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家做很多 現在我們要做更好!
十五年前一份單純的政府委託案《農業電子化發展策略分析與規劃》,承載著台灣農業發展邁向資訊化的重要任務,團隊無不是兢兢業業、認真努力依照委託要求收集資料、引進國外新知來介紹給農委會,如今卻因為選舉遭到抹黑。
政治攻防衝著我來,我可以忍,但傷害本土科技企業的名譽與團隊的努力,我不能接受。
當時為期三年總共5,700萬的標案,並非如綠營側翼抹黑地只有「一份報告」,剛好相反,僅在第一年(2007),我們就交出:
3份國外農業科技發展現況研究報告、
97年度(2008)的相關提案報告、計畫與簡報共4份、
98年度的各類企劃、計畫、報告共12份、
舉辦 2 場座談會、1 份電子報發行內容摘要、
7份國外農業科技發展現況研究報告、
其他林林總總的計畫、簡報、會議紀錄、成果報告33份。
計畫的第二年(2008),我們完成了11份國際資通訊科技應用報告,橫跨日本農業應用線性規劃法、WiMAX及無線網路、日本IT新改革戰略、荷蘭國家農業長程規劃、食品安全鏈、農產檢驗資訊系統建置、GIS應用於農業資訊管理等議題。
後來我了解到,各縣市政府陸續收到農委會的指示,開始推動農業科技化、農業資訊化,農漁產品的「生產履歷」。從那個時候開始,「#從產地到餐桌」的生產履歷、「生產溯源」系統開始更加便利,這是不分朝野黨派、政府民間許多人的共同努力。
如今的各大賣場,都有「TAP產銷履歷農產品」的標章,讓大家吃得安心、政府管理更有效率,當年宏碁團隊的貢獻功不可沒。
但在綠營人士、側翼的眼中,為了選舉利益,他們可以無視前人為台灣的付出,把一件政府合法驗收、高度肯定的委託案,說成「A國庫的錢」、「詐領」、「不當獲利」,完全無視當年這是政府委託宏碁公司的計劃案,我個人完全不可能因此獲利。
我今天也公開宣示,「如果(因此案)有一塊錢到我口袋,我就退選!」
目前,台灣農產品雖然聞名全球,科技與機械產業實力更是國際翹楚,可惜農業與資訊科技的合作仍相對缺乏,無法以「產業」思維進一步提升台灣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台灣的農村勞動力不足,109年普查農牧戶經營管理者平均年齡達64.4歲,比上次普查平均續增0.9歲,農業人口持續老化,正衝擊台灣的農業生產!
在鄰近的日韓,透過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科技化,協助小農進軍國際市場、重振國家整體農業的發展範例,非常值得參考。
要解決台灣農業的困境,一定要引入產業思維及科技技術,在農業資訊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貫徹「智慧農業4.0」,透過引進台灣科技能量投入農業機械的研發,並普及大數據及智慧化管理,讓產銷更順暢。
因應少子化、農業人口老化,我們要協助農民引進農業機器人、無人機、AI 等智慧農業的新應用,降低對人力的依賴,提高農業生產力。
目前,我看到桃園市在一些地方已經引入「智慧農業」的思維,但主要是辦理培訓班與給補助,但桃園的農業政策情況,最讓農民與市民記得的,卻是花大錢舉辦「農業博覽會」,燒完就沒有了。
而細究農業局施政資料表面下的實況,仍充斥補助生產機具、補助農業產銷班生產運銷資材等傳統思維,沒有投資在讓桃園農業升級的關鍵之處,也尚未徹底落實智慧農業思維。
過去,我參與過推動台灣農業資訊化的重要戰役,現在與未來,我會繼續推動台灣的「農業智慧化」,運用科技專長與國際視野,讓「智慧農業4.0」真正在桃園實踐,造福桃園的農民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