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08-03

陳時中的夢醒時分 聯合20200803

【縛雞之見】

文章中提及「這樣的區分和辯解有什麼意義?」這是考試成績和實力的差別。

問題是,為何台灣一直不擴大篩檢。有一陣子,大家在「普篩」「廣篩」的文字遊戲中打轉。主管當局反對,說篩一次要22350萬人,要篩三次,這還只能代表篩檢「當時」的狀況,而狀況是變動的。聽起來有理。主張篩檢的是,台大公衛學院,認為現在數據可能有黑數。雙方爭執甚至到達指謫:現在掌握權力的都不是公衛出身。直指署長,進行人身攻擊了。 

在各國疫情壓不下去的外環境下,台灣需要一個統計意義的抽樣篩檢。舉例而言,抽樣1萬分之一的話,是2350人,PCR篩檢三次,另外做抗體。這樣花不了多少錢、不多的時間吧。做了沒有?做了呢,可以在學術界公布。沒有做,為什麼?

統計抽樣篩檢,是為了調度防疫資源所需。本來就該做的,衛福部至今反對(不知有否私下做?)就不知理由何在了。 

陳時中的夢醒時分    聯合20200803

周末疫情大爆發新增七例,六例是境外移入,但「待查」的一例最令人神經緊張。確診者是一名比利時風電工程師,來台工作近三個月;因近期要回國需要健康證明,誰知一查竟是「陽性」。消息一出,大家議論紛紛,認為台灣百餘日「零本土」的紀錄破功;但防疫指揮中心聲明,感染源仍待釐清。

 

指揮中心說,這名工程師三月間在比利時即有喪失嗅味覺症狀,當時可能已染疫。言下之意,這個案例應該仍算「移入」,而不算「本土」。問題是,這樣的區分和辯解有什麼意義?第一,若是在境外感染,他入境時防疫人員並未將他攔住;第二,他在台灣待了快三個月,這期間不會把病毒到處傳播嗎?第三,直到他要出境,政府才查出他染疫,這樣有在把關嗎?

 

諷刺的就在,陳時中誇稱一一○天「零本土」這個紀錄,必須千方百計保住,只要不時改變定義即可。所以,日本女大學生在台灣待了好幾個月,返國才被查出染疫,不能記在「本土」帳上。在台灣工作兩年多的泰國移工返泰才查出確診,因為人已經出境,當然也不能算本土病例。至於比利時工程師確診,無論如何要把感染源頭推回歐洲,絕不能說他在台灣遭到感染。

 

台灣的防疫被許多公衛專家批評是做虛功,既不對入境者進行普篩,對追蹤者也不擴大篩檢。最後,我們只能從他國的邊境檢查窺知台灣真相的一隅。陳時中的夢醒時分,永遠不會到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