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使用手冊 – 建立你的思考模型 大人學 20130330
高中的時候「數學」這一科應該是我花費最多時間,卻得分最少的一門科目了。偏偏我年輕不懂事,在好強不認輸的個性驅使下,我硬是選擇了理工組,所以從高一高二到高三,數學是越來越複雜,而我的分數卻是越來越「簡單」。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班的第一名,「天才」就是形容他這種人的。大家明明都已經是第一志願考進來的學生,他仍可以輕易地鶴立雞群。我當時甚至覺得,他的數學實力應該不在老師之下。印象最深是有一次我在教室裡和其他幾位也很厲害的同學討論一題數學難題,正當痛苦煎熬時天才剛好從桌子前路過,他反方向瞄了一眼題目便輕描淡寫地說:「這樣這樣然後那樣」,我們照著做題目竟然就解了。當時十幾歲的我紮實地上了一課:人外有人,謙虛很重要!
我不知道你一生當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聰明的人?老實說我遇到過不少,包括另一位國中還沒畢業就把大一普通物理當小說讀完的人。我很小時就體悟到,這世界上真的是存在天才的。他們的智力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你只能瞻仰,卻永遠也搆他不著!基本上你根本不知道他是怎麼掛在那兒的!
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但日子還是得過下去,是吧?接下來我要講的才是重點。班上有另一位好朋友,成績也是很棒,這樣說吧,如果第一名是月亮,這位同學就是台北101。他的聰明才智雖然也算高聳入雲,但我至少知道他是一層層由地面累積起來的,我想他是比較好的諮詢對象,有次我終於開口問他,數學到底該怎麼準備才能考高分?
「數學是文科,這是你第一件要認清的事實!」台北101這樣告訴我,到今天我都清楚地記得。
「數學(至少是高中數學)其實是有模式可循的,題目就固定那幾類,而每類題目都有固定的解法,這些參考書都已經幫我們分類好了。我們要做的是,先了解這些模式,接著透過不斷練習,最終牢牢地記憶起來,考試一看到題目就可以直覺反應。基本上這跟背英文句型是一樣的!」
「可是,」我說「每次考試老師都會出一些難題,既沒有快速公式,參考書上也沒有!」
「是沒錯,但只要你能把制式題目練到滾瓜爛熟,面對這些特殊題往往都會有靈感,更何況,」台北101接著說「就算你把這些特殊題直接放棄,你應該還是可以考個85分之類的,那已經是你現在分數的三倍了!」(最後一句是我自己加的!)
在【如果辦場演講,你想聽甚麼議題】中Joe談到我們特殊思維的由來,是因為JB的成長環境都是一般中產階級,不至於困苦,也絕對稱不上得天獨厚,因此我們自然會認真檢視我們手上每一塊籌碼,做最好的利用。此外,我想補充的一點就是,我們都沒有傲人的天分,更不是甚麼天才,不過就是個智慧中等的普通人(Joe不好意思,硬是把你拖下水!),所以就像台北101同學給我的啟發,既然沒有天才的敏銳直覺,我們就得找對方法,找到可行的模式,來克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我是個的大路癡,我老婆則是有名的人肉GPS,只要她去過的地方,就會在腦中建立地貌和圖資,維持多年都還記得。我一直很好奇,在沒有地圖和GPS的狀況下,她是怎麼知道下個路口該左轉還是右轉,這樣的能力對我來說簡直就像「絕對音感」一樣,是一種遙遠且神秘的力量。(相對的,我老婆也覺得來過那麼多次的地方竟然還會迷路,這種執著也相當令人拜服!)
不過呢,我要非常得意地說,去年我們開車橫越美國時我徹底地扳回了一成。我們一路由舊金山開車到紐約,上萬公里的路途大多數的地方是我們都沒去過的,我老婆的「路感DNA」在這種狀況下開始失靈。相對地,因為我本來就是個缺乏「認路直覺」的人,所以很習慣仰賴地圖、GPS、還有美國的公路系統這樣的架構來思考。在這樣全新的挑戰之下,我幾乎都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擁有「天生直覺」的人往往讓我們欽羨不已。腦筋動得快,天生有sense的人總是可以既輕鬆,又快速地做出漂亮的抉擇。感覺他們不用花很多力氣,就可以在考場、職場、或是情場立於不敗。但身為「普通人」的我們其實也沒甚麼好怨歎的,首先,這種天分後天難以培養,怎麼羨慕也是枉然;其次,人生多數的重大抉擇,「快速」並不重要,面對求學、求職、與求偶的議題,我們總是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思考,「直覺」確實很好,但並非必要。
相對地,腦子裡有明確思維模型的人,遇到問題需要花一些時間思考,有時候甚至會犯錯(錯誤是建構思維模型的關鍵原料),但長久下來,他的決策會逐漸優化,終能更穩定地解決問題。我那位台北101同學畢業後和那位天才同學一起考上第一志願,最後也都成為美國名校PHD,毫不遜色。
而且,一旦建構了完整思維模型的人,面對全然陌生,毫無經驗的環境時,反倒容易做出相對理性的抉擇,就像路癡的我能善用地圖和GPS找對方位一樣。事實上,人生在不同階段遊戲規則一直在變,在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到了職場未必能以相同的天分勝出;把妹技巧一流的帥哥,一旦走入了家庭也未必懂得維繫婚姻關係。所以在我看來,要正確發揮我們大腦的威力,沒有甚麼是比建構一套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更重要的了。畢竟,天分無法模仿,但思維的方法卻是可以透過學習和練習與日精進的!
股神華倫巴菲特有次應邀到大學演講,一位同學問他,全球的投資人遇到前景不明時都會仰望著您的看法,那麼當您自己遇到迷惘時都怎麼處裡呢?巴菲特笑著說:「我也只好去望著鏡子了!」雖然他是搞笑,惹得全場哄堂,但我覺得這句話還挺有哲理的。以前也聽過一個寓言,有人問觀音菩薩:世人都拜佛,你自己就是佛,那麼要拜誰呢?觀音菩薩回答:我拜的是自己。如果我們能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模型,面對問題時就比較不容易惶恐、憂慮,也不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在投資領域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多年前我在紐約街頭看到一則廣告:Stand for something or you will fall for anything. 最好的諮詢對象,往往就是我們自己。
建構思維模型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它是可以隨著時間經驗逐漸進化的。就拿我常寫的職場相關文章來說,其實都是透過我在工作上的觀察,甚至犯過的錯誤,逐步雕琢出來的思維模型,或者說是一個「局」。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是家小公司,我在那裏建構了第一個版本的模型,我找到了和大家和平共處,以及獲得老闆賞識的關鍵。接下來我進了大型企業,發現模型有需要修正的地方,逐漸改良為第二版。後來我想試試看這樣的模型能否套用到國外的公司,於是我去了紐約,果然也讓我的職場之路頗為順利。當公司要晉升我到更高職位時,我認為「當個上班族」這個局差不多搞清楚了,我有了大小通吃而且中外適用的思考模型,於是我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投身創業之路,並且持續改善我的思路。
我們寫部落格的這幾年來,不管是談管理、談職涯、談投資、還是談愛情,其實都是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思維模型。事實上滿多讀友都有看出來,所有文章背後的概念都是相通的,只不過遇到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做法。我會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光專注在執行層面,而要體會背後的思維,更重要的是,建立出一套專屬於你自己的思維模型,這樣才能做出徹底的改變,而且是好的改變!
大腦使用手冊(二):這世界批判太多,「批判性思考」卻太少 大人學 2014120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英文笑話,跟大家分享一下:
某甲有次去訪問一位「推理大師」,並跟大師討教推理的技巧。
大師:推理其實不難,就拿你來說吧!請問你家裡有割草機嗎?
某甲:有啊!
大師:會買割草機可見你家裡有草坪,我推斷你住的是獨棟房子?
某甲:沒錯!
大師:住在獨棟房子代表你已有了家庭,而且娶了老婆,所以我猜你多半是異性戀。
某甲:大師太強了,居然從割草機推論出我的性向。我懂了,推理實在太有用了!
某甲於是很高興地回去,並且急著想試試新學到的推理技巧。隔天遇見了同事某乙。
某甲:你有割草機嗎?
某乙:沒有耶,怎麼啦?
某甲:哈!我打賭你一定是個同性戀!
這則笑話讓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哪裡有便宜的割草機嗎?啊不是啦!我真正想問的是,在科技越來越進步,教育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我們的思維推理能力比從前人更好還是更糟呢?老實說我沒有做過研究,但直覺告訴我,過多的資訊反倒讓現代人離深度思考越來越遠,大家的腦子越來越懶惰,只有嘴巴(或是打鍵盤的手指)越來越勤勞,整個人類群體朝向妄下斷論、人云亦云的路線前進。這與網路時代所主張的思想自由、獨立思考等價值,恰好呈現矛盾的反差!
這樣的例子俯拾可見。
之前新北市曾有個8歲男童「誤拿」他人安全帽的案子。失主向警方報案,並且控告對方偷竊。男童的母親在鏡頭前聲淚俱下,宣稱只是小孩子不懂事,卻遭對方無情控告,實在太不厚道。網路隨即開始對那位失主的連聲撻伐,甚至還有網友發起人肉搜索,要好好修理那位原告!沒想到監視錄影帶公布,畫面疑似那位母親教唆兒子行竊,這才讓那位失主洗清冤屈。不對,冤屈真的洗清了嗎?會不會有人沒看到後面的新聞,仍認定失主無情呢?當初發起肉搜與厲聲撻伐的網友,有沒有人曾在自己的臉書上道歉或澄清呢?更不敢想是不是有更多類似案件,根本沒有錄影帶這樣的鐵證?
心理學上的「捷思」與「從眾」效應,說的是人們在面對問題時,常常會以直覺當作判斷的基準,要不就是跟著大家的想法走,原因在於人類雖然有顆厲害的大腦可供思考,但「用大腦思考」其實跟「用洗碗機洗碗」很像,雖然洗碗機功能齊全且價值不菲,但只要啟動就會消耗很多能量,而且花費不少時間,所以久了也就被閒置一旁。更何況我們生存的這個時代,每天要處理的資訊實在太多太雜,憑著感覺走、跟著大家做,可要輕鬆愜意多了!
但這種輕鬆愜意,很可能引導我們到一個很危險的境地。手機、臉書、LINE讓大家擁有前所未有的資訊傳播能力,但相對於這種能力,我們的思維深度卻越來越弱,越來越容易受到媒體或個人(例如聲淚俱下的8歲童母親)的操控。超強破壞力配上超弱思考力,就好比讓一群五歲小孩待在木屋裡,然後每人發給他們一個打火機…
前陣子在校園演講,有位大學生上前詢問要如何才能鍛鍊思考的能力,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只簡單回答不要「妄下斷論」,要試著「擴增實境」拼湊出整個「大局」,今天藉由這篇文章,把我的看法補齊,其實就是「醞釀」、「反思」、「假設」與「驗證」八個字,我想到另一個新聞事件可以用來說明,那就是「救護車擋道」事件。
大概每隔一陣子,就會傳出救護車(消防車似乎比較少)被汽車擋道的新聞。有些事件的駕駛被揪出來逼著道歉(如某奇蹟大師),也有網友直接把問題歸諸於台灣人的道德淪喪、公德心喪失,並且PO出國外駕駛自動讓道的影片,來與台灣人的自私對照,大家罵爽了通常也就沒下文。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在「捷思」與「從眾」的作用力下,人們收到資訊後會傾向快速地把事情簡化解釋:對8歲小孩提告 = 惡人;和東京捷運地圖不同 = 落後;阻擋救護車 = 沒品。這些不經思考的直覺反應就像是「情緒排水孔」,當資訊像水一樣流入時,大腦卻沒有Hold住它們並且進行思考,只是迅速地排出與發洩,這樣的模式縱使科技再進步,資訊再暢通,思考仍是一樣的枯竭。
所以第一步就是將眼前的訊息好好「醞釀」一番,這世界上喜歡議論的人太多,不差我們的意見,讓資訊在腦中沈澱一下,並且進入「反思」的過程。所謂反思,就是與「直覺」唱反調,思考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當大家都說救護車被擋道是因為台灣人沒公德心,我們不妨想一想,有沒有任何可能,這其實與公德心無關呢?若真如此,為何很少聽到消防車、警車被擋道的新聞呢?這就是所謂的「批判性思考」。擁有批判性思考習慣的人,反倒不會急著批判事情,而是在下定論之前,反向思考其他可能的原因。
反思的過程會引導出很多「假設」,這就進入第三階段。像是救護車擋道一事,除了純粹駕駛沒品之外,我就想到另外兩個假設:第一,很多駕駛根本沒察覺到救護車:第二,雖然察覺到救護車,也願意讓路,卻不知道如何做才好!
趁著出國我便試著「驗證」我的假設,也就是第四個階段。觀察下來我發現,與美國和日本相比,台灣的救護車真的非常溫和低調。去過美國的人應該知道,美國的救護車真的GY大聲,從旁經過甚至得摀住耳朵,而且上面警鈴不會只有一個,而是像七彩霓虹燈一樣瘋狂亂閃,大老遠就會注意到,去東京旅遊時我也發現,日本人雖然低調,但救護車也比台灣的要強勢許多。畢竟駕駛人車窗一關、音樂一放,完全忽視身後的救護車是有可能的。
另外,美國與日本的救護車,廣播除了跟警鈴一樣非常大聲外,也常聽到救護人員用大聲公對車流直接下達指示,例如「內側所有車輛靠左,外側所有車輛靠右」、「紅色Toyota請進入路肩」之類的。這點非常重要,欠缺明確的指示,身處車陣中的駕駛真的不知該如何讓道,有的車往左閃,有的往右閃,讓了等於沒讓。我自己聽過台灣救護車的廣播,聲音太小說話太客氣不說,也未必給予車陣明確的指示,這或許也是問題之一。
以上觀察只能說「驗證」了一半,若我是相關單位,便會進一步去調整救護車的警笛與音量,並且給予救護駕駛相關的訓練,再來看看擋道的狀況是否改善,我想這比網路上的幹譙多點建設性。雖然身為網友的我們難以直接執行這些措施,但至少多觀察,多想想,一方面訓練思考,同時也不要輕易就貶抑自己的國民素質。
以上「救護車擋道」的議題只是一個思考訓練的實例,重點不是要談誰對誰錯,而是掌握事情的多個面向,進而找出可能的解決之道。習慣了深層思考,我相信智商就算不到157,也能開創出不一樣的新格局!
感恩很大,這篇很有營養~
回覆刪除曾有兩個人,不同時間給我兩句不同的答話,讓我的大腦永遠無法靜止:
第一個人,我經常問他問題,他的回答永遠是那麼一句:你想呢?再問!還答:你想呢?三答:去想吧!
第二個人,我經常秀他成果,他的意見永遠是那麼一句:新的嗎?再秀!還答:新在哪?三答:創新吧!
「想」與「新」是永遠的激腦素~,
兩個人,都很有營養。
刪除希望不是「口頭禪」
這的確很像我在思考養成的模式, 收集資料和知識,分析和思考,寫出來,可以的話,會需要其他的觀點再衝擊,再修正.
回覆刪除可是,這一切都沒有錢拿,否則我早就買房買車了.
最難修正的思考是過於矛盾的內容,這就是以前洗腦教育帶來最大的麻煩(從官方內容的細節就會發現許多不合理),
接下來就是八股和儒家教育反對學生多想(只要多背,不要多想),三代人教下來,就有很多人因此"放棄思考".
而我們週圍都會接觸到一些"放棄思考"的人存在,有一些是工作壓力太累不想要再多想了
但也不乏那種陷在過去洗腦的世界裡長大,面對思想矛盾和衝突時,直接放棄思考的人存在.
(這種最常見在"喜韓兒"和"陸配"兩類人身上)
最後一種對思想的干擾,也是以前洗腦時代的遺產,就是"人人心中都有個小警總"那樣的自我審查.
關於方向感....嗯,身為可以被視為"人體GPS"的同類,我在台灣或美國都無感,並不會因為離開台灣就會迷路......
導航的東西先前在美國用過一次(福特SYNC車機),對我來,說效果是"如虎添翼"
先前我曾經無聊到把小時候第一次造訪美國時,有去過的地方試圖重建記錄,找到當年借住過的公寓........
只是WTC南塔107樓瞭望台和110樓屋頂再也沒機會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