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10-22

台灣首艘自製潛艦2025年完成 戰鬥系統可能是什麼等級? 王志鵬@ETtoday 20201021

【縛雞之見】

照作者所言:懂多少就有議價空間多少來看,騰雲與MQ-9可能就是這關係。

 

台灣首艘自製潛艦2025年完成 戰鬥系統可能是什麼等級?    王志鵬@ETtoday 20201021

潛艦的戰鬥系統等於是潛艦的大腦,負責接收、思考、分析、下令和指揮的功能,現行各先進潛艦建造國家,依據其國家自身的作戰需求而發展,因此存在不同的思維和邏輯,不過這均視為其潛艦的「最高軍事機密」,外界難窺其核心;僅能依據其公開資訊,或外銷型的資訊進行分析;至於潛艦戰鬥系統的優劣關鍵,端視「反應速度」和「精確程度」

目前台灣兩艘劍龍級潛艦在美國協助下,已經完成戰鬥系統性能提升,而自製潛艦的專用廠房將在202011月完工,首艘原型艦預訂在年底開工,於2021年現行建造船體,而戰鬥系統亦已由海軍與中科院聯合組成小組前往美國檢視相關裝備和訓練。

然而國際潛艦製造商對於出售戰鬥系統的構型,絕對不適其本國海軍所使用的型號,端視購買國所提出之需求與規格標準也就是購買國愈清楚現代潛艦的技術程度,就愈能夠買到愈先進的戰鬥系統,否則就是賣家給什麼就是什麼。

潛艦的戰鬥系統亦即指揮控制系統,係滿足指揮官在作戰過程,能夠同時掌握裝備、軟體、情報和人員的必要核心系統,也簡稱為C2Command Control)系統。指揮與控制必須依賴雙向的資訊連結,隨著科技的擴展逐漸包含情報和監偵的範疇,發展成為「情報、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簡稱C3I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系統。

現代先進潛艦的指揮控制系統基本必須包含「戰術情報資訊綜合處理」、「作戰輔助指揮決策功能」、「目標運動資訊及時解算」和「武器發射、控制與導引」等功能。

一般作戰艦艇的指揮方式基本分為:「集中指揮」和「分級指揮」兩個的模式,控制則分為:「集中控制」、「綜合控制」和「分散控制」等三個模式;而潛艦的作戰指揮則是採取「集中指揮、綜合控制、兩級管理」的模式。

所謂「集中指揮」指的是潛艦所有的作戰指揮權高度集中在艦長的身上,「綜合控制」係指潛艦上的各類型裝備感應器均由部位操作,經由訊號傳遞綜合進行控制,而「兩級管理」係指潛艦的作戰指揮控制,係由潛艦艦長與各部位的負責主管共同進行指揮管理

潛艦的指揮控制系統的總體結構設計研發,過去則歷經過「分散式」、「集中式」、「分開式」和「分布式」等四種配置形式的階段,隨著科技發展汰弱留強逐漸至今,「集中式」已經成為先進潛艦發展的主流,形成目前完整的潛艦「戰鬥系統」。現代潛艦典型的戰鬥系統包含三個重要的子系統:「聲納系統」、「指揮射控系統」和「武器系統」

潛艦整體戰鬥系統的功能主要必須包含:

一、綜合潛艦本身各裝備感應器的資訊和外部戰術情報資訊,整合為真實的戰場綜合資訊;
二、輔助潛艦指揮官完成作戰全程的指揮決策;
三、精準解算目標並能鎖定目標的運動姿態
四、調配選擇武器,給予武器基本設定、發射後的控制和導引
五、指揮控制水下無人載具執行並完成相關的任務;
六、協助全艦官士兵進行模擬訓練。

然而,現代潛艦發展的主要功能指標為:

一、資訊的接收和發送;
二、資訊的處理和整合;
三、輔助指揮官進行決策;
四、敵我態勢與參數顯示;
五、目標運動解算和鎖定;
六、針對最佳武器的選擇建議;
七、提供武器調配、選擇、導引和解算;
八、資料庫儲存和比對;
九、協助模擬訓練;
十、完整記錄和重新顯示;
十一、智慧型AI功能進行SOP程序檢查。

而現代潛艦發展的主要研發的性能指標有七:

一、處理目標的能力;
二、系統解算的精準度
三、即時解算目標的最大數量
四、系統反應時間
五、系統人性化可控制能力;
六、系統可靠性、維修性和妥善率;
七、系統針對作戰環境的適應性。

而潛艦綜合指揮和火力控制的典型過程為:接收相關訊息,完成綜合情報處理,獲得統一的戰術態勢,進行水文環境分析、協助指揮官完成攻防決策,確定攻防方案,完成目標運動要素解算,調整各武器裝備控制和設備設定,完成武器參數設定輸入魚雷、飛彈或水雷等,備便後續綜合防禦過程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潛艦的設計和建造發展,現今21世紀潛艦已屬第三代,其戰鬥系統典型計有:美國CCS MK1/MK2、英國的DCB/DCC/DCG、德國ISUS 83、俄羅斯MBY-110等;而現今的先進潛艦戰鬥系統發展更以美國NSSNC3I、英國ACMS、法國SUBTICS、德國ISUS 90、俄羅斯AMUR係列為最佳典型。

綜合各國潛艦戰鬥系統,其功能、組成和系統結構布局,分析諸多特點如下:

一、綜合處理和運用聲納與非聲納的感應裝置資訊或數據,快速形成作戰動態的呈現;
二、支援對海和對陸的精準打擊,綜合控制整體武器打擊能力;
三、支持網絡中心作戰,協同海空聯合作戰任務打擊;
四、採取開放式系統結構,提升後續迅速升級的能力;
五、作戰指揮系統先進,考量人機介面設計。

潛艦的戰鬥系統攸關潛艦作戰能力的良莠,台灣目前積極進行「潛艦國造」,已完成「初步設計」、進入「細部設計」加速階段,並計畫於2021年啟動建造階段;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潛艦戰鬥系統,架構與功能並相同,多依據自身作戰所需和技術層次來進行設計,且各潛艦製造國海軍所使用的與外銷型的必然有所不同。

軍事採購無論是「軍售」或是「商售」,其關鍵端視你對此項裝備的深沉認知有多少(以足夠的知識換取鈔票),只懂得多少就會有多少的議價空間,最怕的就是你太過淺薄遭對方看透,給你最次等級的卻要負最貴的,然後你還自以為是搶到最好的,拼命算鈔票給人家。

台灣2025年將完成的首艘自製潛艦,其戰鬥系統由主合約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設計提供,並由中科院承接技術,美國不可能轉移「海狼級」和「維吉尼亞級」的技術。

一則這是美國現役使用,除英國之外,還未曾出口,二則根本無法融入2,500噸的潛艦;因此該戰鬥系統的層次和功能到底如何呢?與中國現行第一線自製還持續精進發展的「元級」(041型)潛艦,孰優孰劣呢?尚列管為軍事「極機密」,外界不得而知,美國絕不可能釋放給台灣其潛艦的技術絕學,能給個一招半式就不錯了!

但依據主合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過去對外所提及提供的設計資訊,仍能分析當知一、二,可能為過去為澳洲設計裝配「柯林斯級潛艦」的改良版;而台灣能否或的更高等級的戰鬥系統,端視台灣海軍對現代潛艦戰鬥系統技術所知有多深入和提出的需求規格,最糟的情況就是完全接受對方所給予的,而不作任何研析與反駁,後續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備役海軍上校,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海軍總部計畫官、國防部戰略規劃司計畫督導官,現為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著有《解析台灣發展潛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60-2020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