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04-24

「怒潮澎湃 黨旗飛舞」,給「黃埔」的一封信 台教會副秘書長許文堂

今年是黃埔軍校創立一百周年,有些人在納悶黃埔軍校在什麼地方? 什麼又是黃埔精神?

黃埔軍校是中國國民黨聯俄容共之後,1924年該黨總理孫文請來蘇聯顧問在廣州黃埔設立的軍事學校,由蔣中正擔任校長,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所以是不折不扣的黨營武力,其後歷經東征、北伐與清共建立南京政府,由黨軍變成中央軍,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但仍是效忠蔣校長一人。其後歷經國共內戰、抗日戰爭,至1946年為因應行憲須將軍隊國家化,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但1949128日成都淪陷,黃埔以來的陸軍官校至此滅亡。

脫離中國而遷台的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憲法》在法理上已經滅亡,無法代表中國。「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也是一樣,1950年在鳳山成立時已和黃埔軍校早已不同。可以說黃埔軍校在中國只存在25其後的75年是幽靈般的存在。蔣中正痛感自己訓練之軍官素質低落,反共無望,特別聘請日本教官在實踐研究院授課演訓,郝柏村當年也是「白團」訓練班的班長之一。可知蔣中正最重視的是反共,陸軍官校培訓的目的也是成為反共的軍事力量。

但黃埔幽靈般的存在是將1924年孫文頒發的校訓在1929年變成中國國民黨黨歌歌詞,19376月中國國民黨又將黨歌明令規定作為中華民國國歌。這是軍政、訓政時期的獨裁作為,但194712月施行憲政之後僅短短兩年就在中國境內行不通矣,反倒是在台灣傳唱至今,這是民主自由社會不應反思的嗎?

1987年解除戒嚴,1992年終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之前,名為國軍的軍隊實為未能軍隊國家化的黨軍,黃埔精神是要「為總理、為主義、為革命」而「犧牲、團結、負責」。而軍官學校精神仍是以「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為尚,其效忠對象可想而知,領袖蔣中正和三民主義優先於國家、責任和榮譽之上。

北京於1984614日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台北於199111日成立「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這種統戰意圖再明顯不過。近年更有大批退將前往中國交流,高唱「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甚至美化共軍擾台行動是同屬一中的合理行為。我們要提醒這些退將,蔣校長並不是要你們去和共匪叛徒「親愛精誠」。如果陸軍官校在台灣75年,仍不能成為以台灣為主體,捍衛台灣人民的國軍,仍不忘黃埔神話甘受統戰,實在有愧爾俸爾祿,生爾育爾的台灣,甚至應該追究通敵之罪。真正的黃埔精神已經在1949年實踐犧牲,在中國殘留的黃埔同學都是蔣校長的叛徒,現今更不該有所謂交誼。

因此,我們呼籲即將到來的520就職典禮,賴總統應依誓詞向台灣人民宣誓效忠,而非面對孫文遺像向中國國民黨效忠,這才是人民主權與直接民主的真諦。6月更不應出席所謂黃埔百周年紀念會,更應以三軍統帥之職使國軍確實國家化,以發揚台灣自由民主民本法治的精神。

 

不肯改的校歌

怒潮澎湃 黨旗飛舞 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 紀律莫放鬆 預備做奮鬥的先鋒 打條血路 引導被壓迫民眾 攜著手 向前行 路不遠 莫要驚 親愛精誠 繼續永守 發揚吾校精神 發揚吾校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