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12-27

中國進犯台灣會如何發生? 英國兵推這2原因讓美國猶豫出兵協防 簡恒宇@風傳媒 20221227

【縛雞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War game does not mean to predict the real world; Instead, it raises questions and possible reactions.  Tom Mouat, a British war game expert, revealed serial scenarios: Beijing refuses Taiwan’s negotiation; the US sends an economic delegation to China but in vain; China occupies Kinmen in secret; the talk between Taiwan, the US, and China quickly falls into a deadlock, according to Foreign Policy.
Beijing gathers its troops on the shorefront and sends special force to de-cap the leadership of Taiwan.  The prompt fait accompli by the PLA and the less support from the world cause the US hesitates to get involved.  The red team takes the blockade tactic over Taiwan.
Two issues in the articles are interesting:
1.  The US is getting fatigued due to the War in Ukraine.
2.  Will Taiwan insists on its stance at the cost of everything?
Still, more issues remain uncertain in the article:
1.  The US tends to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war, instead of considering involvement or not.
2.  What did Japan and the Japan-US Alliance become?
3.  Who has to pay the bill if Beijing invades Taiwan, and the Chips supply chain was destroyed under the gunfire of the PLA?
4. Most experts forgot or are not even aware of the fact that Taiwan is under the trusteeship of the US, which is well written in the 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 in 1951 to end the Pacific War.  It means the US has a treaty obligation, not a foreign policy, to protect Taiwan, if not free of charge.  It is not such a question that the US will hesitate to defend Taiwan.  The US, Japan, and Taiwan must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

中國進犯台灣會如何發生? 英國兵推這2原因讓美國猶豫出兵協防    簡恒宇@風傳媒 20221227

如當前情況,中國透過對台灣經濟施壓,來推動統一策略,並提出糧食供應補貼,以降低美國利益及對台灣經濟握有影響力,但台灣對中國的作為不為所動,反而決定延長義務役役期來強化軍力。美國則派出經濟代表團到中國,試圖緩和緊張。

上述場景是英國兵棋推演專家莫亞特(Tom Mouat119日在英國國防學院,向《外交政策》(FP)進行非機密等級的台海衝突兵推,而《外交政策》1223日刊出報導。對於美國派經濟代表團到中國協商緩和局勢,此舉的兵推結果顯示成功率僅30%,即美國的交涉無濟於事。

兵推時間加速至2024年,美國、澳洲、日本和其他國家在菲律賓外海進行海軍演習,中國的反應是在台灣海峽展示軍力,如同2022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後,中國進行圍台軍演的情況相同。莫亞特說,兵推接著進入2025年,中國拒絕台灣的協商,並開始秘密占領金門

根據兵推,中國可在不開任何一槍的情況下占據金門。美國則宣布提供台灣新的高科技武器,台灣用水雷來防衛金門及其他前線離島。中國接著對台灣進行海空封鎖,切斷2350萬台灣人與外界的往來,只允許人道援助進入台灣,開啟如同古巴飛彈危機的對峙。

兵推中國封鎖台灣

2025年初期,美國、中國、台灣展開談判,但很快陷入僵局,因為中國堅持要統治台灣,台灣堅定拒絕非自願統一,而此時尚未開任何一槍,只是中國的侵台部隊已在沿岸集結,此程序約需耗時1個月。針對中國是否會出兵攻打台灣,兵推扮演者展開辯論:

中國:「我們開放談判。」

台灣:「我們試著談判,但看來是個僵局。」

中國:「我們說你們政府完全不意願開放(我們的定義)對話,因此我們要直接與你們政府談判。」

台灣:「這非事實。」

中國:「接著我的政策行動是下令軍隊...... 派出地面部隊,不向平民開槍,開出直達台灣首都的明確道路,接著把台灣政府和國會當人質。」

台灣:「這不會有用。我們會有能力輕易發現並查出他們入境。我們的重要政府人員此時可能都在地堡中。」

《外交政策》提到,比起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中國要攻打台灣相對困難,因為兩岸中間被約160公里長的海峽隔開,且天氣條件讓全年僅有數月時間可進行攻擊,加上台灣在嚴峻的海岸峭壁防守,所以最可行方式是通過防守森嚴的溪邊低窪地帶,但危險的泥灘會使兩棲登陸者面臨遭受反擊砲火的惡夢

《外交政策》表示,一般認為中國擁有200萬強大軍力及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軍,但尚未有能力或足夠的兩棲部隊進犯美國支持的台灣,可是在這場兵推中,中國並未退縮。兵推的中國方深信時機正確,發布冷酷宣布稱:「我們問(台灣人民)他們是否寧願失去一切,也不要達成雙方都同意的方案。

美國猶豫不決未出兵

隨著談判陷入僵局,中國出動特戰部隊抓台灣政府民選領導階層,如同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初期想做的事一樣。流血戰爭開打,但持續大規模犯台使中國軍隊陷入損傷風險、台灣發生重大災難、世界強權平衡劇變,而美國仍猶豫不決,不願派兵協防台灣甚至堅持在聯合國解決衝突,這又消耗數周時間。

推演在這邊結束,而扮演中國方的推演者坦承採取激進模式,並稱是「有程度的升高局勢」,因為中國允許人道援助進到台灣,且試圖在爆發衝突前「餓死他們」。為何美國未能及時有所反應?扮演美國方的推演者認為,缺乏全球對台灣合法性的支持,以及對烏克蘭戰爭的疲乏是主因。

至於中國或美國真的會冒險沒有台灣領先全球的微晶片製造?為何美國沒在有機會時強制打破封鎖及制裁中國?甚至是遊說中國讓步?《外交政策》直言,各方都沒碰觸深思這些問題。莫亞特表示,相較於許多個人分析,兵推在當下得出結果的正確率約60%,但兵推目標是促使「理性對話」。

另外,《外交政策》在進行兵推前,先訪問其他專家看法,而受訪者均認為會爆發台海衝突,只是對時間點看法不同。《中共攻台大解密》(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作者易思安(Ian Easton)認為,根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過去紀錄,戰爭隨時能發生,且會以震驚所有人的方式爆發。

何時開戰取決習近平

易思安指出,中國8月在沒有國際法基礎下,於台灣周邊發射彈道飛彈,已是「造成不穩定的行為」,且「應被視為有敵對企圖的訊號」。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兵推專家裴卓斯(David A. Shlapak)不認同美國軍方認為中國2027年犯台的推測,直言「把能力和意圖混淆」。

裴卓斯告訴《外交政策》:「中國確實在提升犯台的能力,但他們也認知到(入侵的)固有風險。」他也不認同把中國「近期強硬措詞」是「反映出他們收緊對美台關係的看法」,並認為台海現狀在未來10年都不會改變,除非兩岸任一方有巨大改變。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的看法與裴卓斯相似,並稱美國政府官員認為中國「大概在2027年前」會有犯台能力,可是仍缺乏展開全面侵略的整體組織力量,「但當習近平覺得可這麼做,且可接受付出的成本時,他就會這麼做」。

曾銳生推測,習近平應會終身掌權,並在1020年內攻打台灣,但犯台是「最後選項」,因為中國傾向的選擇是台灣政府自行屈服,這樣美國就不太可能介入。不過曾銳生認為,台灣會像「正常的繁榮民主政體」一樣,增強抵禦和進行反擊。(相關報導:裴洛西訪台後美方首場兵推:解放軍擊沉兩艘美軍航母,還是打不下台灣更多文章

曾銳生也向《外交政策》表示,中國近來的激烈言詞讓人以為是為了統一台灣,實際上是有更大的目標,即「破壞美國印太戰略」,並使台灣成為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擴張影響力的據點。他直言,對中國來說,統治台灣是達成「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重要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