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世界是全對、全錯的二選一?
與Bellwoody大討論,產生較為寬廣與實際的概念。
缺電議題,除了挖礦要抓(對一般公眾是新議題)之外,其餘似乎可以「搭配」,但只要挖礦者有付帳、不竊電,憑什麼「抓」?
如,以延長核一?核二年限如5~10年,以解核四燃眉之急(剛好對應核四5~10年的檢視)。
要不然,隨意的要廢棄核四,將使台電破產,這也是大事。目前以「資產維護」的名義,丟給下一任或未來人民,政客們實在不負責任。
這件事情從扁開始,兩黨都有責任,所以兩黨都有該負責。
政客們,願意討論一下嗎?以「情事變更」為由,這些法律人們最懂這。
實際上也是「情事變更」,在反核萌芽的年代,say 80年代,那時候沒有氣候變遷的議題與現象,所以核電只是「安全」議題,主要是災變機率與災害程度的對比。
後來,加上了「成本」(全生命週期成本,包括後端處理)議題
See,關切的議題會隨著時空環境而變。
假使完全不願意改變,隨時審視真正的條件,而使過去可能對,但現在卻不一定對的狀況而不願意面對了。
「情事變更」了,卻很不願意承認,這樣,就是「意識形態」了
執政黨與很多人,顯現這現象了。
期間還夾雜情緒恩怨(各黨都有),顯然是不智的、不文明的。
公開資訊、重新與充分討論,是現在必要的。
但我很悲觀。政黨已經將「公投」搞成「選舉」,人們也被塑造成以為「公投」就是另一場「選舉」。
多數人只看到政治的勝負,卻沒感覺:這是台灣民主的退步,甚至於是文明的退步。
這一代的政客,都要背負這責任。
其餘,LNG重比例,要稍微降低到1/3,現在已經是這樣。
「次臨界」的燃煤逐漸改為「超超臨界」,這樣其排放就可以接近於LNG了。這樣,使燃煤再度升到1/3。
剩下的1/3,就由太陽能、風力、水力、地熱、核電(包括SMR)等,來承擔。
不就是一種可行的想法嗎?政客們為何要人民去拼全對、全錯?
全對或全錯,是一種威權主義的制式反應:誓死擁護民族星、堅決打倒朱毛匪幫,小時候這種政治宣傳,60年後換成公投的全對或全錯,滲透台灣人民的腦袋!
因為台灣人民長期是接受這樣的宣傳長大的,所以,政客們也毫無反省能力,或有機可乘的利用文化的惰性,來牟取自己的利益。
不是嗎?說政府是公投「當然的反方」,意思是說政府當然與人民對幹?
講這話的意思,只是鋪陳:因為是反方,所以動用政府預算對幹人民、乘坐公務機四處宣傳,堂堂正正。為的只是,錢而已。
週六,不要管政黨小丑的嘶聲力竭,就去投下自己想投的項目與選擇!
民主政治是多元化,世界更不是在全對、或全錯中運作。為何政客要人民非二選一不可?
我還是那句話,核4我很難信任,
回覆刪除不過主控室的問題,是在"地下層",不是在最底層,那是我寫錯了.
無論是日立或奇異來檢查核四,何者會願意擔任該電廠的安全承保,設置指導和技術支援?
擁核派在吹噓說要自己造的出核電廠,才能證明自己的核工實力,打進全球核電市場.
那還是詭辯,除非擁核派打算在台灣繼續建造至少兩打的反應爐,核電依賴度超過50%,甚至上看法國的80%
否則在核工方面的投資都註定是賠錢的,因為台灣的市場缺乏規模經濟.
同時間還要跟美商,法商,日商,韓商.....甚至匪商,
去跟一群國家級巨頭,競爭不是太大的全球核電市場,這怎麼看投資報酬率都不行.
台灣本地最大的空污來源,發電早早就已經不是主要的產生者,卻是主要的箭靶.
中鋼,台塑,奇美,加上滿街跑的私人運具,才是真正的本地空污來源,卻沒有政治人物敢管這塊.
(前三者是繳稅大戶,私人運具則是不敢得罪的選票大戶)
挖礦限電,就以用電度數來分配限電順序,"非工業用電"又高度數,就優先斷電.
10部礦機,2部冷氣的"迷你"礦場,一小時就需要30度電,一天720度電,一個月至少21600度電)
10部礦機,大概就50-60張顯卡,在現在的礦場是非常小規模的.
新聞影片拍到的礦場,動輒30部,50部起算,
還要加上冷氣設備和相關的電腦/網路設備,40部礦機就可能一個月吸掉十萬度電
雖然說跟中國或俄國數百成千部礦機比起來,台灣的礦場還是小意思.
犧牲投機用電,保民生和產業用電,造成的損害我認為還是最輕微的.
要是工廠停限電了,又停到所謂的電子產品工廠甚至是台積電,那就會連這些礦工所需要的"礦鏟"(顯卡和電腦硬體),也會被停限電中斷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