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01-11

中國學者:要實現“百年目標”不易 RFA 20200110


【縛雞之見】
中國是一個,還沒富起來就先老下去的國家。



中國學者:要實現“百年目標”不易    RFA 20200110
再過幾天,美中兩國即將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隨著中國經濟明顯放緩,這個眾望所歸的階段性進展,不免體現出中方對於提振市場環境的期盼。110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學者在美國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為了在2049年實現“百年目標”,中國需要解決眾多經濟和社會結構性問題,未來三十年要走的路絕不簡單。

兩年前,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的報告中,再次談到“兩個一百年”目標。他提出到建黨一百年的2021年時,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的2049年時,中國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021年已近在咫尺,而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阻力。官方資料顯示,去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跌至6%,創下了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儘管美中兩國即將於下周簽署歷時22個月才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但這並不會改變國民經濟繼續放緩的趨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簡稱“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週五在華盛頓出席布魯金斯學會舉辦的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如果要想在2049年成為一個富強的國家,人均實際GDP至少需要達到美國人均實際GDP45%的水準,目前這個比例僅為27%,這將是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姚洋:“中國已是一個GDP總量高達14萬億美元的龐大經濟體,即便想保持3%的經濟增速,也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這幾乎相當於一個中等大小國家的經濟增速。”

週五的這場活動也是一場新書預告會。布魯金斯學會和北大國發院的三名學者將在今年5月,聯合推出一本名為《中國2049》的經濟學著作,闡述中國在未來30年間將會遇到的國內外挑戰。

北大國發院助理教授雷曉燕表示,中國老齡化問題將越來越嚴重。2049年,65歲以上的中國人口將接近4,超過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屆時,中國的勞動適齡人口將跌至8億人,較目前減少近2億人。

此外,中國老齡人口的重心將從65歲到80歲的“初老人”、向80歲以上的“老老人”傾斜。2049年,中國“老老人”的比例將占到老齡人口的35%,較目前的兩成明顯增長。
不僅如此,中國的家庭規模也將從目前的戶均2.9人降至2.5人左右,這意味著獨居老人的比例也會增加。

雷曉燕指出,人口老齡化註定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多重衝擊

雷曉燕:“中國勞動適齡人口的下降,以及老齡化的加深,將會增加勞動力成本、削減利潤率,還可能會削減儲蓄率和投資率。”

她說,目前中國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女幹部是55歲,而女工人是50歲。考慮到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在2018年已經達到77歲,這些退休人員還相當年輕。她表示,中國政府應該考慮延長法定退休年齡,以緩解勞動力總量的下滑。

而這與一些中國官員的看法是一致的。中國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原所長何平早在2012年就提出,中國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他建議到2045年,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

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它面臨的經濟挑戰也遠遠超出了國界。對於外部形勢和中國經濟面臨的國際挑戰,北大國發院教授、副院長黃益平表示,中國亟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他說,假如你是一名中國的銀行經理,你會傾向於把款貸給誰呢?答案顯然是國企。黃益平坦言說,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如果他被指派到銀行工作,他也會這麼做。這背後的原因並不是他更偏袒國企,而是因為國企的貸款風險更低。如果他貸給國企而國企違約的話,它們仍然可以設法償債;如果他貸給私企而私企違約的話,這些資金就基本打了水漂。

黃益平:“中國需要尋求所謂的‘競爭中性’,確保給予國企和私企同等待遇,這樣我們才能為國企去槓桿,信用也能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至於國際市場普遍關心的中國經濟未來增速,在場學者也給出了測算。北大國發院研究員王勳指出,中國未來30年的潛在GDP增長率將持續下滑,從2015年的7%左右降至2049年的3%左右。不過,他認為,中國的GDP總量預計將於2030年左右趕超美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