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05-14

呂宋海峽內波 (Internal gravity waves) 解明



Comment
內波,簡單說是海洋內部的波濤(海面),由海底地形、密度與溫度等不同而分出的層次。
約十多年前,一艘夜間由花蓮開往台北港的砂石船在東北角外海失蹤,完全無蹤跡。據判斷就是內波惹的禍。


假使登上鼻頭角,往東北方向看去,會察覺海面波濤不同。雖不一定是內波,卻代表此處危機處處。

呂宋海峽行船非常兇險。根據USGS,這裡有板塊線通過。
東沙,看起來是南海向北航行進入危險地帶的門戶,戰略重要性不言可喻。

台灣史上很著名的1867年「羅妹號事件」等就是在此遇難。其結果是,大清管不著,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前往台灣與部落簽條約救助海難船員。之後又有發生琉球人民船難事件,甚至引發牡丹社事件。
台灣尾,居然是台灣史的頭。有夠弔詭。


南海內波全球最大 能淹百米高大樓○自由 (2015.05.14)
〔記者湯佳玲、洪定宏/綜合報導〕東沙大陸棚外環蘊藏著全球最巨大、高達一百五十公尺的內波,能量達三千萬瓩,相當於我國二一四年總發電裝置容量的四分之三,內波大到可以淹掉台電大樓(高度一百二十七.四公尺),可能對颱風也有影響。台灣與美國共同科學合作,歷經十五年的研究首度揭露南海巨大內波從生成到消散過程,研究成果刊登頂尖「自然《Nature》」期刊。

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期刊
「南海內波的源與匯」計畫由美國海軍資助,四十二位共同作者中,有八名台灣學者;而因憂鬱症自殺離世、一手設計監造海研五號的台大教授唐存勇,由於是當初此計畫的台灣總主持人,因而同被掛名追悼。
研究也首度發現,內波將深水生物捲入其中而上浮,形成鯨豚群追逐內波索餌的現象,並首度發現壯觀的大型海底沙丘;且溫差達十二度C以上的內波,會將深海營養鹽帶到表層,有利於浮游藻類的光合作用,滋潤珊瑚礁區。

兩座海底高山 形塑超強內潮波
台大海研所副教授楊穎堅指出,位在台灣南方的巴坦海脊與恆春海脊是兩座海底高山,分別有兩千五百公尺與兩千公尺高。當強大潮流經過台菲之間呂宋海峽時,在兩海脊相距一百公里的範圍內形成內潮波,一路往西在南海海盆內波形逐漸變陡,變成巨大內波,當其抵達東沙台地前,因水深變淺、波速變慢、波長變短、振幅變大,進而變形、破碎、翻轉後才消散,全部時間耗時兩天至兩天半。這是全球第一次提出內波生命歷程的完整研究。

楊穎堅表示,南海內波向西傳遞的能量是一般開放海域的一百倍,功率達三千萬瓩,是全球最大內波,巨大內波在十五分鐘內落差可達一百五十公尺,可以淹掉台電大樓。此外,受到海水濃淡變化影響,南海內波在春夏季節較大,冬天最小。

台大海研所教授詹森表示,內波發生在水下五十至三千公尺,最大的波通常在五十至二百公尺間,對於鑽油平台及潛水客有巨大影響;尤其是潛艦,去年底中國潛艦在南海遇到「重大掉深」,極可能就與內波有關。另因全球氣候變遷與洋流關係密切,而海洋內波是牽動大洋環流重要能量之一,建議氣象數值預報應放入內波,以精進颱風預報能力,甚至發展內波預報,有助水下活動安全。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王玉懷則率助理研究員李逸環、博士生傅科憲參與研究,王玉懷表示,新發現有助研究海洋熱傳播、炭循環、全球暖化、潛航安全、生態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