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12-21

民進黨還來得及 蘋論20201221

【縛雞之見】
這是文化問題:淺碟子。這也是貪,所以會見到為了眼前利益就一個勁的猛攻,而忘記基本的原則(包括科學、價值等),不知留一手反而是為自己好。不過,不到黃河心不死,也是人性鐵律。
也好,政黨輪替是民主政治的煞車皮。能對政治人物殘忍,反而是偉大國家人民的象徵
衛福部告發蘇偉碩是在幫倒忙 陳嘉宏@上報20201221

民進黨還來得及     蘋論20201221

民進黨政府今年以來的連串大小決策與施政,無論是政治性、公共政策乃至個別部門的行政作為,經常性地落入與過去的民進黨立場對打的窘境

儘管許多議題的確存在時空環境不同的狀況,本來就不應該太過僵固,理當與時俱進及彈性應變,不過如果反覆推翻的總是自己過去最堅持的基本價值,例如言論自由、食品安全,卻又欠缺坦誠、謙卑和完整、合理說明,甚至還想「昨是今也是」地通吃全拿,就會讓轉彎顯得太過彆扭牽強,反落得兩頭空。

反對黨固然因此撿到槍,同時已有綠營人士開始擔憂,民進黨在不久後2022年的六都市長等地方選舉時,恐將再次面對2018年九合一選舉翻船慘況。

距離2022選舉還有一段時日,現在就斷言民進黨會輸得難看,可能太過輕率,而且2018那個刻骨銘心的教訓,對於終究是個相對年輕、反應較快的民進黨而言,如果能夠放下面子問題,認真探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對症下藥,一切猶未晚矣。

對異議失去容忍和耐心

民進黨或許應該探究的是,為什麼在執政4年後,對於持不同意見者,竟然失去容忍和耐心,尤其對於某些其實並未被主流民意接受、肯定的主張與論點,以民進黨所擁有的執政優勢,遙遙領先的宣傳能力,定然可以輕易透過各種論辯方式取得壓倒性勝利,甚或只要置之不理,也就足以使反方自行被民意市場淘汰。

但民進黨政府一再選擇採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強硬處理,結果反導致對方獲得遠比原本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反對黨也找到凝聚的力量,最慘的是,民進黨向來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等民主自由基本價值,也被自己所踐踏。

反對黨撿到的已經不只一把槍了,而且這些槍的槍口都還冒著煙,2022選舉時用來指證民進黨背離自我實在太好用不過了。

對於不同意見者失去容忍和耐心,可能是因為權力的傲慢,也可能是因為缺乏自信,更可能是兩者兼具。

權力傲慢使人不屑聆聽不同意見,缺乏自信使人不敢面對異議,即使是很不怎麼樣的異議,寧可選擇最粗暴但最快的手段壓制、消滅異議。而且壓制異議很快就會成為一種氣氛與習慣,對於非本黨同志固然如此,對自己人也漸一體適用,並以「團結」名之

決策步伐凌亂品質堪虞

權力傲慢與缺乏自信,使得決策圈越來越小,少數幾個人因為思路、利益相同,開會只是下達指令的程序,或是推敲貫徹決策的技巧細節,而非政策層次的論辯,一旦這樣的決策模式建立,開會時不必開口就已經知道結論,就算有不同主張,也因為理解多言無益,或是緘默,或是附和。

權力的傲慢比較容易想像和理解,當權者如果竟然缺乏自信往往有較深層乃至不自知的原因,例如,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一家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打算永續經營的企業,對於所做的每個決策,都有長期盤算,不會只看見眼前一時方便和利益。民進黨政府近來的決策步伐凌亂,品質顯不如前,而且這現象已向下蔓延至部會,所以才會一再出現令人不懂也不安的狀況。倘若民進黨不想2022是另個2018,最好主動及時找出並解決核心問題,而且這必然是個由上而下的工程,否則難見其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