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應該說,仍舊是得到中國的大力幫忙。因為中朝同盟。
朝鮮的鬧,對俄羅斯的好處,與對中國的好處(相對於敘利亞與南海,以及誘使日韓配備高價防衛武器,卻無法達到效果),是相同的。
對美國而言,問題仍是:能單獨動手嗎?假使不能,那川普與歐巴馬有何不同?
朝鮮,就是一個代理的、虛假的、無法片面處理的問題。
朝鮮導彈技術迅速提高背後是某國 日經20070623
高坂哲郎:朝鮮的彈道導彈性能正在迅速提高,通過5月的發射實驗確認,日本自衛隊的導彈防禦(MD)系統無法進行攔截的導彈基本已進入完成階段。另外還明確了一點,那就是朝鮮的導彈能力快速提高的背後有「某國」的支援。
日本導彈防禦系統存在不起作用的風險
「可以説朝鮮已經完成了攻擊日本的核導彈」,在朝鮮軍隊5月14日實施「火星12號」彈道導彈發射實驗後不久,熟悉導彈防禦(MD)系統的日本一名安保相關人士表情嚴肅地説出了這番話。火星12號的飛行高度達到2000公里以上,以15馬赫或更高的速度落入日本海。被認為重新進入大氣層時的高溫也沒有破壞彈頭,持續輸出了向地上基地傳輸彈道內部溫度和速度等數據的電波。
朝鮮《勞動新聞》15日刊登的新型中遠程彈道導彈「火星12號」的發射實驗照片(kyodo)
要想攔截彈道導彈,需要瞄準以下三個階段中的任意一個時機,即導彈以緩慢速度升空的第一階段、臨時飛到大氣層外的第二階段和重新進入大氣層的第三階段。日本自衛隊的宙斯盾艦搭載的SM3攔截系統瞄準的是第二階段,但即使部署最新型系統,1000公里的高度也已經是極限,無法攔截火星12號。就算將來部署把宙斯盾艦搭載的MD系統設置在地面上的類型(陸基宙斯盾)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日本自衛隊的另一種MD系統PAC3瞄準的是第三階段,但如果像火星12號那樣以15馬赫的速度進入大氣層,因速度太快同樣無法攔截。即使將來部署能比PAC3在更高的高空攔截導彈的防禦系統THAAD(薩德),成功攔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日本花費鉅額經費從美國採購的MD系統目前出現了沒有任何作用的風險。
朝鮮《勞動新聞》5月30日刊登的金正恩觀看導彈發射的圖片(kyodo)
很難相信這是朝鮮憑藉一己之力完成的。可能得到了其他國家的支援。筆者帶著這種想法在持續進行採訪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名安保相關人士的以下證詞:「幫助朝鮮的是俄羅斯」。
據説俄羅斯在本國的研究機構內大量接收了朝鮮年輕優秀的導彈技術人員,並向他們傳授了彈道導彈的基礎技術。
俄羅斯毫不隱瞞支援朝鮮的態度
蘇聯冷戰時期製造的短程彈道導彈「飛毛腿」被中國複製,後來流入朝鮮,朝鮮開始在本國製造。另外,蘇聯解體時,很多失業的俄羅斯導彈技術人員去了朝鮮。這樣來看,朝鮮的彈道導彈原本就源自俄羅斯,與俄羅斯目前的導彈技術親和性也比較高。
那麼,俄羅斯為何要支援朝鮮?有什麼好處嗎?
要想找到答案,需要放眼全球局勢。俄羅斯在中東支援了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敘利亞內戰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説就是美俄的「代理戰爭」(今後過激派組織「伊斯蘭國」被討伐後,代理戰爭的色彩將進一步增強)。歐洲方面,俄羅斯在臨近前蘇聯國家、以美國為盟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波羅的海三國的邊境增強了軍事力量,正在加強施壓。
另外,如果在東北亞也能製造緊張局勢,那麼就可以分散以歐洲和中東為首,向世界各地派遣兵力的美軍的注意力。朝鮮是俄羅斯自己採取最低限度的行動就能讓美軍煩惱,讓美國同盟國動搖的「一步好棋」。
俄羅斯幫助朝鮮的另一個理由被認為是想把朝鮮作為「武器實驗場」。俄羅斯因與美國簽訂了中程核力量條約(INF),不能保有中程彈道導彈。不過,如果向朝鮮提供技術和裝備,委託其實施實驗,就能獲得寶貴的實驗數據。
日本政治需要放眼國防整體
朝鮮在技術方面擁有強大後盾的可能性非常高,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內部現在仍然在討論「MD強化論」。然而,繼續強化MD就像是在「沒有底的容器」中持續注水一樣。
發生東日本大地震時,日本自衛隊的補給和後勤部門暴露了極為虛弱的體制,這種情況好像現在也基本沒有改善。因為預算全都撥給了MD等大型裝備。今後,向花費龐大經費的MD投入的越多,後勤部門就會變得越弱,自衛隊將成為「失去戰鬥力的軍事組織」。而這正中朝鮮和俄羅斯的下懷。
政治不能只看到裝備,包括後方支援在內,還要具備放眼國防「整體」的能力。
日本現在正準備導彈防空避難
回覆刪除https://goo.gl/CQ11uy
和修憲事宜
首相「歴史的一歩」…改憲案を年内に憲法審提出
https://goo.gl/BQLCQJ
看起來似乎在偷偷準備了
我很不喜歡看VOA
刪除因為,他的工作人員,強迫大家閱讀簡體字。
抗議,有改善,隨後,又重施故技。
相對的,他國,原來只有簡體字,逐漸增加繁體字選項。
所以,VOA中文部,對台灣是有惡意的。
対中抑止…日米、初の地対艦弾訓練 来夏で調整、陸自ノウハウを南シナ海に援用
回覆刪除https://goo.gl/ZeKLS4
相關中文報導https://goo.gl/jyTh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