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抗體報告 有哪些公衛意義 金傳春@蘋果 20200828
眾所關心的彰化新冠病毒抗體血清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終於出爐,很少一項流行病學研究如此深受各方期待良久,顯示我國近年新興傳染病在啟迪民智的科學教育普及、公共衛生防疫知識傳播及提升國民自我健康意識,均有長足的進步。
血清流行病學(seroepidemiology)是50年代耶魯大學多位教授對不同病毒傳染病開展的研究,主因許多病毒感染並不產生臨床病徵,稱為「次臨床流行病學」(subclinical epidemiology)。
其中,最著名的實例是在美國西點軍校追蹤感染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的學生,若父親官位愈高,但其成績愈不理想時,愈易病發成「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換言之,感染病毒是否會發病與個人免疫力、心理壓力等因素有關,自此開啟以「感染」為主的「次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突破過去僅以「病患」為主的流行病學,隨後應用至許多兒童病毒感染與蟲媒病毒感染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及評估疫苗效力。由於「感染」較「發病」的時間為早,也提升公共衛生的預防宏效。
新冠病毒開始在中國武漢及鄰近省市流行時,經患者的流行病調查,發現他們常在一起吃飯、開會、遊玩等共處而得感染,所以民眾教育以預防「感染」的公共衛生效益最大。我國在武漢封城時,台北市民乘坐捷運等大眾交通工具已有自動自發戴口罩,可惜那時全國口罩量不足,特宣導把口罩留給最需要的人。
社區不致如歐美大流行
所以,當彰化出現第一位新冠病毒的死亡病例時,因死者沒出國史,是指揮中心諮詢專家建議凡通報流感重症卻呈流感病毒陰性者,須加測新冠病毒,才發現此病例,其後又有「無症狀」的確診感染者,因此回溯感染源的困難大,當時我們並不知任何病例的接觸者,甚若有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在社區有靜寂傳播(silent transmission)。
8月27日研究群公布的「彰化的新冠病毒抗體調查」期中報告,有四項研究方法特殊處:
(一)研究對象是「高危險群」的檢測,即以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及其最有可能的感染者(接觸者、入境居家檢疫者、醫療/防疫人員),並非社區中不同年齡層的隨機抽樣,換言之,社區真正的新冠病毒抗體陽性率應比此結果更低。
(二)研究方法是檢測新冠病毒的三種抗體,包括核鞘蛋白抗體(Anti-N Ab)、棘蛋白抗體(Anti-S Ab)與中和整個病毒的中和抗體(Nt Ab),尤其是所有檢測抗體陽性者,全經特異性高的中和抗體驗證,已排除「偽陽性」的疑慮。
(三)在追溯可能的感染源上,將醫療照顧、家戶與社區職場接觸分別探究,及
(四)以本土病例和境外移入病例兩群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來初估台灣防疫成效。換言之,研究設計納入了公共衛生哲學觀最重要的防疫影響面。
研究結果的重要公共衛生意義有四:
(一)所有2931位醫護與防疫人員均為新冠病毒上述三抗體「陰性」,證實彰化此次的院內感染防控徹底,且第一線防疫人員的健康安全是100%,並沒有一些學者擔憂的「高偽陽性」。即今年元月感染控制所訂定的「保障醫護人員、保全急診」目標,在彰化全然達標。
(二)確診18人全均中和抗體陽性,顯示許多決策者擔憂抗體「偽陰性」,也可釋懷。
(三)引頸而盼的確診病例之外的其他感染機會,今年1至4月在彰化是萬分之8.3(4/4841),且4人中有3人是確診案例的接觸者,另1人為居家檢疫者,顯示國民平日的衛生習慣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在未接種疫苗而地球仍有新冠病毒之際,仍應持續,由此得知新冠病毒在台灣社區雖非零感染,但尚不致於造成如歐美的大流行。
以及
(四)比較境外移入與本土個案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初估防疫成效為73%,對傳播率如此高的新興病毒,算是蠻高的,再度證實台灣現階段的檢疫隔離防疫策略奏效,且自下而上的紮根公共衛生教育,可供其他高發病率與高致死率的疫情國之參考。
誠然,幾個有趣問題尚待探索:首先,戴口罩可降低病例數,但是否在個人與群體層次也能防杜感染?其次是不顯性感染者、輕症與重症的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是否有大差異?又此中和抗體效價高者是否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充足睡眠等,讓國人未來更重視預防醫學。
追蹤磐石艦抗體陽性者
更重要的是未來持續追蹤這些抗體陽性者與磐石艦官兵抗體陽性者,可知抗體的持久性,及其效價達多高可防杜感染或不發病?
誠摯感謝所有參與此研究者的辛勤努力。顯然地,新興傳染病的科學防疫必須在鼓勵科學研究上,勇往邁進。我國過去幾次大流行常喪失科研良機,或讓學者借錢作研究,至今血清銀行(serum bank)也少國家級規劃與投資,這些均尚待國人互信、互諒,攜手邁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