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之論】
任何人為的開發,一定產生也必須承受「環境成本」,但人們總自然的捍衛既成結論,主張自己的結論只有優點沒有缺點。這當然是「以假做真」。光電要到海上、湖塘去發展,當然是在陸地發展遇上面積、環境、徵收、農業干擾、微氣候衝擊等問題。於是「魚電共生」成為美麗的憧憬。
假設沒有經過此次颱風測試,業者與部分人一定會無視颱風的風險,繼續聲稱能抵擋7-14公尺的風浪,以及17級(62.5
m/s)強風。測試的枋寮及佳冬位於加祿堂北方,是台灣防衛反登陸的要地。再來,又會要以國防作為推廣的依據吧。
颱風重創離岸太陽光電浮台!設施殘骸滿佈屏東海岸
自由 20250707
丹娜絲颱風重創西部海岸,屏南旭東環保科技負責執行經濟部核定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技術開發計畫,因颱風來襲,導致浮台設施損壞,沿枋寮及佳冬近岸散落一地,畫面令人觸目驚心。
縣府在颱風來襲前已要求廠商做好固定及監測防汛作業,孰料設施仍不敵強風巨浪,脫落情況嚴重,恐對近海漁船航行安全構成威脅。現場照片顯示,大片黑色浮台機座橫七豎八堆疊在岸邊,場面混亂。
縣府強調,若廠商無法提出有效改善固定措施,將勒令停工,要求強化結構後再繼續施工。據了解,這些脫落的僅為光電板塑殼機座,尚未安裝太陽光電板,也未通電運作,幸好未釀成更大災害。但問題在於,沿岸數公里範圍內均見類似脫落情況,浮台碎片散布海灘及淺海區,漁民憂心漁船出海恐受阻,甚至可能損壞船隻,安全隱患不容小覷。漁民盼盡快清除障礙。
專家分析,此次事件凸顯離岸太陽光電計畫在抗颱能力上的不足。屏東沿海常受颱風侵襲,浮台設計若未充分考量極端天氣,類似脫落事故恐將重演。
縣府農業處表示,將會同廠商及相關單位進行全面評估,若發現設計缺陷,將要求立即修正,並督促廠商提出長遠解決方案,以免影響漁業及海洋生態。漁民則呼籲,未來類似計畫應優先考慮當地自然條件,避免重蹈覆轍。
目前,縣府已啟動緊急應變機制,要求廠商合作清理沿岸浮台碎片,同時加強監測海域狀況。
農業處強調,漁船安全為首要考量,若清理不及時或廠商未達標準,將依法開罰並暫停計畫執行。民眾與漁民均拭目以待,盼望事件早日妥善處理,恢復沿海正常秩序。此案也為離岸風電及太陽能計畫敲響警鐘,技術與安全的平衡將是未來發展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