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的英文信件,信中寫到「We
confirm that your rule as the Scientific Advisor of Zhimeng Biopharma is a
honorary title without any responsibility, obligation and payment. Members of
Scientific Board of our company are purely for advancing sciences. We have made
necessary changes in our website to make this point clear。We apologize
that we posted your picture and profile in our website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This was just for company’s promotion.」
我們確認你的角色只是摯盟的名譽科技顧問,沒有責任、義務和薪水。此一科技委員會中的成員只是純粹推展科技。我們會在網站上明確說明這一點。同時也向您致歉,在網站上放置你的照片和個人檔案,卻沒有得到您的同意。這只是公司的宣傳而已。
【縛雞之見】
又一位中研院院士被肉搜?實際上查無所獲。重要是,先聽其言。
陳培哲被爆在中國藥廠當顧問 弟弟發文幫喊冤 中央社 20210609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9日電)繼辭疫苗審查員風波,中研院士陳培哲再被爆出在中國藥廠當科學顧問。陳培哲的弟弟陳炳輝今天在臉書替哥哥喊冤,強調該公司未經同意就掛名,重申哥哥的初衷仍是為了國產疫苗好。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需求迫切,中研院士陳培哲日前質疑國產疫苗開發選錯技術平台,全採用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並直指以國際標準來看,7月份不可能通過審查,請辭國產疫苗審查委員資格。
爭議爆發後,又有媒體爆料指出,陳培哲在中國上海摯盟醫藥科技公司擔任科學顧問。
陳培哲的弟弟、在台大機械系任教的陳炳輝今天上午在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發文指出,他和哥哥陳培哲的意見雖然不同,但他們都是希望國產疫苗可以更好更茁壯,兄弟倆最近也有討論過,只希望回歸理性論政,同島一命,各界能夠好好團結溝通抗疫。
陳炳輝說,各界肉搜陳培哲只找到上海摯盟醫藥科技公司的科學委員會委員,代表哥哥相當乾淨,該公司未經同意就將哥哥的名字放在公司網頁上,近日已經寄信表達歉意。
針對國產疫苗問題,陳培哲近日接受聯合報採訪時也提出解方,他說,國產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出爐後,如抗體效價足夠,廠商可提出2個方案,一是比照國際做法,繼續第3期臨床試驗直到期中分析,得到安全性跟有效性結果後,在維持臨床試驗和審查的專業性跟獨立性狀況下,給予緊急使用授權(EUA)。
二是由廠商提出「擴大可近性方案」(expanded access,EA),只要申請食藥署審查通過,在醫師、民眾同意狀況下,提供給緊急需要接種疫苗的民眾。
記者多次致電陳培哲都無人接聽電話,截至發稿前,尚未取得陳培哲回應。(編輯:陳政偉)1100609
被任大陸藥廠顧問 陳培哲否認:沒有兼職 聯合 20210609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日前對國產疫苗提出質疑,並請辭國產疫苗審查委員,更有民眾爆料,陳還擔任大陸藥廠「上海摯盟醫藥科技公司」科學顧問,疑似違法兼職。對此陳培哲否認,強調僅在開會提供建議,沒有兼職。
上海摯盟醫藥科技公司創立於2017年,主要致力於慢性乙型肝炎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創新藥物研發,在公司網頁上,原可見陳培哲名列顧問,並有詳細介紹。而陳培哲目前為台大教授與台大醫院醫師,民眾質疑,擔任中國藥廠「上海摯盟醫藥科技公司」科學顧問,恐違反公務人員相關兼職規範。
對此,陳培哲表示,曾在國際會議上碰過摯盟醫藥公司執行長張志軍,張志軍先生原來在Sanofi藥廠任職,負責B肝藥物研發,因此認識,後來在美國加州和上海創業。他表示,張志軍曾經請教過他,幾年前開過一兩次會,提供建議,如此而已,也沒有兼職。
陳培哲也說,不明白為何成為摯盟醫藥顧問,可能是摯盟醫藥把此當名譽職,也已經請對方加註是名譽職,無實際職務。
而經查,摯盟醫藥網頁上,陳培哲的顧問也已經做出加註。
國產疫苗選錯技術? 中研院士:以國際標準7月絕不可能通過 聯合 20210605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示國產疫苗將自7月供應1000萬劑。對此,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直指,AZ、莫德納(Moderna)、輝瑞(BNT)、中國國藥疫苗各有不同製造技術,但台灣的高端、聯亞、國光全採用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缺乏分散風險概念;他質疑,連知名美國生技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所研發蛋白質次單位疫苗至今尚未獲審查認證,台灣又如何做到?斷言若以國際或WHO上疫苗核准EUA 的準則,國產疫苗「7月絕對不可能通過」。
陳培哲指出,目前國際上幾個重要疫苗的製造方法,分別是AZ疫苗的病毒載體技術、莫德納與輝瑞的mRNA技術、中國國藥疫苗的滅活技術,以及尚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他解釋,滅活技術是最傳統,也最快速的方式,過去常用於腸病毒疫苗,病毒載體與mRNA技術過去則少用在疫苗上,但這次表現都不錯,尤其mRNA技術表現出乎意料地好。
他說,唯獨蛋白質次單位疫苗「一直是最難做」,但高端、聯亞與國光3大本土生技公司這次所做的全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
陳培哲表示,目前WHO並未認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況且,連擁有絕佳技術的Novavax,雖已完成蛋白質次單位疫苗部分第三期臨床試驗,至今卻遲遲未送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審查認證,無法獲國際認可,更遑論台灣?
陳培哲說,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在所有平台中,治療效果與保護力最差,也最不容易培植,大部分國家研發疫苗會採取兩到三個技術平台,台灣3家生技公司卻偏偏全選擇了最難做的疫苗,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代表政府政策缺乏分散風險概念,屆時萬一全部都未通過審查,該怎麼辦?
他認為,若以國際或WHO上疫苗核准EUA 的準則,國產疫苗「7月絕對不可能通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