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某媒體最近專訪卜睿哲,他提及蔡總統「雙十演說顯然是個從模糊到清晰的機會」。該媒體添油加醋,說這是小英最後補考機會。
兩岸情勢確如去年底學者賴怡忠的預判:今年北京必大舉限縮台灣國際空間。四月國際鋼鐵會議,台灣代表被逐出;五月WHA不許「台灣」兩字嵌入講詞;七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漁業委員會逐出台灣「漁業實體」代表;九月帕運改國徽為黨徽;ICAO不再寄邀請函等,證實北京瘋狂打壓台灣。但「那四個字」真是中國的戰略目標嗎?
通說「那四個字」是2000年蘇起發明,意在繞過1992年「八字爭議」(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政治包裝紙」。他或許立意良善,但操作有嚴格限制:保持渾沌,不許任一方清楚界定。好像黑道競爭地盤想修好,雙方老大總要推說「誤會一場」,才能擺桌談和。此時若有不識相小弟不斷追問:「老大!到底是什麼誤會?」那豈不又逼雙方抄傢伙,上街繼續火拼?
包裝紙固有妙用,遺憾習近平領銜撕開九二包裝紙,馬英九公然加碼「只有一中無各表」,瞬間讓想像中的「福袋」變「垃圾袋」。
此事正凸顯中國缺乏國家戰略的窘境。北京的長程戰略意圖應是,顛覆「基於規則的國際法秩序」,建立東亞朝貢體系。合理途徑是《戰國策》的狡兔三窟—先照顧周邊國家,才能質疑西歐體制。鄧小平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與1992年走韜光養晦,即循此路徑;也約略在同時,當時海軍司令員劉華清矢言將中國,從一向為陸權的人民戰爭,轉而建立藍海海權,佈局質疑西歐體制的實力。
但國家戰略是何等大事,中國戮力陸權轉海權30年後,反與俄羅斯親密,更推出海陸大餐「一帶一路」。另一方面,北京更學戰前日本以武力侵略鄰國擴張地盤般,遠交近攻;甚至打小孩給街坊看,瘋狂欺壓「中華民族」成員(台灣與香港),並為其「未富先老」而招手台港年輕人。我們能想像美國痛毆英國或英國壓榨紐澳加後洋洋得意嗎?周邊國家會如何評估?
國家戰略可率爾轉向,更不惜「虎毒食子」,驗證北京政壇文革遺緒強烈。「那四個字」只是幌子,此時蔡總統要忍辱挺住,勤修內政才是正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