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中國一方面說造島是民用,一方面卻又以「軍事警告區」(military
alert zone, 非各國通用的ADIZ)為由驅離飛越公海的軍機。
中國將人造島視為領土。
問題是,礁岩並非「領土」,所以也無因為礁岩而產生「領海」的法理。
所以,造島也無法領土與領海的律效果。
這篇文章後中國網友反應很典型:與「就是中國自己的本土領海建設!!」,就是套套邏輯拿:結論當前提,本來如此無須討論。
但,領海只有基線向外延伸的12海里範圍。
「國際法也沒說中國不可以在自己的領海上建設!!」
就是既言國際法,又不服國際法。
「中國真的會禁止其他國家的軍力--包括美國—進入這片領海和領空嗎?」
根據林中斌的觀察,這或是先漫天喊價,然後就地還錢——只要有丁點所得,都是憑空賺到的。
這是文革的手法,
記者來鴻:中國到底打算在南海幹什麼?○BBC(2015.06.24)
5月,美軍偵察機飛過南海監視中國的填海造島活動,引發中國的警告和抗議。美國擔心,中國最終會在島上部署導彈和雷達,為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鋪路。6月23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偵查機也首次開始在這一帶海域飛行。不過,中國也有中國的道理,說造地是為了改善島上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BBC駐東京記者傅東飛去年曾經親自前往南海報道。
我懷疑,直到幾個星期以前,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過多考慮、甚至根本沒有考慮過「南海」這個地方,更不用提斯普拉特利群島(中國稱南沙群島)了。除非你是中國通,否則很有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
但是,上星期的一天,去上谷歌搜一搜「斯普拉特利」,你會發現,網上突然發表了一大批文章,抒發類似的感想:「中國和美國走上對撞之路,結局可能是戰爭!」
真會打仗?可能性不大,至少最近不會。但是,南海正在發生的那些事,仍然十分重要。
當然了,這都是關於中國的,或者說,是關於中國的意圖的。
兩千年間,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之內,中國都是亞洲的主導大國。但是後來,歐洲擴張、工業革命,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當然也包括後來的英國人先後抵達中國海岸線。中國被迫屈膝,版圖遭瓜分,宮殿被燒燬,中國人抽英國提供的大煙成癮。然後是革命,內戰,世界大戰,又一場革命……30年的「毛瘋狂」。
現在,中國終於走出了長達兩個世紀的混亂。中國再一次富裕、團結、強大。我們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一個原因是,中國共產黨高層領導人愛保密,打算幹什麼誰也不告訴。
所以,我們只好去讀「中國茶葉」(根據茶杯裏茶葉的分佈狀況預測未來),看看中國現在在做些什麼、試圖據此估算出中國的意圖。
這就讓我想起了南海。南海南部靠近菲律賓的地方,點綴著珊瑚礁、岩石、沙洲。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到可以被稱作「島」的地步。中國、越南、菲律賓圍繞這些島礁的主權已經吵了好幾十年了。但是去年,突然出現戲劇化轉變。
菲律賓海軍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中國控制的島礁外停靠了一排挖泥船,中國人正在填海造地。
隨後立刻引發一場媒體焦點關注,我本人在其中也發揮了一點小作用。我自認為,應該可以還算公平地宣稱,我是第一位親眼看到一個嶄新、奇怪的中國島嶼的西方記者。
去年7月,我搭乘一條菲律賓漁船出海,尋找中國的島嶼。一天早上,在菲律賓以外300海里的海域上顛簸,我們突然看到眼前出現陸地。我的航海圖上顯示,這裏原本不該有陸地。就連菲律賓海軍的飛機最近都沒有在這一片暗礁上偵查到任何工程跡象。但是,就在我們眼前,南熏礁(Gaven Reef)上,是一片嶄新的黃色土地。
今年,中國在一些島礁上的造地工程急劇加速。六個島礁上已經造出2000多英畝的新土地。四月間,最新的衛星照片顯示,其中一個島礁上已經顯現出鋪設跑道的輪廓。
那麼,中國到底想幹什麼呢?一些親北京的學者曾經說,這些島嶼是為軍事和民用雙重目的的。他們說,上面會安置燈塔、漁民的庇護所。
也許吧。但是,北京在距離自己本土好幾百英里的地方、向巨大的填海工程投入數以十億計的美元,應該並不全是為了救助漁民。這些島嶼是軍用的、戰略性的。中國宣稱對整個南海擁有主權。現在,中國正在打造「實地事實」。跑道不是為旅遊航班修建的。
幾個星期以前,美國偵察機故意近距離飛向中國的新島嶼。機組人員錄製到中國方面迅速、憤怒的反應。
中國海軍用英語喊話說,「外國軍用飛機,這是中國海軍。你正在靠近我們的軍事警報區域。馬上離開!」警告一次次重覆,且越來越煩躁、不滿。後來,報務員乾脆高呼,「你走!」在另一次呼叫中,中方人員說:「這裏是中國海軍……這裏是中國海軍……請離開……避免誤會。」
國際法沒有任何條文說中國可以在離開自己海岸幾百英里遠的暗礁上造地,宣佈這裏成為自己的軍事警報區。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北京當局這樣做。
所以,又要提出上面那個問題了。中國的意圖到底何在?中國真的打算利用這些島嶼、強化對整個南海的主權宣示嗎?中國真的會禁止其他國家的軍力--包括美國—進入這片領海和領空嗎?
如果真是這樣,就真的會有麻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