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10-22

高加索戰火衝突 「無人機」定義現代全新戰爭模式 報呱20201021

【縛雞之見】

因為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戰爭中,證實防空飛彈對慢速無人機不管用20201022,解放軍首次以無人機進入台灣ADIZ的西南角。目的一是來消耗台灣空軍戰鬥機經歷,二是未來要對台灣實施斬首行動用。

 

高加索戰火衝突 「無人機」定義現代全新戰爭模式    報呱20201021

自蘇聯解體後,兩國開始在「納哥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 以下稱納卡共和國)發動戰爭,造成數十萬的死傷,但今年928日起,亞塞拜然軍突襲納卡共和國的亞美尼亞軍,而這場遠在高加索地區的區域戰爭,改變了大家對戰爭的觀念。

 

無人機優勢

首先,無人機的加入改變了大家對戰爭的過往模樣,亞塞拜然利用從以色列、土耳其支援的新型無人機投入戰場,讓亞美尼亞軍損傷慘重,其中土耳其製「少尉」(Bayraktar TB2)無人機曾在利比亞內戰進行對地打擊,除此之外,土耳其也扶持敘利亞反抗軍,成為自己的「雇傭兵」,協助使用該款無人機打擊敘利亞政府軍。

在今年7月底到8月初,亞塞拜然軍與土耳其進行聯合訓練,就有不少架的「少尉」無人機在亞塞拜然服役,之後投入這次納卡共和國戰爭,不論在地面的亞美尼亞軍如何偽裝、躲避,就是會被無人機鎖定而摧毀,防空飛彈、火砲陣地、軍營等無一倖免。

其次,亞塞拜然購自以色列的自殺無人機「哈比」(Harpy),可鎖定敵方雷達和通訊設施,另外還有可輕型裝載於機動輪車的「迷你哈比」(Mini Harpy)自殺機,上頭有即時攝影機,可直接發現目標即時俯衝摧毀,搭載機動性強車輛,更能凸顯戰場適性。

不論是何種無人機,確實讓世人看見戰爭的模樣正在改變,也讓佔地理優勢的亞美尼亞軍吃盡苦頭,無聲無息的小型空優,讓亞美尼亞軍一時間難以招架,除此之外,亞塞拜然還有不少小型無人偵察機「軌道1K(Orbiter 1K)和小型自殺機「空中擊殺者」(Skystriker),飛機體型小,只需要特戰部隊提攜裝置和飛機,就能完成簡易飛行設備,並能即時提供戰場資訊,以及摧毀目標。

這些無人機的最大特性,就是可以避開雷達的偵搜,由於目標相當小,聲音也小,難以被敵人察覺,同時間無人機可以偵查到敵雷達電子訊號,可以干擾和破壞。

 

改造無人機

舊型飛機也能被改造成偵查無人機,亞美尼亞的情報部也發現,戰場上亞塞拜然利用前蘇聯時期的慢速飛機An-2,長期在空域中刻意飛進火線,使得誘引自軍發射飛彈和防空砲擊毀,這些慢速飛機很可能來自以色列或土耳其的改裝,變成亞塞拜然軍用來「欺敵」。

慢速飛機改裝也不是新鮮產物,中國曾將仿自蘇聯的An-2的「運-5」,改裝成無人飛機「飛鴻-98(FH-98),由民間公司作為長程運輸之用,若進入戰時,很可能會投入戰場,偵查、攻擊和欺敵。

亞塞拜然在過去購得大量無人機,也聘請外國技師改裝無人機,廉價且容易取得,搭載先進光學系統和感測器,就能成為戰場上的重要裝備。

無人機具有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機上攝影機相當清晰,清楚拍攝目標和摧毀目標過程,使亞塞拜然能夠在網路宣傳上占主導地位,媒體上充斥著被無人機毫不費力地摧毀亞美尼亞的裝甲車、火砲陣地影像,儘管有亞塞拜然軍陣亡和載具損失,但亞美尼亞軍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針對預定目標訓練,使得這些影像強化亞塞拜然在戰場上的優越感,展現出亞塞拜然會大獲全勝、戰爭勝利的形象。

 

長程火砲武器

長程火砲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但它們不斷提高的精準度才是軍隊現在掌握的東西,亞塞拜然被外界指控,使用以色列製的LORA」短程戰術飛彈攻擊納卡共和國村鎮,雖然亞塞拜然政府否認,但是亞塞拜然與以色列合作,自2016年起簽署合作,提供近40%的石油換取裝備更新和人員訓練,在2018年引進首批LORA飛彈服役。

LORA飛彈為以色列航太集團(IAI)開發,可透過GPS導引和電視影像導引攻擊指定目標,射程達400公里,誤差範圍值10公尺內,並能機動運載佈署。

 

但亞美尼亞也不是省油的燈,也從蘇聯時期留下大量和經改良的戰術飛彈、多管火箭,巧妙運用亞塞拜然的戰略弱點:經濟,納卡共和國北方有個亞塞拜然第二大城「占賈」(Gəncə),是原油、天然氣運輸管路必經之城,在占賈城鄰近的衛星都市,都是亞塞拜然第二大的經濟體系,卻也遭受亞美尼亞的戰術飛彈攻擊,多個城市也遭受波及,造成該區20萬人急難逃離造成重大混亂,也讓亞美尼亞成功牽制亞塞拜然的北方進犯,無法達成鉗形攻擊。

亞美尼亞擁有的「飛毛腿-B」飛彈(SCUD-B)、圖奇卡(Tochka)戰術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21「聖甲蟲」(Scarab),以及「龍捲風」BM-30多管火箭等,能讓居於劣勢的亞美尼亞軍得以補償戰略損失,大量的精準火砲武器,讓整個戰爭傷害持續增加,也讓亞塞拜然無法貿然推進、擴大戰端,逼得使用大量網路、媒體造更多輿論風向。

 

高科技改變了戰爭策略

這次在高加索地區的衝突,透過網路媒體的傳播,讓大家對戰爭的印象徹底改觀,原本占地利優勢的亞美尼亞軍遭受空前損失,任何的掩體遮蔽都在無人機面前「英雄無用武之地」。

原因在於先進光電系統和感測器技術突破,同時也日益普及,無論傳統飛機、無人機等,都已大量配備紅外線光電系統,部分載台甚至具備能夠掃描地面目標的雷達系統,使得兩軍戰甲車輛、火砲陣地無所遁形,也讓空中襲擊、火砲與砲兵火箭的打擊更加有效。

同時隨著無人機技術日新月異,單兵也可以自己一人操作偵查和攻擊,例如土耳其商STM製的「阿爾帕古」(Alpagu)微型無人機,也稱作「漂浮彈藥」(Loitering Munition),體積和重量比以色列「哈比」機更小,不需要跑道只要單兵架設簡易起飛架,拿起軍用平板電腦,即可在5公里範圍內執行偵查和精準打擊,完全無聲無息,使得無人機發展也多樣化,更增添防禦難度

這場戰爭土耳其從中也製造了另一個「代理人戰爭」,無人機和戰術飛彈就成了優秀的戰爭媒介,在戰爭區外圍的國家內操縱和飛行,讓亞美尼亞軍的炮兵陣地、戰壕和軍隊集結等,在遭到偵查鎖定後,就被快速地摧毀和破壞。

這些戰術的有效程度,使得未來戰場的勝敗則將由無人機、先進高科技與長程火砲的投資程度決定,但以筆者的看法而論,雖然高加索地區的戰爭新模式確實吸引目光,但台海環境並不能評比相論,但可以從中學習使用無人機和應對敵方無人機的反制方法,以及提升遠程火力打擊能力,在遠程火力投射上,近期將來台的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或是更新現役雷霆2000多管火箭等,提供長程防禦、精準打擊能力,使得「決戰境外」能進一步打擊的敵軍進犯機會。

 

台灣的戰術無人機發展

台灣中科院在90年代起開發不少無人機,例如中翔二號,但是都處於研究階段,無法達到戰備標準,2002年,中科院開始公開無人機研發成果,到2007年以前「中翔系列」與「天隼系列」兩種機種並存,2007年國慶展演時,中翔無人機才獲得陸軍青睞。

2010年後陸軍以「銳鳶專案」為名,開發具戰術偵查、不對稱作戰和提供天害救災資訊的戰術無人機「銳鳶」,佈署在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之戰術偵蒐大隊,但是陸軍使用上卻並不順遂,銳鳶無人機墜毀情況嚴重,直到2017移交給海軍海上戰術偵蒐大隊服役,目前持續收整該機種運作參數,供中科院進行研改,可靠度提升後操作情形也漸入佳境,飛行時數與任務執行狀態也良好,顯示銳鳶已經有能力擔負海上偵察任務

中科院在2009年也投入研發「紅雀」小型無人機,可經充電約2小時後,持續飛行1520公里滯空時間約1.5小時,參照美國RQ-11渡鴉式無人偵察機而開發,也發展出夜視鏡系統,可全天候遙控目視操作使用,單兵手持該機後助跑拋出飛行,即刻執行空中飛行和偵查任務,目前已由海軍陸戰隊使用,支援及強化連排級小型部隊之偵蒐及目標獲得能力。

針對遠程偵查能力,中科院也研發大型無人機「騰雲」,2013年起以「長征計畫」規畫在中科院研發計畫下,實機在2015年台北航太展首次展示,也曾在2017年阿布達比防務展上,首次以「攻擊型」姿態展示,除基本的偵察功能外,也可改裝為具備攻擊戰力的無人機,但是引擎推力問題無法滿足空軍需求,只有一架原型機保留,2019年「騰雲2.0」正式亮相於台北航太展,外型類似美軍MQ-9「死神」無人機,在今年9月於花蓮空軍基地完成首次試飛,引擎推力和機型構改獲得改良。

2017年台北航太展上,中科院展出疑似以色列「哈比」機的無人機,直到2019年正式定名「劍翔」,具備反輻射能力,可飛越台海並偵測中國沿海陸基防空雷達實施「自殺攻擊」的能力,也可以「機群模式」鎖定敵艦雷達、武器系統電磁波來源展開群體攻擊,也是台灣首個「漂浮炸彈」的攻擊無人機,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將成為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的標準配備,未來中科院將會開發「奇隼」微型無人攻擊機陸軍偵蒐型無人機等,提供不對稱作戰上更多發揮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