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那個先進國家的防疫,曾造就過一位英雄?可能只有台灣!中國前半段有南山,後來有沒了。這是怎回事?
跟著先進國家的腳步,很難嗎?兩年多的時間,很不夠嗎?只會耍權威,要社會噤口,能成就防疫?
陳其邁,當然更有SENSE也有功勞:口罩與邊境,功屬奇邁非時鐘。其後CECC落漆,則在時鐘非奇邁。
作者這篇文章的第一問題是:北部與高雄疫情嚴重程度不一樣,北北基桃,有很多北飄族長期生活在北部。照作者所言,他們一定也應該會就近就診,而不該回高雄。而中央的資源,是靠人口比例公平發放的。
作者比對的是高雄與台北(刪除基隆、新北、桃園)。可見得,針對性很強。
這一點,讓我想要搬到高雄市!
王英明@自由 20220510
Omicron 疫情快速升溫,有點出乎意料,但其實也不算意外。世界上很多國家早都已經發生,現在終於輪到我們了。
但是這兩禮拜有層出不窮的混亂資訊、隨時都在調整的居隔方式、停課政策、排長龍的實名快篩劑、算命大師的死亡預言恐嚇、抱怨快篩劑不夠(雖只有北、基兩市)、攻擊政府圖利快篩廠商(其實不圖利廠商、有誰會來跟你標案)、急診室亂象、強人所難的上網登記簡訊通知(很多歐巴桑、歐吉桑不懂電腦、也無年輕家人幫忙)、各式各樣的惡意造假(最新的一則是某女性主持人說謊、製造家長恐慌!),而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小民碰到問題、不知道要去哪裡看診,對到底要不要隔離有多重焦慮(擔心影響每日生計),什麼時候是有危險的症狀、不舒服找不到人問且又怕被抓去檢疫所關七天,各公家機關電話永遠都在忙線中、不然就是無人接聽。最近學者專家講的什麼「數位分類」,更是使小老百姓霧煞煞。各式各樣的排隊,真的使民眾一直焦躁不安,進入廿一世紀,反而會使大家這樣「歹命」,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啊。
美國在3月起有「一步到位」COVID防治策略服務(One stop
service)通過這個網站,無論有沒有醫療保險,民眾可以搜索附近的服務藥局(在大購物商場都有)免費做快篩。如是陽性且具有高危因素(例如年長或有免疫缺陷、慢性疾病)可安排醫師診斷後處方抗病毒藥物。除非重症需要住院,否則都是回家休息、自我管理,不需要隔離。美國沒有全民健保,最近很多私人保險公司,更通知65歲以上民眾,如有必要,一個月可以免費做八次的快篩。
美國財大氣粗,醫療制度發達,但在疫情中,就跟紐西蘭一樣,基本上是以社區基層醫療、撐起以人為本的照護基礎。但美國醫師看診很貴,COVID-19 兩年來,都是由大賣場藥局藥師負起注射疫苗、快篩、輕重症分流的任務,令筆者印象非常深刻。
在台灣看醫師很便宜、也很快速方便,不需要靠大賣場的藥局。筆者早就認為現在各地方政府,應該召集所有地區第一線開業醫師、家庭醫師,負責民眾的基本快篩需求以及醫療服務、照顧與指導。必要時轉診到分布各區的PCR檢查中心作進一步診斷,甚至再後送到大醫院住院治療。
最近筆者幾天終於注意到高雄市的防疫報導,高市府從一月起就已經由基層診所提供有上呼吸道症狀民眾快篩,陽性再到篩檢站或醫療院所採檢PCR,如此就可找出社區的不明感染者。以目前看,99.6%都可在基層照護。這些基層診所負責病人輕症治療,十天內全程陪伴,並給予症狀治療的藥物。重症者再由大醫院的醫師處置,如此就是讓醫療分級、分流。參與的高雄診所,據上週末的訊息,共有1111家(反觀台北市只有45家)。PCR複查各社區站有23個。
陳其邁說,Omicron是社區化、流感化疾病,透過診所醫師可把中重症或有危險因子的患者診斷出來,診所醫師都受過很好訓練,建議如果快篩或PCR陽性,也不須緊張,找熟識的醫師,幫你好好診斷,千萬不要擠到急診,讓大醫院去治療重症及染疫的病人。
高雄市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賴聰宏、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及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均表示,有呼吸道症狀就到基層診所,診所醫生會給快篩試劑、給症狀治療的藥物,民眾如果PCR陽性可通知當初看診醫師,由診所協助重症警示症狀評估,如果是急症,自駕、家人載送或打119到醫院急診,如果有警示症狀,通知轄區衛生局單位申請住院,如果無警示症狀,通知衛生單位啟動居家照護。
為了讓民眾解惑,高雄市政府近月也印了好幾次的市民防疫指引,裡面聽說圖文並茂、鉅細靡遺。反之在台北看到的出版書籍,是為政黨及候選人的廣告宣導。
筆者陸續收到高雄有友人line 寄來的各式各樣的就醫方式說明截圖,而例如兒童綠色通道,早在10天前都已經設好。但是台北市府在議員催促之下,出爾反爾、終於在今天才開始決定設立。我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台北市醫師公會的理事長,被邀請積極參與市政主持防疫治療並且決定政策。同樣是基層醫師,在高雄卻是防疫的主角。這一切的作為,包括上一次的高雄Deltas疫情控制,令得台大公共衛生專家陳秀熙,讚高雄市的防疫,為台灣第一名。
日昨有一些資訊呈現,很多人才明白原來高雄是在三月份已經採購五千萬元的快篩劑。反觀有些市府單位,是五月份才開始大量準備購買,但已經搶不到貨。難怪會叫快篩劑缺乏了。
現在終於也明白,「分級醫療、全人照護」在疫情中,早在高雄市實施了。但這種最基本、最簡單而且最人性化、親民的醫療方式,多年來卻被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一般民眾,在迷信大醫院的心理下,並由各財團醫院推波助瀾,斥之以鼻。在令人詬病的健保給付體系下,更使得民眾以基層為主體的醫療方式,成為夢想。但事實上在先進國家,由民眾「自己決定科別」,並直接去大醫院門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民眾應該已漸漸了解,在COVID-19 威脅下,有不舒服就自我決定到大醫院就醫,無論是快篩、PCR或治療,不但浪費時間排隊、有群聚感染的可能性、更增加醫院的醫療能量負擔,擠壓到其他需要緊急治療的病人,最近的幾個急診掛號不易而死亡的病例,可以證明這種醫療方式是不完美、而且反而會使大醫院的醫療體系崩潰。
高雄市與家庭醫學觀念的淵源很早,台灣家庭醫學會的成立就是1984年由高雄醫學院謝獻臣教授最早發起,在1986年成立,沒想到在30多年後,由於新冠疫情,終於在高雄市有確實的體現。在此要向高雄市長及醫療團隊感謝、並致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