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11-07

重建「台灣兵」歷史

重建台灣兵歷史
115日,蔡總統到高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持日治與國府來台初期,被徵召到東南亞或中國參與戰事台灣兵的秋祭典禮。她表達「台灣兵的故事在台灣社會之中消失了。我們要迎接他們成為我們的歷史,迎接他們成為台灣人記憶的一部分。」說得好!


那是個敵友瞬間翻盤的混亂時代「國共抗日」變成「漢和反共」;連台灣人都以為自己可在一夕間「從戰敗變戰勝」。

為鞏固地盤,第二戰區受降官閻錫山以「平安遣送日本平民與軍隊回國」為條件,逼迫日本第一軍澄田𧶛四郎中將率日軍對抗共產黨、維持治安,還命令已繳械的日軍在張家口對抗南下的蘇聯軍。[1] 閻錫山甚至利用山西的豐厚條件,企圖與岡村寧次上將創建獨立國。[2]  後來,近六千日本軍人以個人名義組成「合謀社」訓練閻錫山部隊,並組成志願軍加入閻的戰鬥序列。[3] 閻錫山反而賴帳扣留日本志願軍,戰歿者不說,殘存者遭共軍俘虜。[4] 澄田本人則到1949年才被美軍營救回國。[5]

另方面,蔣介石也留用日軍土居明夫中將、辻政信上校等參謀;連回日的辰巳榮一中將,也必須繼續替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打工暗中聯絡檯面下的事宜。[6] 蔣介石的行動還包括:積極提倡「東亞聯盟」(源自石原莞爾等的「大東亞共榮」)、與日本蒙古軍司令官根本博中將創立白團(郝柏村為班長)、串連美日中「國際反共同盟軍」;岡村則受命在日本募集「義勇軍」打國共內戰、救同袍等。這些行動都要伴隨巨大金錢,但喊窮的國民黨政權,卻能毫不眨眼。在那時代,國民黨為白團安家費等,隨便一出手就是大手筆的1200萬美元,遑論其他。[7]

當時,日軍想救出同袍、蔣介石要反攻大陸,美蘇兩強對抗等因素全部攪在一鍋煮,不論過去的敵友,body body;一些美國政府機構、盟軍總部G-2部門在其間,當然扮演整合的角色。岡村等人在南京戰犯法庭獲判無罪宣告,直接來自蔣介石(假使不從,就換法官),其來有自。

19494月在杭州,蔣介石決議由岡村寧次、辻政信等,負責將日本飛行員送到台灣,日本飛行員駕駛美國運輸機送日軍義勇軍到中國,與殘留在中國的日本兵會合打共匪,規模至少是5萬。[8] 這裡面有多少是日語流利、身分還是日本國籍的「台灣兵」?他們是隱身歷史幕後的「傭兵」嗎?釐清了這複雜、不可說的背景,戰後台灣兵才有機會「成為台灣人記憶的一部分」。

要重建消失的記憶,先決條件是正確理解歷史,工程可一點都不輕鬆。一篇激勵人心的稿子,只算是個開端。




[1]  中日文化經濟協會編,《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處理日本投降文件彙編(上)》,1969p.49, p.63
[3]  有馬哲夫op.citp.30
[4]  有馬哲夫op.citp.104
[5]  有馬哲夫op.citp.31
[6]  有馬哲夫op.citpp.45-47
[7]  有馬哲夫op.citp.133

1 則留言:

  1. 去年台灣教授協會舉辦『軍事佔領下的台灣』學術研討會,這『軍事佔領下的台灣』之歷史研究,是很龐大的工作,需要很多人投入。

    把此文的特性『軍事佔領下的台灣』之歷史脈絡

    雲程的這篇, 展現學院外素人的功夫!!!

    學院外素人沒有國家預算的支持, 要先顧好自己肚子, 花錢買書, 花時間讀, 然後分享讀書心得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