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07-09

風電波動如此劇烈,所以更可靠?「學者」如是說!



對於心有定見的人而言,什麼事物都可以認知為支持自己的既成主張。一張颱風前後的風電輸出圖,明明短時間的起伏非常大,而且7/6快一整天幾乎無電力輸出。網友質疑「請問這張圖是否解讀成:不單基座能承載,連葉片、軸承等發電單元,都能負荷瞬時瞬減的風量,相較於核能更具有可靠性」?宣傳的學者卻能強辯是的

發電的途徑很多,每項都有優缺點,甚至於台灣還要加上戰爭的風險。因此,選擇實體、比例、地理、模式分散的發電模式,才是合理的因應。過半資源押注在容易被封鎖的發電方式,顯然思考上是有基本弊病。完全忽視此基本弊病,並堅持意見不容討論,可說是意圖削弱台灣社會韌性,從而成為北京侵略時的協作者

不偏廢的分散各種發電方式,才是可行與持久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