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這篇文章,幾乎在暗指某一些事情!
「馬政府就任以來一向只略高於GDP 2%的國防支出,很難讓人相信他們對台灣的國防有多重視,為什麼國民黨會積極支持潛艦國造這樣大預算的案子呢?」
錢,很重要。資源錯置,就會沒有錢補救。
日本的大砲艦主義,建造兩艘很貴的大和與武藏,捨不得派出戰鬥,反而消耗了航母資源。
「中共建造潛艦已經超過五十年了,靜音技術看來還是很挑戰。」「這些(靜音)技術從台灣洩漏給中國的風險太高」、「(美國)甚至可能會阻止其他盟邦提供台灣可以對中共有幫助的技術,」
「如果我們發覺應該作的理由也不充分,那不就代表其實如果作不出來,對大局的影響也不大?」
台灣非得要潛艦不可的理由到底是什麼呢?
「即使造出來,對中共的重要戰略,影響也不大,最後會很高興台灣積極造潛艦的,很可能只有中共,這麼一想,您還覺得國民黨支持潛艦國造奇怪嗎?現在我只覺得民進黨支持潛艦國造非常奇怪。」
潛艦國造,行不通的方法與不切實際的理由○林昌宗(2016.06.21)
經過多年的沉寂,國防部在2014年重新啟動潛艦國造計劃。該計劃成為極少見的受到國,民,兩黨共同支持的議案。令人覺得奇怪的是,馬政府就任以來一向只略高於GDP 2%的國防支出,很難讓人相信他們對台灣的國防有多重視,為什麼國民黨會積極支持潛艦國造這樣大預算的案子呢?
關心這議題的人會想知道的,主要應該是兩個大問題。為什麼應該做?這樣會成功嗎?讓我們先來討論第二個問題。
我個人相信,台灣應該有能力造出可以在水下航行的艦艇,問題只在於它的性能是否足以應付它將面臨的挑戰。潛艦的性能有點複雜,我們就光從它最關鍵的靜音程度來討論吧,因為潛艦在戰場的存活全靠它不被偵測到,而水下偵測主要是靠聲音。潛艦本身發出聲音的來源,包括艦上的機械振動,水流經過艦身的擾動,螺旋槳等。此外,艦身會反彈多少敵人發出的聲納音波也很重要。所以該問的是,台灣的潛艦國造能造出多安靜的潛艦呢?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所以就先談別人的經驗。
首先,澳洲從1978年開始研議Collins級的造艦計劃,1983年開始招標。後來由瑞典的Kockums公司得標提供設計等協助,1985年兩國合組澳洲潛艦公司(ASC)在澳洲建造。從1990年動工到2003年間共造了6艘,首艦於1996年成軍。該型艦一開始問題叢生,其中之一是發覺水流擾動躁音過大,所幸後來經局部修改,包括在船首附近加裝整形外殼,該問題才解決。其他像是作戰控制整個從新換裝美國系統等等,不但增加費用,還嚴重延緩,減少了他們能服役的時間。雖然最後該艦性能評價不錯,妥善率並不高。瑞典Kockums是全世界第一個研發出實用潛艦水下絕氣推進系統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 (AIP)的,歷史悠久,結果還是出了許多差錯。如今澳洲籌建下一代潛艦,Kockums早早就出局,培育了三十年的本土潛艦工業,終究整個鉅額訂單交給法國的DCNS,顯然他們對於國造的信心還是不高。
中共的潛艦國造頗有歷史,早從1960年代就按照蘇聯授權的設計造了近百艘像是Romeo級之類的柴油動力潛艇,接著也自行設計建造了漢級,夏級等核子動力潛艦,1994年下水的宋級是他們真正自行設計的第一艘柴油動力潛艦,結果馬上發現許多問題,這一修就修到1999年,近乎是重建。這些潛艦的靜音性能都不高,所以他們一咬牙,從俄羅斯前後買了十二艘Kilo級潛艦,其中後十艘是改良的Kilo 636。這筆生意終於讓他們獲得俄羅斯的潛艦技術轉移,並用這技術開發出元級潛艦。根據美國海軍情報局的公開報告,元級的靜音程度果然比宋級進步許多,可是,比起Kilo 636還是差了一節,所以雖然中共建造潛艦已經超過五十年了,靜音技術看來還是很挑戰。
欸……接下來談台灣嗎?跟他們比起來台灣 『只是』 少了些經驗,並且多了個獲取潛艦技術轉移的困難。不鬧了,老實說,最關鍵的是要有相當的靜音技術,和能將這些技術溶入的設計能力,這些可不是某個商業公司可以隨便提供的。台灣目前的作法,似乎是想拿George. W. Bush 2001年的軍售清單跟美國強賴,想說只要美國肯幫忙,一切就沒問題,不是嗎?
美國應該有這些能力,即使他們已經半個世紀沒碰柴油動力潛艇,但是他們不願意,而更糟糕的是,如果從美國的角度看,您可能也會認同美國不願意的理由。真正台灣得到技術轉移的困難,在於這些技術從台灣洩漏給中國的風險太高。這些技術要是幫助中共改良他們的潛艦,這些更安靜的潛艦將會對美國的航空母艦形成更嚴重的威脅,想到一艘航空母艦上有五,六千人,他們為什麼要冒這風險?他們甚至可能會阻止其他盟邦提供台灣可以對中共有幫助的技術,照這樣看來,台灣有希望取得的技術,應該是被確定比Kilo級還差的。所以,您認為台灣用十年能造出多安靜的潛艦呢?
反潛技術一直在進步,十年後造出來的潛艦需要面對的是中共十年後的反潛能力?太吵的潛艦在戰場上只是成為敵人的練習靶,萬一主政者發現太吵又不肯承認,那最可憐的,就是艦上的官兵了。
談到這裡,您可能已經不想問為什麼應該做了?先別氣餒,因為,如果我們發覺應該作的理由也不充分,那不就代表其實如果作不出來,對大局的影響也不大?
要討論潛艦的用途,也許有需要先釐清對柴油動力潛艦的了解,由其是它的弱點。首先,柴油潛艦很慢,或許您看到它們規格列出的水下航速都在二十海浬左右,實際上那二十海浬是極速,在那速度下,電池幾小時就會用光,通常只有接敵或是逃命的時候會用。為了維持水下續航力,經濟航速是每小時二到四海浬之間,即使是裝有AIP的也一樣,這是它們跟核子動力潛艦的重要差別。另外,它躲在水下光靠聽聲納,找到目標的範圍有限,加上它發射武器會產生洩漏行蹤的武器航跡與噪音,常是一次攻擊之後就得花時間逃離現場,這些讓它不太能在快節奏的戰場提供大的或是有時效性的作用,除非有大數量潛艦。偏偏它不但貴,大小維修需求又高,各國艦隊只有半數潛艦能出海的情況,並不少見。
談潛艦的常會提1982年的福克蘭島戰爭,阿根廷一艘德製209型San Luis號潛艦,攻擊英軍三次,雖然因為魚雷未爆而沒戰果,卻也讓英軍疲於奔命,反潛徒勞無功。有些人因此想像潛艦在阻止解放軍對台灣兩棲登陸戰能產生重大作用。他們沒從那裡學到的是,英軍倉促出兵,在福克蘭島附近徘徊兩個月以上才達成任務,這給了San Luis許多時間,它總共巡航了36天,平均來說12天找到一次機會,台灣海峽最窄不過100英哩,解放軍應該不會在海上晃來晃去,假設他們花六小時通過,如果按照福克蘭的相遇機率,一艘潛艦的平均攻擊機會是0.0208次。英軍緊張,主要是擔心他們的兩艘航空母艦,解放軍在對岸少說也有兩打機場可以用,沒事何必開航空母艦來?要是他們用一堆中小型的登陸艦,損失幾艘可能也不在乎吧?
也有人提到反海上封鎖。這麼說好了,如果台灣空軍還在,用空軍的P-3C反潛,或是用空射魚叉飛彈反艦,難道不是更有效率? 如果台灣空軍已經被機場封鎖戰術困住,這戰事還能只停留在海上封鎖的局面嗎?
台灣若是針對最嚴重的侵略威脅來備戰,我實在想不出(假設)五,六艘可用的潛艦能達成什麼效果,美國海軍戰爭大學,具潛艦長資格的Murray教授認為台灣最有效運用潛艦的方式,可能是在敵人的港口附近佈雷或是埋伏攻擊。但是,我不認為台灣能發動預先襲擊,等到潛艦受命反擊,面對的是全面警覺備戰的敵軍,潛艦隱密趁人不備的優勢已失,埋伏或滲透都不容易,若要佈雷還不如在自家海域容易些,也不致受限於潛艦承載量。所以,台灣非得要潛艦不可的理由到底是什麼呢?
從以上的討論來看,台灣花大錢,要造出有足夠效用的潛艦,機率不高,即使造出來,對中共的重要戰略,影響也不大,最後會很高興台灣積極造潛艦的,很可能只有中共,這麼一想,您還覺得國民黨支持潛艦國造奇怪嗎?現在我只覺得民進黨支持潛艦國造非常奇怪。
參考:
Australia and Chian submarine history see Wikipedia.org
阿平:斧底抽薪之法,新創一所海軍大學,分作戰操作的軍官與造艦維修的技術軍官。和美國軍校交流客程、師資與學生交換。遊說一下美國啟動第二次對台「美援計畫」,這次米國最好要認真分辨敵我,誰結構性的最可能主觀意識的出賣米國!
回覆刪除不怕政治家有野心,怕的是他們的野心會變成喪心病狂,例如米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