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The editor adds a sensational title: “The Arabian Nights.” However, seeing the facts such as no factory,
no GMP license, there will cost years from the contract to products. We have no “years” to wait in terms of
fighting the pandemic.
It is much more realistic to see the OEM of “moderna,” an mRNA vaccine, a
long-term project. The administration
has to focus on purchasing the vaccines WHO approves, but not the Chinese
brands.
標題當然聳動,但觀察目前並無工廠、更無GMP,這樣來看,從洽妥到有產品,可能要許多年?緩不濟急。
代工一事該做,但是緊急採購國際疫苗,焦點不能因此被模糊。
蘇益仁:代工莫德納 天方夜譚
聯合 20210630
指揮中心積極洽談莫德納疫苗代工,而國衛院籌備「疫苗二廠」,盼與莫德納簽約量產授權。看似有譜,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這是天方夜譚」,去年政府成立口罩國家隊,表現傑出,但口罩技術門檻極低,mRNA技術困難,依照台灣現有技術、量能,宛如空中畫大餅,感覺只是喊爽的。
蘇益仁表示,每一家疫苗廠都有固定疫苗產線,要這些上市櫃公司放棄自己原先的產線全改為mRNA疫苗,「除非全收為國有,才有可能」。
蘇益仁點出兩大問題,台灣從未研發過mRNA疫苗,前端生產技術等於空白,此外,疫苗能量也不足,有報導宣稱國家隊想要「六至九個月生產三至五億劑莫德納疫苗」,這個牛未免吹得太大,內行人一聽,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蘇益仁說,mRNA疫苗為全新技術,少量細胞培養或許還沒問題,但光從5毫升想培養至50毫升,就相當困難,如想大量製作,製作100毫升,乃至2,000公升等原料,每個級距的挑戰相當大,「量越多,難度就更高」。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家齊表示,如何將mRNA包裹成脂質膜送進人體中,這是目前技術上最大的挑戰,是莫德納最厲害的技術,也是我國必須學習、取經的部分。此外,我國也需發展相關佐劑等系統,一旦爆發疫情,才能自己製造生產。蘇益仁認為,除非莫德納原廠派員進駐國衛院,傾全力技術支援,否則台灣廠商頂多做到充填這一塊。
產能是另一大難題,蘇益仁表示,早在去年四月,參與創建COVAX平台的「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派人來台,瞭解我國生技廠商代工疫苗量能,當時評估一個月頂多僅能生產1,000萬劑新冠疫苗。國內疫苗產能有限,這解釋了去年8月指揮中心與AZ疫苗洽商代工破局的原因。
蘇益仁表示,國光、聯亞、高端等國內三大疫苗廠商均積極研發自家新冠疫苗,能挪出的生產線非常有限,至於另一家廠商台康,產能也不大。指揮中心想集國內眾廠之力,在六至九個月內,生產3至5億劑mRNA疫苗,這絕對不可能。
「生產mRNA疫苗絕非簡單之事。」蘇益仁說,莫德納公司去年年底也才生產幾千萬劑,在克服許多問題後,今年才逐漸擴大產能變大。此外,南韓之所以順利取得mRNA疫苗,除了政治因素外,「三星生物」廠房規模夠大,才是主要因素,但就算如此,南韓也只談妥後段無菌充填、標籤與包裝合作,能否技術轉移,還是未知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