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在戰爭中,主動性就是一切,但必須獲得主動權並透過後續持續行動來維持主動權。一個為生存而戰、保衛祖國的敵人是難以擊敗的。特別是行動是有序的、持續的,並且具有後續可實現的目標時,更是如此。
軍事歷史告訴我們關於烏克蘭庫爾斯克的入侵 Gian Gentile and Adam Givens@DefenseOne 20240815
主動性就是一切。
烏克蘭對俄羅斯南部庫爾斯克地區的地面攻擊是一次大膽的行動,特別是放在更廣泛的軍事歷史背景下。
目前還很難知道烏克蘭進行這項冒險行動的意圖。也許基輔的目的是吸引俄羅斯地面部隊,削弱他們在其他地方的攻勢。也許它想將俄羅斯的向北驅趕砲兵,超出烏克蘭蘇梅地區的射程範圍。也許目標是捕獲囚犯以換取被俄羅斯關押的烏克蘭士兵,或者在談判開始之前佔有一小片土地。或許這主要是為了攻擊普丁的政治信譽。
但該行動目標的模糊性凸顯了其大膽性。至少現在,在庫爾斯克本土以及更大的政治領域,烏克蘭擁有主動權。正如軍事歷史所表明的那樣,在戰爭中,主動性就是一切。
據說,喬治巴頓將軍曾對他的指揮官們說:「大膽,大膽,永遠大膽」:大膽,大膽,永遠大膽地對抗戰場上的敵人。巴頓知道,透過勇敢,他可以獲得並保持對敵人的主動權。
軍事史上提供了這種大膽冒險的三個有趣案例。其中兩次最終成功,而第三次則以失敗告終。這三者都提供了這個重要教訓:必須獲得主動權並透過後續持續行動來維持主動權。
1776 年秋,喬治華盛頓的大陸軍為擺脫殖民統治者英國的獨立而戰,在長島戰役中慘敗。在經歷瞭如此令人沮喪的潰敗之後,大多數將軍都會匆匆離開,目的是改天再戰。
但華盛頓沒有這樣做。相反,他派遣軍隊再次向敵人施壓:向南進入新澤西州,襲擊了普林斯頓和特倫頓的兩個英國前哨基地。華盛頓渡過冰凍的特拉華河,讓英國人措手不及,徹底擊敗了兩個前哨基地。結果證明,英國人不只是戰術上的失敗。透過佔領普林斯頓和特倫頓,大陸軍基本上切斷了英國在紐約市主要基地向西的前哨基地。
華盛頓的大膽舉動使英國陸軍匆忙返回紐約的安全防禦工事。在長島慘敗後,華盛頓重新奪回了主動權,鼓舞了大陸軍的士氣,振興了愛國事業。即使在未來遭受損失之後,對他的軍隊新建立的信心仍然會在戰爭的剩餘時間內保持下去。
第二個案例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於 1950 年 9 月在仁川登陸。
在登陸前的幾週內,麥克阿瑟遭到了某些美軍成員的反對,他們認為仁川行動風險太大。他們說,登陸地點距離半島北部太遠,這將使兩棲登陸部隊很難與釜山周圍的守軍計畫的突圍相會。
在某些方面,對麥克阿瑟仁川計畫的反對類似於烏克蘭在入侵庫爾斯克初期受到的批評。懷疑論者認為,這項行動風險太大。烏克蘭軍隊已經在與俄羅斯的前線投入了大量兵力,他們無法承擔庫爾斯克入侵將產生的物資和人力成本。
但仁川的入侵奏效了。它使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部隊能夠在海灘上迅速集結,然後迅速而果斷地向西移動,向首爾移動,向南移動,向釜山移動,在那裡與美國、韓國和英國軍隊的突圍行動會合。在接下來的幾周里,聯合國部隊在美國的領導下,將北韓侵略者擊退到北方,遠遠超過了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的北緯38度線。
然後麥克阿瑟繼續前進,他的部隊逼近了中國邊界的鴨綠江。這位自以為是的將軍無視於明確的情報,即中國軍隊可能會參戰,以阻止聯合國部隊在韓國的命令下統一半島。
事實上,他們在 1950 年 10 月下旬確實這麼做了,渡過鴨綠江並擊退了聯合國的進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中國人民志願軍將聯合國部隊驅趕到首爾以南。1951 年春,美國在新指揮官的領導下發動反攻,但只能退到 38 度線,戰事陷入僵局。
對烏克蘭來說,麥克阿瑟的教訓是:不要讓大膽的軍事行動取得初步成功而產生不受控制的信心;不要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忽略敵人的能力和意圖。
這也是德軍在二戰東線未能吸取的教訓。1941
年夏天,德國入侵蘇聯,以勢不可擋的浪潮向東推進,並於年底逼近莫斯科的大門。隨後紅軍發動反擊。
到 1943 年初夏,蘇聯軍隊已經收復了足夠的陣地,形成了一個脆弱的突出部:突入俄羅斯東南部的德軍防線,就在烏克蘭城市蘇梅和哈爾科夫以北,非常靠近今天的烏克蘭庫爾斯克攻勢。
7月4日,德軍發動大膽反擊,從南北向突出部進攻,意圖夾擊蘇軍,殲滅近50萬士兵。經過大約一個月的激烈戰鬥——以及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德國對庫爾斯克的攻擊陷入停滯並失敗。
它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國陸軍在戰爭的那個階段沒有足夠的部隊作戰深度來維持最初幾週後的反攻。它也失敗了,因為德國人沒有為與蘇聯人相同的目標而戰。紅軍的戰鬥是生死攸關的:為祖國而戰,對抗殘酷的入侵勢力。相較之下,德國陸軍為實現希特勒貪婪的「生存空間」目標而奮鬥,即為德國人民提供生存空間。戰鬥部隊的動機並非無關緊要。
庫爾斯克為今天的烏克蘭人提供了許多教訓。即使當前的入侵如此大膽,烏克蘭人也必須準備好在其軍事力量擴張達到頂峰時接受他們將不可避免地達到這樣一個地步:如果他們不轉向防禦——無論是在庫爾斯克還是回到烏克蘭——他們將面臨慘敗的風險。
今天的俄羅斯人,尤其是弗拉基米爾·普丁,應該向德國人以及他們1943 年庫爾斯克的失敗以及德國在二戰中的全面失敗學習:一個為生存而戰、保衛祖國的敵人是難以擊敗的。當敵人實施大膽的、冒險的行動,這些行動是有序的、持續的,並且具有後續可實現的目標時,情況尤其如此。
這三個案例研究顯示烏克蘭的大膽創造了優勢。在獲得並保持對敵主動權後,它仍然可以贏得對俄羅斯侵略者的戰爭。
吉安‧詹蒂爾 (Gian Gentile) 是蘭德公司陸軍研究部的副主任。
亞當·吉文斯(Adam Givens)是蘭德公司的副政策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