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06-02

以「戰略司令部」整合網路部隊

民進黨「新境界智庫」提出最後一批《國防白皮書》第912號報告。報告建議了將網路戰力位階提升至與三軍等齊的第四軍種,等於台灣未來將出現網軍上將。


素來,國防是民進黨執政的弱點。近兩屆主席戮力補足此領域,值得嘉獎與鼓勵。

網路戰力越來越重要無疑是世界趨勢,台灣網路戰力在世界也有名聲,提升其重要性勢所必然。但環顧各國成例,將網路升格為第四軍種似為創見。更令人矚目的是,報告主張要在下屆總統第一任期內實施。有鑑於馬英九政府堅持實施十二年國教的前車,或許建立網路軍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困難。

環顧世界主要國家,有維持傳統三軍如英、台、日、韓、澳、新、以色列、巴西等。也有增設到四~八個軍種的國家:四軍種如中、印、法、義(各加上二砲、海岸防衛隊、國家憲兵、憲兵);五軍種有美(加上陸戰隊、海岸防衛隊);德(加上聯合支持、聯合醫療);西(加上武警、皇家衛隊);朝(加上戰略火箭、特種部隊);俄羅斯有七個軍種(加上邊防、太空防衛、戰略火箭、空降);沙烏地是八個(加上防空、飛彈、國民兵、皇家衛隊、緊急武力)等等,不一而足。各國設置第四以上軍種有不同規劃與傳承,但將網路部隊提升為軍種的國家,則沒見過。

從沒見過,當然可以能創設或主張。只是,在野黨可固然有權積極主張,但執政後的實際定案則需多加溝通。組織位階與人事的平衡安排,常是功能以外的成敗重點。組織改造的成敗關鍵多在人,而不在事。

以美國為例,雖然2009年創設了網路司令部 (CYBERCOM),卻非新設軍種。美國將網路司令部編制在1992年設立的戰略司令部 (STRATCOM)下,而戰略司令部是美國九個因地域或專長區分的一體化司令部之一。

雖然美國網路司令部司令Michael S. Rogers為上將。但Rogers除了CYBERCOM司令身分外,其主要身分為國安局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 局長兼中央安全局 (Central Security Service, CSS) 局長。Rogers絕非單因CYBERCOM司令的身份而佔缺上將。若對此產生誤解,是非常可惜的。

假使台灣未來試圖將網軍獨立為軍種並設上將階司令官,可能造成軍方組織與人事極大波動。近年來經一系列國防改革案,國軍整體的將軍人數已從近千人降至精粹案後的292人。其中,許多組織原本的上將缺已降編為中將。即便已明顯降幅,但國軍的將軍整體比例仍略高於其他民主國家。

增設上將缺的組織後,免不了要接連設置中將與一系列高階軍官。國軍或要疑惑:為什麼是你增編,不是我?

查現行台灣中將缺的組織有: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國防部(後備指揮官、憲兵指揮官、中科院院長、政治作戰局局長、軍備局局長、軍醫局局長)、國家安全局(副局長)、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軍事情報局局長)、陸軍(副司令與參謀長、各軍團指揮官、航特指揮官、金防部指揮官、澎防部指揮官、馬防部指揮官等)、海軍(副司令與參謀長、艦隊指揮官、陸戰隊指揮官)、空軍(副司令與參謀長、作戰指揮官)、海岸巡防署(實際上未曾出現的軍職副署長、海岸巡防總局總局長)等。

考量整體的國防編制,台灣是否適宜再增加上將缺組織、如何增加、如何因應新時代的環境與挑戰,應謹慎探討整體的替代方案。

替代辦法可能是嚴肅思考彈性因應外部威脅與挑戰的組織改造概念,整編在單一組織下的可能性。意即打造戰略司令部以納編現行非三軍戰鬥單位,包括:軍情局、資電作戰指揮部、政治作戰局、電訊發展室、中科院(戰時)、軍備局、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防空飛彈指揮部,並在戰時擴大納編國內所有特種、特勤部隊等。

上述單位雖具有戰略重要性卻打散在國防部或參謀本部之下作為幕僚單位或二線機構,一旦有事不易整合為有效戰力。就人事平衡而言,則上述單位因不設置在現有三軍之下,不致於排擠三軍任何一方的傳統權限,組織改造的障礙將較少。而戰時,納編戰略上極重要的軍事情報、軍醫、資電作戰、防空、政治作戰、後備動員、憲兵首都保衛、特勤、特種部隊的精準打擊,也是三軍一體適用,不致於出現排擠現象。


與其單獨考量增設網路司令部,不如藉此機會跨大視野,考慮成立整合的台灣戰略司令部。

註:本文被退稿,所以在部落格發表。等一週,所以有時間差。

2 則留言:

  1. 美國的戰略司令部主要是主管戰略性武器(核彈電子戰)的情報偵蒐與攻擊作戰,而非將美國非三軍戰鬥單位全部納編的單一性組織。若要類比反倒比較類似飛彈指揮部(一度升格為飛彈司令部)與資電作戰指揮部的合體。

    國防二法通過後,所有非三軍單位早就納編參謀本部軍令一條鞭的直接指揮管制之下,並非單純幕僚或獨立二三級單位(不同於本部外三軍單位)。若要成立另一個統整各單位如文中所述的台版"戰略司令部"恐怕與參謀本部有疊床架屋之虞,而戰略部的司令將會比總長握有更大實權,恐會架空組織法中參謀總長的職權,這會複雜化現有指揮體系。

    廣義而言過去的後備司令部與憲兵聯勤也曾被視為獨立軍種(司令也有上將編階),事實上能不能輪值參謀總長才是重點(狹義的三軍)。DPP提出的網軍司令部只是將司令編階拉升到上將來凸顯重要性的創造議題,有思考過單純電子虛擬作戰軍種帶領實兵軍種作戰的銜接問題?若成立的是一個不能輪值總長的軍種,與現有的電資作戰指揮部又有何不同?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類事情,並無標準答案。
      重要的是,要經過多方面的考量與討論。

      僅以「單(少)面向」因素來籌劃,會遇到想像以外非常大的困難。
      多聽、多問,是上策。


      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