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As always, I am concerned about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of a system, not
any individual.
It is about time to review President Tsai's legacy.
She prefers using experienced "old dogs," a herd of experienced old
dogs. Few people who have connections to
her have the privilege to participate in very high-ranking jobs that they do
not yet qualify to have.
She is reluctant to provide the chance of on-job training, which includes
diplomacy, military, finance which is critical to a state, for DPP's middle age
elites. That will be her legacy for the
DPP.
Lacking on-job training for the middle age elites leads to a consequence that
her administration will have no dynamics and innovations, which is critical in
the grand shifting days we have now. But
Tsai herself is safe and secure. Next
time when DDP in power, it will find no enough qualified elites.
That is Tsai’s choice, reflecting her psychological map: safe.
一如既往,我關心的是系統的制衡,而不是任何個人。現在是時候回顧蔡總統的遺產了。
她更喜歡使用有經驗的老狗,一群有經驗的老狗。少數與她有聯繫的人有特權參加他們尚未有資格擔任的非常高級的工作。
她不願為民進黨的中年精英階層提供在職培訓的機會,其中包括外交,軍事,財政等對國家至關重要的培訓。
由於缺乏對中年精英的在職培訓,其結果是,她的行政管理將沒有動力和創新,這在我們如今瞬息萬變的日子里至關重要。但是蔡本人是安全的。下次DDP掌權時,將找不到足夠的合格精英。
這是蔡的選擇,反映了她的心理圖:安全。(中文由Google翻譯,Taimocracy修正)
風評:趙怡翔VS.吳怡農─蔡英文揠掉的兩根苗子 風傳媒 20210504
趙怡翔,卅三歲,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四月請辭(號稱六月生效),說法是要回台灣參選市議員;吳怡農,四十歲,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沒請辭,但他治下的市黨部的「重要家族」捲入治安事件,從執行長到評委全辭,他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近乎「破功」,還有勞名嘴大聲疾呼要蔡英文總統(黨主席)出手救援。
趙怡翔與吳怡農,兩個看似完全不同的案例,會拿來相提並論,因為做為「外交尖兵」與「國防種子」,這兩位年輕人的成功與挫敗,完全凸顯蔡英文用人偏聽親近、不講章法,不論在黨、在政,揠苗助長的結果,就是一旦出事,廻護更難。
趙怡翔沒出什麼事,唯一的事就是他的人事。從外放到請辭,都成為「新聞事件」,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能以機要出任駐美代表政治組長,就是有違外交人員任內的「破格」之舉,兩年前的爭議聚焦於他高乎尋常的薪給,這其實是小事,重點是他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民進黨政府的慣性是但凡不符資格者,冠上「機要任用」就一切好說,出事又起復的行政院(機要晉用)顧問丁怡銘如此,落選却出任立法院長辦公室的機要顧問的洪慈庸(就任迄今低調不惹事)都是如此。
趙怡翔的情況和行政、立法院兩院顧問大不相同,不是黨內協商、地方協商就能糊弄過去的,僅有傳譯經驗就能出任政治組長,不是看重趙怡翔,而是看輕外交部;誇張的是,外交部長吳釗燮受訪時甚至承認一度想聘任他為「副代表」;他的人事案,最終經監察院糾正通過。
兩年後的請辭,說明兩年前的任用,確實有問題;前立委郭正亮直言,趙怡翔留任會影響駐美代表蕭美琴的運作,「三十五歲,誰(美國政要)理你?」郭正亮所言若屬實,難道偌大一個民進黨政府,會看不清楚嗎?蕭美琴重要,前任駐美代表難道不重要嗎?郭正亮所言若非實,那只能說民進黨蔡政府未免過度兒戲外交;蕭美琴臉書贊成有熱情的年輕人,重要是,外交職務豈是選舉人才的養成所?趙怡翔想投入選舉,特別是市議員選舉,蔡政府成千上萬的職務哪裏不好擺,非要佔用外交官的「稀有職缺」?這兩年,他浪費的不只是「公帑」,而是「外交資源」。這樣的形象,對他未來參選絕對不利,除非他真把台北市民看成眼中只有型男的傻子。
吳怡農,短暫時間在國安會,請辭參選立委,雖未當選,但造成聲勢(下架吳斯懷),算是立下選舉戰功之人,不少支持者看好他與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再戰台北市─不是選立委,而是戰市長;奇特的是,他今年初受訪表態參選二0二四立委,元月底就受命參選民進黨市黨部主委,這固然有民進黨兩大家族競爭惡化且都有染黑爭議的背景有關,但吳怡農僅憑「高層」一言,就被丟到他不熟悉的黨務工作領域,民進黨還特別為他修改內規,不過四個月就嘗到苦頭了。
黨務不是辦公室文書作業,不是智庫研究,黨部主委就算不能全操選舉提名之生殺大權,却得有能力擺平提名爭議,兼顧派系平衡,對自己想競選的人而言,除非有三頭六臂,這個位置未必有利,何況吳怡農想選的是立委,中間得扛一個市長和議員選舉,沒有候選人會希望主委風頭個人過勝,但若扛不住,這個職務就是打造瘟神的最佳溫床。
吳怡農可以擺在任何黨政職務(包括黨中央),就是不適合第一線戰鬥的組織工作,登記參選時沒人批評,治安事件一出來,登記參選的照片立刻被翻出,捲入治安事件的趙家人就在他身側,代表黨部出面接待,而他却在出事後公開說,不知趙家人的背景,僅此一句,就知道他有多不適任組織工作。
很難講吳怡農對市黨部主委的工作,到底做何想?有沒有清楚的認知?但他硬著頭皮接下,就得付出代價,為了趙介佑案,他受訪時說,「我能跟大家承諾的是,在我『剩下的一年』,會盡我的所能,跟大家站在一起,重新站起來。」明年選舉在年底,言下之意,他還得苦苦熬過這一年,甚至會在明年選舉提名前就月異動,那麼不能不問:這樣的人事安排,到底是培養還是消耗?(相關報導:張光球觀點:兵者國之大事,吳怡農必須講清楚|更多文章)
政治上,固要逆勢造勢,但黨政人才培養即使破格也得有範圍與限度,蔡英文青眼相加的年輕人,紅得了一時,又如何紅得了長遠?路,不能老是靠「高層」關愛,破格舖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