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03-20

論慈濟現象:你們還合掌關切,他們已著手反省

Comment
這些聲音,不要說不會出現在瓷器的內部,甚至連外部電視台與報紙言論廣場,都被瓷器合掌關切調。
你們不覺得有問題嗎?


「這些產業都非你我個人所有,應為上主看管、使用而成就福音,不是讓你佔著變更為己有,或滿足私人遊憩、散盡公款,導致苛薄員工,甚至對福音事工置之事外」。
「先輩們是讓我們向前行的動力,而不是用來當作高貴血統的證明;先行者是供我們立志的榜樣,不是拿來狐假虎威行狗屁倒灶之事的擋箭牌。」
「是否當慈善變成了事業,慈善就不再慈善」
「羅東聖母醫院的美好見證,值得同樣擁有數間醫院的長老教會見賢思齊,並反省思索教會醫院應有的樣貌」
「對於偏僻鄉鎮的醫療照顧,是否投入了足夠的資源?更進一步來思考,獲利是否應該成為教會醫院創設的目標?或許建立一個「收支平衡就好」的醫院,不吝於將利潤轉作社會福利之用,幫助身邊最弱小的一個,反而最符合當初宣教師們創設醫院的初衷。」
「長老教會身為台灣最大的基督教組織,也應重新自我反省」

高下立判!

【社論】愧與饋○台灣教會公報 (2015.03.18) http://www.tcnn.org.tw/news-detail.php?nid=9092
當我們讀到了聖經馬太福音:「無論誰,為了我的緣故撇下了他的房屋、兄弟、姊妹、父母、兒女或田地的,都要得到百倍的酬報,並且要得到永恆的生命。但是,有許多在先的將要居後,居後的將要在先。」就一點都不訝異,從150年前陸續到台灣宣揚福音、愛心服務的蘇格蘭、加拿大甚至各地宣教師,他們形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的改革宗精神,也將這棒子交在所有PCT信徒的手中。他們謙卑的服事態度,上主也的確成就了這一切榮耀。

他們如初長般的竹子,在每個階段、不同信仰禾場煎熬,換來如今的雨後春筍。在慶祝宣教150週年、展望PCT新時代之際,我們要學著種竹子的苦楚,不是只有割筍子的快感。

PCT總會之託,台灣教會公報社負責開發及販賣各項紀念商品來鼓舞信徒參與150週年慶祝活動,也藉此認同自己為PCT的一分子。其中使用有機棉製作的運動毛巾,象徵在宣教師的打拚下,PCT成為台灣許多運動之濫觴;以接力棒為概念的外包裝,可當作存錢筒,也可推動以小錢運動為事工承先啟後。運動毛巾上寫著「我不再是我的我」、「改革中」,更提醒信徒應有的聖經至上、萬民皆祭司的改革宗精神。不過,許多教會同工得知,紀念商品所得將回饋給總會與中會,作為150週年各項事工的經費時反而卻步,令人深感台灣先烈蔣渭水語重心長的一句話:「同胞當團結,團結真有力。」

有著150年歷史的PCT,說來耐人尋味。產業之大雖無法與當前沸沸揚揚的慈濟基金會相比,卻也從各代努力下累積不少雄厚實力。當社會大眾在批判著慈濟組織的造神化時,慈濟基金會宣布撤回內湖開發案申請,並且將擴大董監事組織,邀請社會各界有聲望、公信人士參加慈濟董監事會,監督慈濟基金會。此舉是否真心誠意無須揣測,起碼人家要臉、在意社會觀感。相較之下,受託管理長老教會醫院、學校產業的無出資董事、首長們,是否有認清這些產業都非你我個人所有,應為上主看管、使用而成就福音,不是讓你佔著變更為己有,或滿足私人遊憩、散盡公款,導致苛薄員工,甚至對福音事工置之事外

在緬懷宣教典範,如馬雅各、馬偕、巴克禮、謝緯等宣教師時,也請走出神主牌思維,畢竟先輩們是讓我們向前行的動力,而不是用來當作高貴血統的證明;先行者是供我們立志的榜樣,不是拿來狐假虎威行狗屁倒灶之事的擋箭牌


【時論】由慈濟反思教會○台灣教會公報 (2015.03.11) http://www.tcnn.org.tw/news-detail.php?nid=9048
近日因為台北市內湖保護區土地開發案,使慈濟這個形象向來正面的宗教組織意外成為全台新聞焦點。各式政論節目撻伐慈濟不遺餘力,從捐款、制服的階級樣式、土地持有與變更等無所不批。雪上加霜的是,並非慈濟系統出身的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釋昭慧法師,熱心急切地幫慈濟辯護發言,上電視節目與眾名嘴舌戰,最終非但沒有澄清誤會,反而引起更大的風波。

除了土地變更案的爭議之外,還有網友爆料指出,慈濟販售的「宇宙大覺者」塑像,因為形象過於接近證嚴上人本人,引發「造神」的爭議;由壓克力製成、一尊高達33萬元的售價更讓人瞠目結舌,網友紛紛質疑慈濟是否遺忘了初衷,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是否當「慈善」變成了「事業」,慈善就不再慈善

與之相較,羅東聖母醫院也在這次的慈濟風波中被提及。據聞這座天主教的醫院除了讓付不起醫藥費的窮人簽帳以外,若有人真的還不起錢,羅東聖母醫院每5年就會將借據集中燒毀,免去了窮苦人的債,就連導演吳念真的父親生前也曾受羅東聖母醫院幫助,讓他至今感念有加。羅東聖母醫院的美好見證,值得同樣擁有數間醫院的長老教會見賢思齊,並反省思索教會醫院應有的樣貌

在現行健保體制底下,醫院不斷壯大自身的發展是其生存之道,然而不斷的壯大發展,卻容易淪為大型醫院之間的「醫療軍備競賽」,失去了「醫」與「病」之間該有的溫度與體貼。而醫院擁有的社福性質,更可能因為政府稅金的減免,意外接收了大量企業捐贈的股票而成為控股中心;重視管理與利潤,也容易在醫療過程中失去人性,病患成了一個又一個無名無姓的「個案」,就連醫生也成為被剝削的血汗勞工。

「教會醫院」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醫病關係又該如何定義?或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適切的「醫療傳道」平衡點,教會醫院在透過「醫療」而得到利潤的同時,究竟該有多少的比例投入「傳道」?對於偏僻鄉鎮的醫療照顧,是否投入了足夠的資源?更進一步來思考,獲利是否應該成為教會醫院創設的目標?或許建立一個「收支平衡就好」的醫院,不吝於將利潤轉作社會福利之用,幫助身邊最弱小的一個,反而最符合當初宣教師們創設醫院的初衷。


在公民意識高漲、一切講求公開透明的年代,面對社會上質疑慈濟的聲浪,以及「所有的宗教法人都應該被監督」的呼聲,長老教會身為台灣最大的基督教組織,也應重新自我反省,走過150年,教會內是否也產生了某些積弊,而又該如何改革以符合上主的心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