中表示:「我所帶領的國民黨,要讓全部的台灣人都能自豪、自信的說『我是中國人』。國民黨主席要有清楚的中國認同

雖然如何界定「親中」需要謹慎,但鄭的這番發言無疑是明確的親中路線。相較之下,對手郝龍斌在與中國關係上展現出相對審慎的立場。

在選戰中主張偏向中國認同立場而當選黨主席,這是2016年的洪秀柱以來首見2017年以後的吳敦義、江啟臣、朱立倫三位主席,都採取了顧及中間選民的立場

中國的介入

這次選舉中,黨內出現了值得注意的聲音,宣稱「中國介入黨主席選舉」。而且指出這點的還是來自候選人陣營。支持郝龍斌的趙少康指出,中國或境外帳號大量分享鄭麗文的短影音和貼文,並散布對郝龍斌的批評。

趙少康是深藍的代表人物,在黨內組織了「戰鬥藍」團體,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也成為國民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就是這樣的人物指出了「中國的選舉介入」。而結果是,被認為獲得中國支持的鄭麗文勝選。趙少康在選後對鄭麗文提出忠告,要求她「清除黨內的親中勢力」。

鄭麗文當選後,習近平隨即以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名義發出賀電。賀電中寫道:「期望兩黨(國民黨與共產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國家統一」(摘錄)。

將這段訊息與鄭麗文在選戰期間的發言對照,可以發現鄭的言行正符合中國的期待。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特徵,可以說是中國屬意的候選人在中國網路操作的支援下當選

黨員結構的問題

不過,僅以中國介入來解釋鄭麗文的當選,在分析上是不夠充分的。鄭麗文的支持度在短期間內擴增,也有黨內狀況和候選人特質的因素。

國民黨的黨員結構正在高齡化,據稱三分之二的黨員年齡在65歲以上(中國時報)。這些高齡黨員的中國認同較強,對台灣認同擴散的台灣社會現況感到格格不入的結構正在加深。換言之,國民黨黨員的意識與台灣一般選民的意識之間存在落差

在這些黨員之間,對採取溫和路線的黨內建制派的不滿,以及對改變的期待醞釀已久。這與對朱立倫主席的不信任感重疊,讓人認為郝龍斌將會延續朱立倫體制。

短影音的效果

鄭麗文的演說風格可謂爽快俐落。將複雜的現象單純化,區分敵我並痛批敵人的演說,讓支持者聽了感到無比痛快。活用這種特性製作成1分鐘的短影音,效果可謂倍增。

鄭麗文的演說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社群媒體上,同時公開完整版演說影片和短影音,但符合時代潮流的短影音所獲得的關注度有天壤之別。在台灣,中高齡層的網路使用率很高。短影音透過LINE不斷擴散。

鄭當選的背景,存在著這樣的時代背景:當出現一個讓人期待能打破僵局的人物時,就會在網路上不斷擴散。這不僅限於國民黨的鄭麗文,民眾黨的柯文哲也在年輕族群中取得成功,或許與在自民黨黨員投票中領先的高市早苗,以及在最近選舉中大有斬獲的參政黨,具備共通的因素。

國民黨的展望

無論由誰擔任黨主席,鞏固與民眾黨的在野聯盟(藍白合),在2026年的地方選舉中獲勝,並在2028年總統大選爭取政黨輪替,這個大方向是相同的。但是,鄭麗文當選主席後,浮現出兩種不同的展望

究竟是按照黨主席選舉時的發言路線,自己站在第一線將黨拉向親中路線的領導風格,還是進行路線調整,退居幕後專注於地方選舉的準備工作?這將大大改變展望。觀察選戰過程,似乎會走向,但由於其本人的戰略觀、襄助黨主席的幕僚團隊都還不明朗,應避免過早斷言。

讓我們將這兩個劇本連結到2028年總統大選來思考。

對國民黨而言,較為理想的是的方向,由鄭麗文鞏固深藍陣營,盧秀燕以維持現狀路線擴大中間選民的支持,黃國昌則鞏固柯文哲年輕粉絲的支持,這樣的分工體制。藉此擴大在野黨的支持實現政黨輪替,將是國民黨的黃金劇本

也有可能是相反的劇本。的方向,將會是鄭主席及其背後的支持者高舉「中國認同」,企圖扭轉台灣輿論的發展。台灣的認同結構,如歷年民調所示,維持現狀是多數派,自我認同是中國人的非常少,很難想像這個結構會在2年後突然改變。如此一來,國民黨將與台灣主流民意正面衝突。儘管對民進黨長期執政的不滿開始浮現,但最終賴清德連任的可能性將提高,成為國民黨的糟糕劇本

此外,如果鄭麗文堅持自己的領導地位,可能會與國民黨有力的總統候選人盧秀燕之間產生摩擦。在當選主席後,鄭麗文發表了值得玩味的發言,表示黨內有能力參選總統的政治人物「可能不只一位」。盧秀燕陣營對此發言應該相當敏感,畢竟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已經連續3次在推選過程狀況不斷。

實際上,結果也可能落在黃金劇本與糟糕劇本之間

總結

關於藍白合,鄭麗文展現出積極的態度,這一點對民眾黨而言應該是有利的。但是,國民黨各縣市的地方情況不同,在地方選舉中禮讓民眾黨幾個選區以「強化藍白合」,說來容易做來卻相當困難。明年春節過後,鄭主席的手腕將立即受到考驗

台灣的內政,在國民黨取得7-8月大罷免戰役大勝後,形勢看似對國民黨有利,但鄭主席的登場增添了變數。朝野的勢力之爭會朝哪個方向有利發展,目前還不明朗。鄭主席將會提出什麼方針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只能持續觀察國民黨的路線和總統候選人的推選將如何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