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07-08

中國露馬腳 維持俄羅斯戰爭態勢,以利於自己的侵略擴張

【雙魚之論】
In a recent meeting with the EU,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stated that “China cannot accept Russia’s failure in the Ukraine war,” as it would jeopardize the stability of Russia’s anti-Western regime. This statement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a “Coordinated Strategic Divers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is coordination extends beyond the Ukraine-Russia conflict, revealing a broader blueprint of China’s national strategy. For Xi Jinping, invading Taiwan, alongside simultaneous offensives against the Philippines, Okinawa, and South Korea, is critical to legitimizing his extended tenure as both President and Party Chairman. Failure to act or a failed action during his extended term would undermine the legitimacy of his leadership and continued rule, with severe consequences. To safeguard these personal interests, China must at least sustain Russia’s ability to prolong the war, thereby reinforcing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Xi’s grip on power domestically and China’s influence internationally.
In response, the West has long recognized this trend and is taking steps to prevent the “arc of instability” from coalescing and causing further disruption. Additionally, the West is impos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sanctions on China to further erode its capacity and support for waging war.
中國外長王毅近日在與歐盟會議中表達了「中國無法接受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China cannot afford for Putin to fail, as this would threaten the stability of the anti-Western regime in Russia)一語,確認了是中俄間確實存在「協同戰略分流」(Coordinated Strategic Diversion)。此協同不僅僅是為了烏俄戰爭,更展現一種中國國家戰略的宏圖。對習近平而言,侵略台灣,以及同步進攻菲律賓、沖繩、南韓等,是攸關國家主席與黨主席延任的正當性基礎。若在延任的任期內沒有行動,或行動失敗,其掌權與延任的正當性就消失了。後果會非常嚴重。為此私利,中國至少要維持俄羅斯延續戰爭的態勢,才能保持自己(習近平在中國、中國在國際社會)掌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相對的,西方早就看出這態勢,因此,一步一步防止「不安定弧」的串連生事,並且對中國展開經濟與科技的制裁,進一步削弱中國發動戰爭的能力與奧援。

中國戰略底牌曝光! 王毅布魯塞爾會談:無法接受俄羅斯戰敗    三立 20250707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進行一場長達四小時的閉門高層會談,意外揭示中國對俄烏戰爭的敏感立場。據《CNN》報導,王毅在會中私下明言「中國無法接受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此一發言震撼歐洲外交圈,引發國際關注中國真實戰略意圖。

中國擔心俄敗後果嚴重?擔憂美國轉向全面對中施壓

根據知情官員透露,王毅指出若俄羅斯戰敗,將導致美國有餘力全面將戰略重心轉向對付中國,北京因此極度關切戰局走向。這番言論被解讀為中國已不再僅扮演「和平仲裁者」,而是以地緣政治利益為核心考量,試圖維持一場有利於自身的戰略僵局。

會談雖在激烈氣氛下進行,但中歐雙方仍維持外交禮儀,議題涵蓋範圍廣泛,從台灣問題、中東局勢、貿易不平衡、稀土供應,到網路安全皆有深入討論。尤其王毅對烏俄戰爭的立場,顯示中國正試圖以戰爭「不勝不敗」的局勢牽制西方聯盟

儘管中國官方聲稱在烏克蘭議題上「立場中立」、「促進和平」,但中國與俄羅斯在戰前便已深化戰略夥伴關係,令外界質疑北京在戰爭中的真正角色。2022年俄軍全面入侵烏克蘭前夕,習近平與普丁便聯合聲明強調兩國關係「不設上限」,此後兩國合作在經濟與軍事層面持續升溫。

CNN》早前也揭露,北京一方面強調不選邊站,但另一方面卻容許中國企業向俄羅斯輸出可軍用的零組件,包括無人機與飛彈相關設備。烏克蘭已對數家涉嫌參與軍品出口的中國公司實施制裁。

烏方揭露新證據!疑似中國製無人機殘骸現身戰場

6月下旬,烏克蘭外交部副部長希比哈(Andrii Sybiha)在社群媒體貼出一張俄軍攻擊所用Geran-2無人機殘骸的照片,殘骸上標明「中國製造,2024620」的標示,引發外界強烈質疑中國在戰爭中的實際供應角色。

除了物資支援,還有外媒指控中國公民疑似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與俄軍並肩作戰。對此,中國政府予以否認,並表示嚴禁任何中國公民參與外國軍事衝突。

中國外交部拒回應王毅說法 強調一貫立場支持和平

針對王毅發言是否代表中國官方立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4日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未正面回應。毛寧僅強調「中方立場一貫、客觀」,呼籲各方透過和平談判解決衝突,並表示中國願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然而,學者指出,中國實際政策與官方說法存在落差。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訪問學者沈旭暉指出,中國的戰略核心在於維持俄國不敗、卻又不勝的「灰色平衡」,以避免美國重整後集中火力在印太對中圍堵。

國際社會疑慮升溫:中方在俄烏戰爭中扮演雙面角色

面對戰局延長與中國角色不明,國際社會對北京立場日益懷疑。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一位高層官員對《歐洲新聞網》表示:「中國不願意俄羅斯敗戰,顯示它不僅是和平倡導者,更是戰略利益持有者。」

美國國務院也持續對中國企業是否違反制裁密切監控。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警告,中方若加深對俄羅斯的軍事支持,「將付出實質代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