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塔利班和平進入阿富汗首都,和平是政治手段,也是避免與美軍正面對決狀態。傳阿富汗總統已經政權轉移塔利班,導出一個尷尬局面:這是合憲的移轉?
塔利班接下來要展開政治重建了,這是活生生的話題。
塔利班進入阿富汗首都 美歐人員遷往安全處
中央社 20210815
(中央社喀布爾15日綜合外電報導)阿富汗內政部表示,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已開始從四面八方進入首都喀布爾(Kabul)。
塔利班領導人則表示,已下令旗下戰士勿在喀布爾行使暴力,並允許想離開的人安全離開,同時還要求女性前往受到保護的區域。
塔利班官員告訴路透社:「我們不希望在我們接管時,有任何一個無辜阿富汗平民受傷或被殺,但我們並未宣布停火。」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駐喀布爾的「核心」團隊成員現在工作地點轉到喀布爾機場;目前留在喀布爾的美國大使館人員將低於50人。
美方官員還說,美國已「指示」其他國家駐喀布爾大使館「以有限人力在合適地點運作」。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官員說,數名歐洲聯盟(EU)工作人員已遷往喀布爾某個更安全的地點。(譯者:楊昭彥/核稿:陳政一)1100815
塔利班進入阿富汗首都 美歐人員急撤
Yahoo 20210815
阿富汗內政部表示,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已開始從四面八方進入首都喀布爾(Kabul)。塔利班領導人則表示,已下令旗下戰士勿在喀布爾行使暴力,並允許想離開的人安全離開,同時還要求女性前往受到保護的區域。
塔利班官員告訴路透社:「我們不希望在我們接管時,有任何一個無辜阿富汗平民受傷或被殺,但我們並未宣布停火。」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駐喀布爾的「核心」團隊成員現在工作地點轉到喀布爾機場;目前留在喀布爾的美國大使館人員將低於50人,並表示已「指示」其他國家駐喀布爾大使館「以有限人力在合適地點運作」。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官員說,數名歐洲聯盟(EU)工作人員已遷往喀布爾某個更安全的地點。
外媒稍早報導,塔利班驚人地僅用10天時間就擊潰了政府軍及軍閥民兵,占領了更多主要城市,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已宛如孤島。
叛亂組織塔利班昨日奪下北部反塔利班堡壘馬薩里沙利夫(Mazar-i-Sharif),短短幾小時後的今天又拿下東部關鍵城市查拉拉巴(Jalalabad)。查拉拉巴居民華里(Ahmad Wali)表示:「我們醒來看到整座城市都是塔利班的白色旗幟,他們連作戰都沒有就進來了。」
阿富汗總統甘尼(Ashraf Ghani)昨天透過發表全國演說,提到「重新動員」軍隊,同時對這場危機尋求「政治解方」,試圖展現政府權威,但馬薩里沙利夫和查拉拉巴相繼淪陷,接二連三重重打擊甘尼和其政府。
5月間,拜登宣布美國在阿富汗駐軍20年後,將在9月11日前完成最後的撤軍行動,當時阿富汗境內尚有1000名美軍,後來又在近日內增派3000名美軍。拜登稍早更下令再增派1000名美軍至阿富汗,前往協助使館人員和數以千計替駐阿富汗美軍工作、如今害怕塔利班報復的阿富汗民眾緊急從喀布爾撤離。
由於阿富汗政府軍兵敗如山倒,美方撤軍的決定日益受到外界用放大鏡檢視,但拜登今天堅稱美方已別無選擇:「我是第4位負責美國駐阿富汗部隊的總統,2位共和黨籍,2位民主黨籍,我不要,也不會把這場戰爭傳給第5位總統。」
紐時:美國拋棄阿富汗 台灣應警醒 聯合 20210815
紐約時報報導,阿富汗局勢迅速惡化,可能又一次損及美國的可信度,盟友更加相信,不能完全依賴美國支持,這種情緒在台灣、烏克蘭、菲律賓、印尼等地特別強烈,受益者是謀求擴張勢力的中國大陸和俄國。
亞洲與歐洲許多國家希望,美國能在中俄擴展影響力之際,重新擔任民主國家領導者,但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勢必引發疑慮。
法國防務分析家海斯堡說:「拜登說『美國回來了』,許多人會說『是啊,美國回家了』。」
海斯堡說,幾乎沒有人會期望美國出手挽救落敗的阿富汗政府,多數人知道,阿富汗政府原本很久以前就會垮台,不過長期而言,「不能指望美國人的這種想法,會因為阿富汗這件事而更深入人心」。
海斯堡指出,美國從歐巴馬總統時代就開始從海外撤軍,前總統川普延續這個趨勢,「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美國可能再也不會無限期照顧一個成為累贅的盟友」。
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圖根達特說:「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九一年和其他時間,美國強盛、強大又富裕,那是因為人人都知道,我們可以依靠美國捍衛自由世界。」
圖根達特說,美國進入阿富汗廿年,犧牲這麼多生命和投入這麼多努力後突然撤出,會讓世界各地的美國盟友和潛在盟友思考,是否該與專制政權拉近距離,並體認到某些民主國家已經不再如以往那般的強盛。
美國撤軍與阿富汗政府可能即將垮台,亞洲國家既無奈又不安。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廿一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謝淑麗說:「亞洲多數國家早就想過這個可能性,這是早該發生但拖到現在的事,不是現在才突然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