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06-02

簡評20170602北台灣雨災

就說,台灣的梅雨,主要發動引擎在印度洋,不是所謂的西南氣流。這是印度洋季風的的影響,所以稱為「中尺度」,甚至於「行星尺度」的氣候模式。

每年6月初,就是梅雨會對台灣造成災害的時節。時間很準的,就在6/3前後一兩天。高雄的63水災,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這約略是首次,氣象報告提及西南氣流與中南半島的關係,卻還不說是印度洋季風(monsoon)。即便,圖已經這樣畫了。換言之,從印度洋看,此次災害性降雨,應該是可預知的。

氣象局當然有警告,可惜,直到過午,大雨稍歇我的手機才接收到災害性警告

這是新加坡的新聞網站(應該很安全),5/30的報導提及「南亚国家出现恶劣天气 斯里兰卡14年来最严重水灾http://www.channel8news.sg/news8/world/20170530-wld-asia-storm/3728890.html

鄭明典早在4月中便提及:孟加拉季風低壓可能提早形成。亦即,今年季風會比較強。

所以說,此次梅雨的強降雨應該是可與預知的。很難見半天下了600mm的雨量。

比較值得關切的是:2015年夏天,在基隆山上的五分山雷達站因蘇迪勒颱風受損,一年半間,氣象觀測,尤其是雨量觀測(包括預測)的能力受損,情有可原。
2016年底五分山雷達站重建完成,照說,已經能完成掌握包括梅雨的強降雨。事實上,許多氣象預報女士先生所揭示的氣象或雷達圖示,已經可以看出危險訊號。

為什麼大家仍坐視其發生?問題出在官僚習性,或者權威不容侵犯。

官僚習性,是說不做不錯。官大學問大,即使許多人看出有問題,卻不敢講。
另外,就是法律給予有氣象局可以發佈警告的專屬權利。誰敢亂講的話,就告誰!

於是,科學設備再新,也敵不過官人的大手一遮—遮自己的眼睛,也遮觀眾的眼睛。反正災害發生,是地方政府、國軍、內政部的管轄。

以下是氣象局科普文件的節錄
「由於電磁波行進時具有方向性,雙偏極化氣象雷達設計為可分別發射並接收水平與垂直方向傳播的電磁波(都卜勒氣象雷達只有水平方向),因此可測量更多的觀測資訊(如因雨滴產生的電磁波相位差異量),這些新資訊在降水估計、反射率衰減訂正及雜波去除等方面均有更優之表現,能更精準地分辨大氣中降水粒子如小雨、大雨、雪及雹等的分布、形狀及相態(液相、冰相),對於降水特性及量值有較多的掌握能力,甚至可以分辨是否為昆蟲、鳥類等動物所反射的訊號
近來因電子及射頻元件之進步,已使線性雙偏雷達之穩定性達到作業化之要求,氣象雷達雙偏極化已逐漸成為當前之趨勢與主流。
中央氣象局在 103 3 月將五分山都卜勒雷達更新為雙偏極化雷達,對北部地區可提供更為精準之降雨估計值。」

「目前臺灣地區作業中的氣象雷達總計有 8 座:
(1) 中央氣象局所屬 4 座氣象雷達,
分別為北部五分山波長 10 公分的雙偏極化雷達 1
以及
 3 座波長為 10 公分的都卜勒氣象雷達,分別位於西部臺南七股、南部墾丁和東部花蓮」
「氣象雷達所構成的雷達觀測網密度堪稱世界第一

換言之,假使五分山雷達已經修復,沒有理由「不發佈暴雨警告」,我說的是「不發佈」,不是「不知道」。



4 則留言:

  1. 西南風不只從印度洋產生並帶來水氣,也從太平洋和澳洲方面經南海帶來水氣,通稱西南氣流,實則是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合稱,台灣梅雨,發動引擎亦常從南海,並非單一來自越過中南半島的南亞季風或印度洋季節風,只提印度洋季風是偏視

    至於預防因應,由於地方政府無法短時間做好河川整治及獲得提供高防洪標準所需經費,因此行政處置失當之處只有放假標準的適用而已,中央氣象局身為中央幕僚單位,專業意見已提供,公務員實無違失,民眾有事請找自己選出來的地方首長,不是xx執政品質保證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大約略是氣象相關的官僚,分析相當精闢。

      梅雨的「貢獻」,當然南海也有。
      然而,就較為完整個觀察,特別是梅雨,不從印度洋講起,即便講到南海,仍然是漏了一大塊拼圖。

      不過在幾年前而已,我們(氣象報告)甚至只講西南氣流,連南海都不提呢!
      讓我們感覺,西南氣流只是高雄外海吹來的風。
      根本無法解釋或體會其巨大的規模。

      梅雨,是氣候轉換的過渡階段,大氣團的拮抗,那是地球軌道與地軸對太陽的關係,就不能只看台海附近。
      幾天前的貼文,在講的就是「視野」如何影響判斷與心靈構造。
      請大大參考。

      假使氣象局有警告「非同小可」,剩下的就是地方政府與內政機關的事情。
      這是真的。
      但,有嗎?
      氣象局明顯的不斷上修雨量。怎說?
      「專業意見已提供」,給局長?行政院?民眾?或網站公布了事?
      順便講一下,張雅琴報導,歐洲氣象單位事前曾大大警告:台灣會有致災性強降雨。

      自從法律授權氣象局有獨攬的權力之後,氣象局自己的責任也相對加重了。
      我覺得,氣象局並未體會到「責任加重」這點。
      責任加重,不僅是要求準確,還要要求廣知。
      否則,只等於機關「存參」自爽,有啥用?

      此次地方政府,根本無梅雨季節的準備。
      原因一部份出在台灣的防汛季節,標準是6-10月。
      工程單位,特別是與河川有關的,皆以此時間為標準。
      然而,梅雨的災害與颱風等量,主要災害發生在5月底到6月初,所以防汛其間應該修正為5月中到10月底。

      天災、預知天災、警告天災、降低災害,都是不同層次的問題。
      除第一項是上帝,我們人類沒辦法之外,政府與人民要各執所司,負起責任,減低災害。

      大大講「xx執政品質保證」,又有問題了,似乎在譏笑民進黨。
      在氣象方面,「xx執政」與氣象局官僚以及體制無關。
      歷年災害,可是遍及國民黨、民進黨、新黨、無黨籍等執政。

      具體而言,北北基,以及逐漸的苗中投嘉,又是誰執政?
      「xx執政」與政黨無關。
      要我說情緒話的話,這次梅雨終於逼出「剪綵朱」了。

      這讓我回想2015年台北因為颱風,新店溪上游水濁,而供應濁水的事件。
      那是人災。現在已經透過SOP彌補。

      不過,在人災中出現某位「氣象伯伯」說自己住在天母,洗濁水渾身發癢。然後大罵北市長云云。

      問題是:翡翠水庫根本不供應天母。
      天母自來水源頭,是陽明山。

      這位「氣象伯伯」不知道哪裡洗到南勢溪的水?
      約略也是受不了「XX執政」,所以信口開河了。

      以此共勉。

      刪除
  2. https://www.facebook.com/WeatherRisk.Co/videos/1515269161840104/

    回覆刪除
  3. https://www.facebook.com/weatherrisk/videos/10156020270396988/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