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06-05

以政治重建角度,看英國承認台灣之議

重建角度看英國承認台灣之議    雲程

近日媒體傳出,為反制中國對內外的強硬政策,聯合王國(英國)考慮提供台灣潛艦等防禦性武器零件、分享南太平洋的外交資源,甚至在5年內承認台灣主權。

 

此事雖尚在前期討論階段,也有「若中國繼續目前的發展軌跡」的關鍵語,但作為率先承認中共政權的西方國家,英國內閣透露此類討論便是大事一樁;而作為太平洋戰爭主要盟國之一,英國(包括加拿大、紐澳、印度等國協成員)對日本帝國遺留的領土問題,負有協同美國處理的條約義務。

 

在外交文獻上,我們屢見英國對台灣地位發表強烈意見,包括不承認「開羅新聞公報」,或由國協成員加拿大提出「注意到(而非承認)北京一中立場」的「加拿大模式」(Canada Formula)等。這些行為都驗證英國參與了台灣軍事佔領,及其後政治重建過程。

 

一方面,戰後應如何處理台灣領土地位問題,盟國曾給過中共兩次機會

 

首先,戰爭中美國曾有讓中國管轄台澎(開羅新聞公報)提議,雖違反〈大西洋憲章〉與〈聯合國宣言〉,但為鼓勵中國走向世界,各國暫不置可否。但這「必要之惡」卻被中共發動韓戰給揮霍殆盡。最後美國以〈杜魯門聲明〉的台海中立化而擱置下來。

 

70年代國際社會再一次努力,從2758號決議到美中建交,以科技、WTO與民主準則等為誘因,鼓勵中國放棄一黨專政走向民主進行現代化,併同解決台灣、港澳等問題

 

不諱言的說,兩次機會中,只要中共有意遵守,台灣有可能被中共吞噬。但北京就是迫不及待撕毀承諾、衝撞國際社會,終於讓美英兩國放棄對中共不切實際的期待。

 

另方面,從李登輝1989年以「台灣來的總統」訪問新加坡、1995年訪美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到2016年川普以電話稱蔡英文為「台灣民選總統」,及2020年連任後被美國國務卿以「台灣總統」公開祝賀。這30年來,台灣地位逐漸從「領土意涵的country」、「人民意涵的nation」,朝向「政治意涵的state」演化中。

 

近來各國對台灣進行的政治調整,必須在戰後「政治重建」的脈絡下才能彰顯出意義。要提醒國際社會:作為主要戰勝國的美英兩國,是有條約所賦予承認「政治重建」完成後台灣民選政府地位的權力。兩度毀約的北京,不會再有第三次機會。

【孿生文章】

重建角度看英國承認台灣之議

 

 


3 則留言:

  1. 當 A「領土意涵的country」在 B「人民意涵的nation」宣示下,執行 C「政治意涵的state」統治功能,A+B+C 就是被承認具有「主權 Sovereignty 」的充分條件。

    當下的台澎,僅具有B+C, 缺A。

    白盎是扮演1952 以後至今台澎領土未定位的要角。所以當英美要解決台澎領土定位問題時,那表示最後一塊拼圖快被吻合囉!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