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12-26

1991.12.25 蘇聯解體,是個謎

 

【縛雞之見】
本文提及「當初是莫斯科內部的拔河拉鋸戰瓦解了蘇聯體制,並非被自由主義的勝利浪潮所摧毀」。因為蘇聯垮台,所以歷史解釋權掌握在西方手中。
19911225日,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辭職,次日,即199112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國務委員會宣佈蘇聯停止存在。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獨聯體國家就邊界開放、共同貨幣和承認人權達成一致。按照歷史學家的觀點,老布希在蘇聯解體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蘇聯解體30 戈巴契夫改革失敗是最後一根稻草    中央社 20211225

蘇聯於30年前的19911225日宣告解體,戈巴契夫辭去蘇聯總統,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爾欽在克里姆林宮降下蘇聯鐮刀鐵鎚旗,升起了俄羅斯三色旗。

「華爾街日報」報導,當時和現在有許多美國人認為,是美國的政策協助摧毀了這個「邪惡帝國」,其次是經濟和軍事負擔以及各個共和國發生的造反削弱了蘇聯。

不過,30年後再回頭看這些廣為人們所信、造成蘇聯瓦解的原因時,卻不再那麼有說服力了。舉例來說,1990年蘇聯軍事投入的成本沒有達到難以承受地步當時蘇聯有條不紊地將軍隊撤出阿富汗和東歐。

蘇聯軍事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5%,相較於西方更具成本效益。在蘇聯接近解體時,油價重挫,但不具有決定性影響力,蘇聯通往西歐的石油和天然氣管線依舊是重要長期資產1991年蘇聯有650億美元外債,自數年前開始大幅增加,但莫斯科當局僅須償還39億美元拖欠債務。

也不是西方施壓導致蘇聯領導層認定,早該改革共產主義制度。在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大恐怖」(Great Terror)陰影消退,共產主義喪失活力後,蘇聯後期人民都期望由年輕領導人接棒展開改革

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認為蘇聯體制改革是理想主義實驗:他希望能摒棄史達林主義,將蘇聯「社會主義」與民主結合起來,結果變成無可行策略的一場夢。他將蘇聯的經濟權力下放給各個共和國,國家各部會也給予國有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新的自主權和一部分企業獲利。

然而,這樣的安排非但沒有激發熱情和生產力,反而促使投機商在沒有創造新產品下,蠶食經濟

戈巴契夫主張的政治權力下放同樣適得其反。他強迫政治局和地方政黨領袖將最高政治權力,下放到體制複雜的蘇聯人民委員會。他原本對蘇聯人民委員會變成「民主學校」抱有期望,但這些效率低下的機構反而變成了宣揚民族分離主義和民粹主義的媒介,讓蘇聯變得無法治理

最後,蘇聯經濟「民主化」,各種改革准許設立私人銀行和大肆印鈔等。結果通膨飆升、商品從商店消失、人民的儲蓄變成一堆廢紙,長期以來搖搖欲墜的蘇聯金融穩定也逐漸消失。

包括地方的共產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和自由派人士在內,許多俄國人寄望有行動力且不怕冒險的葉爾欽(Boris Yeltsin)的領導。葉爾欽基本上點燃俄國分離主義運動,除誓言為「民主」而戰,也要為蘇聯15個共和國的核心共和國俄羅斯的最高地位而戰

19906,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發表「主權宣言」,宣布主權獨立,境內俄羅斯法律高於蘇聯法律

葉爾欽於19916月成為俄羅斯史上第一任總統,他的分離主義路線成為蘇聯解體的至關重要因素。在此同時,喜歡高談闊論的戈巴契夫支持率跌到20%以下,許多俄國人將生活水準倒退歸咎於他。

當時有許多蘇聯菁英,包括葉爾欽在內,遊歷西方國家時體驗到「超市震撼」。西方消費品種類之多目不暇給,與蘇聯貨架商品匱乏形成強烈對比,也突顯出戈巴契夫的改革是個大失敗。

因此,數以千計蘇聯菁英開始脫離共產黨,投向西方市場夢想的懷抱。葉爾欽和他的隨從打著市場自由主義和反共產主義的招牌,跟西方借來蘇聯是「極權帝國」的想法。他們不計一切代價,尋求摧毀蘇聯殘留的一切。

1991819蘇聯共產黨內強硬派成員,包括KGB主席克留契柯夫(Vladimir Kryuchkov)在內的8位高層官僚,不滿時任總書記兼總統戈巴契夫的改革計畫,因此發動政變,軟禁了正在度假的戈巴契夫。所幸,3天內克留契柯夫領軍的政變以失敗告終,戈巴契夫也在葉爾欽斡旋下獲釋

隨後葉爾欽很快便奪取政權,架空戈巴契夫的權力,禁止共產黨在國內活動,並解散中央政府1991121日,烏克蘭舉辦獨立公投,在此之後葉爾欽與烏克蘭總統會面,並宣布終止蘇聯的存在

當初是莫斯科內部的拔河拉鋸戰瓦解了蘇聯體制,並非被自由主義的勝利浪潮所摧毀。戈巴契夫改革蘇聯的史詩級失敗屆滿30週年,許多人無疑會舉杯慶祝。不過「完整且自由」的歐洲再度分裂,眾多美國人擔心自由世界秩序,甚至他們本身民主的未來。

他們仍可以透過選舉做出改變,但俄國人就沒那麼幸運了:戈巴契夫改革失敗,成為蒲亭(Vladimir Putin)崛起的跳板。(譯者:陳昱婷/核稿:劉學源)11012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