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12-22

娘可嫁人,天不准下雨:中國「控制天氣」,看起來像武器

【縛雞之見】
在中國梅雨不斷的夏天,我就與網友說,很不尋常,怕是會有天氣武器這種討論,甚至卸責美國。
殊不知,中國瘋狂建築水壩、瘋狂增加雨量,早已是事實。下游的印度與中南半島國家,嚴重乾旱。
美國新政府,要與這樣的中國一起合作氣候變遷議題?是政府腦筋不好?不,是個人腦筋太好。

陸「控制天氣」成5年大計!美專家憂:看起來像武器     聯合20201222

中國大陸國務院12月發布「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目標在2025年完善「人工影響天氣」的工作體系,此舉引來美國專家於《彭博》專文評論,此計畫可能使鄰近缺水國家的境況加劇,「最糟糕的是,它看起來像武器」。

陸國務院2020122日發布的內容指出,發展目標是截至2025年形成組織完善、服務精細、保障有利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現代化水平和精細化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安全風險綜合防範能力明顯增強,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更加優化,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里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里以上。「到2035年,推動我國影響天氣業務、科技、服務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彭博》刊出資訊專欄作家明斯特(Adam Minter)的評論,表示本月初中國大陸宣布,計畫到2025年將其造雨能力擴大到覆蓋全國近60%地區,細節尚不明確,但人們越來越擔心這些能力的潛在軍事用途及其對已經變化的氣候的影響。這不僅與降雨有關,美國軍方在越南戰爭期間將雲種植入武器,以降水抑制敵軍的行動並降低防空攻擊的效率,這些用途令人感到震驚,以至於他們開始尋求國際協議來終止「環境戰爭」,故《環境戰公約》(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Convention,簡稱ENMOD)於1978應運而生。

明斯特指出,雖然中國大陸在2005年也批准了該條約,但對於控制天氣和環境的興趣絲毫不減,2017年最高經濟決策機構投入1.75億美元於氣候變化系統,該系統目的是讓領土約10%地區帶來更多降水,其中也包括897枚火箭發射器,據報導,2018中國大陸航空航天及國防公司又建造了數千個燃料延燒室,目的是在青藏高原產生大量降水,本月公告是可預見的發展,但這進展仍引起科學家極大懷疑。

在「控制天氣」方面取得成功,將使鄰近國家感到擔憂,這點美國在十幾年前曾經歷過,明斯特指出,中國大陸此計畫可能會對季風和經常降雨的地區造成不良影響,「在一個已經因爭奪水源而使得情勢緊張的地區,天氣變化似乎像是外交壓力;最重要的是,它看起來像武器」,呼籲全世界正視此議題。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world/1436395?from=Copy_cont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