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04-15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有關醣分子科學研究成果、及其成果技轉之說明2016、4、15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有關醣分子科學研究成果、及其成果技轉之說明2016415

美國OptimerPharmaceuticals與台灣浩鼎(OBI)之歷史淵源

本人與張念慈於1998年創辦Optimer Pharmaceuticals, Inc(Optimer)
公司成立後,張念慈擔任董事長,負責公司營運,本人擔任科技諮詢委員會主席及董事(兩職務在回台後即辭去)2000年左右,另一美國學者Samuel Danishefsky教授技轉一個乳癌疫苗給Optimer(也就是OBI-822),他也因此受邀成為公司創辦人。Optimer2002在台成立子公司,即台灣浩鼎生技公司(OBI),並透過授權浩鼎發展OBI-822而持有浩鼎股份,台灣浩鼎也由張念慈擔任董事長,一開始的研發產品就是Danishefsky開發的乳癌疫苗OBI-822。而此疫苗的關鍵醣分子Globo-H之合成,是採用本人在Scripps研究院的團隊所研發的一鍋式自動化合成技術


二、翁院長醣分子研究及成果技轉

本人從事醣分子的研究已超過30年,是全球首位發展多醣體自動化合成,及以酵素方法量產醣分子及醣蛋白的科學家。這個研究已廣泛應用到醣晶片、醣探針、疫苗及抗體藥物,及早期疾病檢測的發展。對癌症及傳染性疾病之治療、預防和人類健康的維護有重大貢獻。以癌症為例,一直是台灣第一大死因,大多數其他國家亦然,在人口老化的社會更顯著。但目前治療方式皆不理想,甚至需經過很痛苦的療程。今年一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美國應領先世界,以挑戰不可能任務的精神來發展根治癌症的方法。而我們知道疫苗是根治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疫苗所用的抗原必須是外來的,且是人體正常細胞上沒有呈現的,否則所產生的抗體不只針對外來的入侵者,也會對付正常細胞而產生副作用及自體免疫疾病。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所用的疫苗大多是針對傳染性疾病,因為這些疫苗的抗原是來自病毒或細菌的外來分子。以癌症疫苗的發展為例,目前是沒有針對癌細胞上標靶分子的疫苗(即所謂主動式免疫療法),而最先進的免疫療法是針對癌細胞上標靶分子的抗體藥物(即所謂被動式免疫療法)OBI-822是屬於主動式免疫療法的治療性癌症疫苗;也就是將疫苗施打到病人後,能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尤其是產生抗體的免疫反應,來選擇性地捕捉癌細胞,並將其消滅。假如產生的抗體是IgG類的抗體,其殺傷力及效果比較好,且免疫系統對癌細胞會有記憶,一直製造抗體到癌細胞全被消滅為止,並達到免疫的效果,即能根治癌症。如果產生的抗體是以IgM為主,其效果也有,但比較短暫。

因為多醣分子往往由多個基因製造而成,在癌細胞上比蛋白質容易產生特殊的,且正常細胞沒有的結構,以供疫苗設計。但醣分子疫苗在設計上的一大挑戰是產生的抗體往往是以IgM為主,所以必須將醣分子接到一蛋白質載體,加上適當的佐劑以引發長效型的IgG抗體產生,或設計新的佐劑將IgM轉化成IgG抗體。但更大的挑戰是如何找出癌細胞或其幹細胞上特有的,而在正常細胞上不會呈現的醣分子抗原,因為以這種癌細胞特有的抗原所設計的疫苗才能選擇性的對付癌細胞及其幹細胞,而不致有副作用或自體免疫反應。本人團隊發現15種主要癌症的細胞及其幹細胞上皆帶有Globo-H系列的三種醣分子抗原(包括Globo-HSSEA3SSEA4),而正常細胞幾乎檢測不到,這發現加上多醣分子合成技術的突破,開啟了醣分子癌症疫苗發展的新領域。DanishefskyOBI-822疫苗,在其所發表的第一期人體試驗的結果證實有相當好的療效(PNAS,99:13699-704,2002)。但受測人數不多(28人左右),且產生的抗體多數呈現IgM類型,呈現顯著療效。

本人回台後與同事研發新一代癌症疫苗,希望能增加免疫系統的長期記憶及引發以IgG為主的抗體來對付Globo-H系列的三種醣分子,並重新設計佐劑以誘導從IgM轉化為IgG。這技術(即新世代癌症治療性疫苗與醣晶片)也於2010年依中央研究院技轉規定流程技轉給浩鼎,希望這新一代疫苗能更有效,且應用到早期癌症病人,甚至發展成預防性疫苗。另外,2014,中央研究院以酵素方法量產Globo-H系列的技術,也因相關規定技轉給浩鼎。

本人在過去幾年的公開演講皆只談及團隊所研發且已發表的新一代癌症疫苗,從未談及OBI-822之後期臨床試驗結果,也從未公開使用OBI-833這個代號。唯一談到的是,合成技術被用到Globo-H的合成以發展癌症疫苗,以及OBI-822解盲後被動接受媒體訪問,以科學的角度解釋解盲內容以釐清各方不同解讀。本人覺得這是研究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應有的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