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台灣扭轉局勢的機會之窗更將在您4年任期內關閉」?非常可怕!
小國大心機-給2016台灣總統候選人的國際政經觀察 (戰略篇)○蔡榮峰 (2014.12.26)
親愛的台灣總統候選人您好:
感謝您勇於任事,自願擔任此公僕一職。身為人民頭家的一份子,筆者殷切期盼,無論您是代表何政黨參選,都能顧全整體國民利益以及台灣長遠發展來擬定您的政見。
本文討論的議題主要涵蓋我國2020年來臨前可能被迫思考、但目前尚未被廣泛討論的戰略安全之挑戰,個個無一不是世紀變局,惟有精準掌握國際風向,台灣才能乘風破浪、突破重圍。
期望您能抱持著破釜沉舟的心情前來應徵總統這個責任重大的國家總舵手,請在遠目國際的同時,別忘了您雙腳所立足的土地。即便無法面面俱到,仍希望為您帶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對台三戰立體化、台海軍事優勢完全喪失這3個隱沒在冰山底下的重要議題,個個都直接關係到我們是否能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繼續存在。台灣扭轉局勢的機會之窗更將在您4年任期內關閉,坐視任何一個議題發酵而不有所作為,後果恐將不堪設想。
最近常聽到台灣政府官員抱怨「婉君」老是批評而不多想想解決辦法,筆者也不敢說自己有能力越俎代庖提出什麼完整政策,畢竟國家能否脫離困境端賴政府是否有能力分辯逆耳忠言,只盼拙作能略盡棉薄之力,提供未來的總統一些新的思考方向、讓社會大眾開始正視這些議題的嚴重性,也就算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了。
您聽過「刺蝟理論」嗎?
衝浪的刺蝟
「狐狸一天到晚算計刺蝟,刺蝟卻只顧專心思考自己能做到什麼,任憑狐狸想盡花招攻擊,最後終究無法成功扳倒總是一心一意、嚴正以待的刺蝟。」
這個著名的古希臘寓言被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Jim
Colins)借來發展成一套「刺蝟法則」(Hedgehog principle),將人分成狐狸與刺蝟兩種類型;狐狸樣樣通樣樣鬆,承平時期或許還能守成,但是碰到世紀鉅變或機會來臨可能不進反退;而刺蝟靠著高瞻遠矚的洞察力,將複雜的目的化繁為簡,反而能夠抓住向上提升的時機。
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蝟知道最重要的事[1]。
面對即將來臨的大風大浪,台灣要突破經濟困境似乎沒有太多選擇,一定得成為那隻會衝浪的刺蝟,對主要議題重點擊破[2]。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VS台灣東協化
「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 OBAOR)指的是中亞「絲路經濟帶」與東南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體簡稱。習近平於今年北京APEC會議上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企圖一次性、有系統地解決中國企業及品牌國際化面臨的問題,被西方視為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堪稱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殺手級戰略。
美國在上個世紀利用馬歇爾計劃支持西歐經濟以防止蘇聯擴張,實則趁機取代歐洲在國際市場的主導地位、讓美元在歐洲成為強勢貨幣,進而奠定美元國際地位。而習近平的「一帶一路」一旦成真,將可能在東亞地區重現這個過程,而中國也將重新奪回對歐貿易歷史路線「絲路」與「南洋海路」的主導權、整合歐亞大陸經濟體系、擺脫對西方市場的出口依賴程度、構建涵蓋世界63%的人口(44億)和29%GDP比重(規模達21兆美元)的「人民幣經濟圈」,屆時世界將出現「歐亞大陸經濟體系」與「美洲海洋經濟體系」的二元局面[3]。
台灣APEC研究中心副執行長周子欽分析,「一帶一路」若有進展,不僅可以攪亂美國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布局,還可以對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會員國施加極大壓力,以加快談判速度‧‧‧‧‧‧也讓中國在中韓FTA及中日韓FTA談判桌上增加不少籌碼。或許這也是韓國在北京APEC會議不久後急著宣布簽成中韓FTA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便中韓FTA諸多細節其實尚未談妥[4]。
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兩項重點金援後盾—-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與海上絲綢之路銀行也加速成型中;前者將挑戰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可能使中國在區域經濟影響力方面擠下日本,成為名符其實的亞洲龍頭,而後者則是龍爪如何深入各國的推動引擎[5]。此外,習近平更表示中國將於未來五年內,將在東協各國建立2萬個訓練中心,專門幫東協各國培養「連結(中國經濟圈)專業人才」(connectivity professionals)[6]。中國正透過這種方式,積極輸出「中國經濟崛起模式」,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頗具吸引力,或許真會重現戰後西歐仿傚美國制度的景象也說不定。
相較中國攻城掠地,過去台灣過於將眼光集中在中國,在經略東協市場方面簡直只能用「漫不經心」來形容。近十年來,東協進口市場規模增加了五倍,但從台灣進口的比率,始終維持在3%左右。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分析,台灣對東協的出口,石化品被中國取代、鋼鐵與電子零件被韓國取代、機械品被日本取代[7]。
這對比可能聽起來有點令人沮喪,但也別氣餒得太早,當不成狡猾的狐狸,台灣還來得及學學刺蝟。
筆者認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能否奏效,真正的關鍵都不在那些虛華炫目的數字報表當中,而是在於「溝通人心」。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雙邊及區域貿易協定)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就認為中國對於「一帶一路」過於樂觀,「中亞或許還有可能,但大陸與東南亞許多國家都存在南海主權爭議,想要建成海上絲路,恐怕有點困難。」[8]
在這種軟實力的發揮上,作為東亞最前衛的民主實驗場,台灣或許有機會比中國、甚至新加坡做得更好。
回顧世界歷史,17世紀的荷蘭一邊與西班牙打獨立戰爭,還能好整以暇一邊侵蝕世界強權西班牙的國際貿易市場,靠的就是全民能廣泛參與的公平、法治的開放性制度,不但凝聚國民向心力,還吸引他國資本家前來資助,最終勝過當時國力鼎盛的西班牙,連西班牙當時重要的海外據點台灣都落入荷蘭之手。
雖然現代打經濟戰的難度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心之所向、利之所趨的人性在這三百多年裡並沒有太大變化,身為荷蘭的「前殖民地」,台灣是否能夠從自身的歷史汲取智慧,也考驗台灣的總統對於這塊土地所蘊含的能量了解有多少。
這並非是把中國當成在東南亞市場的頭號假想敵,而是要跳脫自我洗腦式的的數字迷思與失敗主義。除了「加強對東協各國的直接投資與實質關係」這種傳統官僚反射式的回答以外,無論競爭對手是中國、日本還是韓國,或許用刺蝟的洞見去思考什麼是台灣本身在本區域「最擅長的且無可取代的」才能開創新局,例如開放性參與的民主制度與網路創新能力,這些都是台灣在東南亞區域經濟中無可取代的軟實力,對東協各國年輕世代其實都頗具吸引力。
然而,要如何成為東南亞區域實質上的各國人才匯集之地,就必須去思索該如何使東南亞青年世代的人才「渴望」把台灣成為第二個家,把台灣軟實力變成實質影響力,用質變帶量變,讓台灣即使無法加入東協也能成為東協實質夥伴,不能加入東協+,就讓自己變成小東協吧!以下提供幾個想法:
1. 積極培養台灣本土的東協人才,在具有政策及語言資源的大學如台大、政大等,設置重點東南亞學系[9],擴大我國區域專家培養的渠道;集中相關學術資源,將台灣打造成世界東南亞政策研究重鎮。
2. 台灣打造成東協人才的留學中心,不但可以解決少子化的高等教育市場問題,還可以鎖定特定專業人士、有計畫地暢通就業簽證或居留台灣的管道,將台灣所需要的東南亞人才留在台灣。台灣政府、高等教育院校更可與東南亞台商或當地主要大學合作,打造產官學一體的東南亞人才來台留學環境,讓「留學台灣」與「透過台商取得當地就業機會」相得益彰,提高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價值之餘,還能留住各國人才為我使用。
3. 健全台灣移民的母語教學環境,培養具雙語、多語能力的新台灣之子,讓台灣成為東南亞的瑞士、東南亞與東北亞的橋梁,還能將台灣的軟實力隨著東協的興起輻射到世界去,成為東亞無可取代的存在[10]。
幫貓掛鈴鐺
受貓威脅多時的老鼠群,都曉得給貓繫上鈴鐺才能一勞永逸,這樣貓爪靠近就會發出警訊,但問題是沒有老鼠願意犧牲性命去掛鈴鐺,最終所有老鼠無一倖免。
這個故事出自家喻戶曉的《伊索寓言》,而台灣過去的各執政黨面對各種「中國因素」的態度就像是故事中的老鼠;無論是把洞口塞住還是改變洞口尺寸都是治標不治本。台灣既然沒有辦法阻止中國大貓擴張地盤或張牙舞爪,起碼可以降低被抓傷或吞併的機率,在機會之窗關閉之前,務必幫貓掛上鈴鐺,起碼試著把本來用來對付我們的夾鼠器放在洞口吧!
若是不想看到結局來得太快,2020年以前,我國務必要想出對策解決中國對台三戰立體化、台海空優完全喪失這兩個國防戰略的重大缺口。國防戰略需要時間布局,一但過了某個特定時間點,就再也無法扳回劣勢了,而台灣就正站在這個命運的十字路口上。
對台統戰全面立體化
中國2003年12月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指示對台統戰必須充分發揮政戰功能,進行「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11]。法律戰是要在國際法上製造武力犯台的主權正當性,讓第三國援軍陷入被動立場。輿論戰則是壓制非統派媒體、使發自台灣立場的言論在國際上消聲匿跡,失去話語權[12]。心理戰則是透過各種直接或間接的訊息傳播管道,如網路、兩岸交流活動等,對台灣若干預先選定的意見領袖 (opinion leaders) 進行安撫攏絡,以便喪失其抗敵意志,讓台灣指揮系統實際上從高層決策系統陷入癱瘓。
最為人所知的三戰事例,莫過於中國在2005年間,一面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來動武凸顯正當性,另一方面在不到3個月內迅速促成連宋的「和平之旅」與「搭橋之旅」營造大和解氣氛,讓國際媒體再無立場批判《反分裂國家法》,同時在媒體宣傳、政治接觸上營造一種台灣人在國際上從未感受過的「被重視感」,化解台灣內部因《反分裂國家法》所產生的反中氛圍,並讓既有抗議聲浪在國際上看起來像是台灣內部政黨的主張而不是人民的想法[13]。爾後的歷史發展,就如你我所知道的,絡繹不絕的各層級兩岸交流直到今年的太陽花學運爆發才稍作暫停。
三戰恐怖的地方,就在於環環相扣,卻又互相加成,足以讓台灣變成溫水裡的青蛙而毫不自知;從涉及共諜案的各階政府單位領導人層級不斷升高的狀況看起來,此戰略的確發揮了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顯著效果。
對台三戰立體化則是太陽花學運後,中國對台統戰方針進行全面性的修改的可能結果。北京將原有的「透過篩選、支持在台代理人 (agency) 間接影響台灣政局」模式拋棄,改採對台灣各政黨及各階層首長「全面接觸、各個擊破」,或是透過「直接駐點」的方式,從地方里長層級透過動員直接干預選情[14]。
無論是哪一種,目的就在於延續三戰對台持續有效,直到情勢完全不可逆轉。太陽花學運的出現讓北京了解到,「代理人篩選模式」不但導致三戰效力無法真正「入島入戶入腦」,還會產生反作用力讓北京失去台灣一整個世代人的民心[15];本來舊有三戰模式之所以存在,是考慮到不能牴觸法律戰的效力,所以在操作面層面上盡量不露痕跡,但現在評估起來,恐怕比不上全面失去青年世代的代價要來得大,再說兩岸交流在國際上已成常態,即便將三戰戰略做修正,改成更直接的方式,也不會再引起國際側目了。
中國對台三戰立體化的實際作法,可能是針對台灣在國家、政要、人民三個層級採取不同對應方式,放大中國對台吸引力、確保台灣內部產生離心力。首先,在國際層次加強壓迫台灣國際空間、侵蝕原有國際組織地位,或對台灣加入國際組織開出更嚴格的條件[16],加速平潭及福建其他地區發展速度,用以消滅台灣區域經濟優勢、加大以經促統力道。
再來,在各級意見領袖層次,確保2016年選出的台灣總統,同意在接下來的四年內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一但完成,再2005年的《反分裂國家法》將有機會透過法律戰在國際法上創造合理出兵的灰色地帶,更糟的狀況將可能使本來就只是美國國內法延伸出來的《台美關係法》無力化,大大減低美國未來軍售台灣的可能性[17]。同時把包括太陽花學運出身的各政黨意見領袖納入直接接觸的範圍,以「國民黨共產黨化、民進黨國民黨化、太陽花民進黨化」的三體操作策略為目標,一但統戰重新定位這三體目標,將產生許多操作空間,使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期那種景象不可能再次出現[18]。
最後,在人民層次上,可能的作法是透過蒸蒸日上的人民幣金融運作[19],持續對台灣主要傳統媒體、網路媒體進行直接收購或間接入股,並找出一套將中國網路控制策略運用在台灣的方式,用「溫和反對言論」取代真正的反對言論,只需要達到能夠降低台灣網路言論信度的效果即可。美國國會報告USCC 2014年度報告書就引述了澳洲蒙納許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學者許建榮(Chien-Jung Hsu)的研究結果,證實中國正透過穿梭兩岸的紅頂商人控制台灣媒體,並透過置入性行銷的購買方式來影響台灣輿論走向,而且情況持續惡化中[20]。
面對中國動用龐大人力、物力的三戰戰略,台灣唯一能幫這隻大貓掛上鈴鐺的方法,只有透過民主深化,讓公民意識深入人心,達到心戰上全民皆兵的程度,與軍事上採取徵兵制是類似的意義,以下有兩項制度上的具體做法:
1. 兩岸關係正常化:落實有效的兩岸監督條例,讓兩岸交流回歸實質互惠而不是黨對黨私相授受、摒除不必要的政治滲透。在經濟發展策略上要落實以「東亞的台灣」或「世界的台灣」為目標進行兩岸經濟合作。對世界各國來說中國是如何,對台灣來說就是這種程度,沒有誰要擺脫誰的問題,只有認清自己是誰跟想要何種生活方式的問題。
2. 讓全國公民都成為國安的眼線:通過務實版本的公投法修憲,把憲政權力還給人民,以大幅降低三戰戰略對政要、國家層次的效力。公投法因為「統獨公投」的顧慮、藍綠惡鬥、外部因素(例如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 ,讓台灣的公投法變成世界難度最高的鳥籠公投,反而開了更多漏洞讓穿梭兩岸的紅頂政商上下其手。重點是,是否能夠思考出一套公投法,能用於「是否統一或獨立」之外的所有問題,才是下屆台灣總統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十年之內將無用武之地
台海國防優勢完全喪失是這3個議題中最明確、最嚴重、若無作為絕對會發生的狀況,因此筆者特地放於最後一段,希望要是哪天老鼠連洞口都出不去,起碼能夠把捕鼠夾反著放。
今年四月間,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就邀請來自美、中、日、韓、台、新、印等11國的402名民間外交專家進行「亞洲強權與秩序」(Power and Order in Asia) 調查,結果逾七成專家認為中國脅迫台灣統一不利各國利益,連中國也有43%學者認為,脅迫台灣統一無益於中國國家利益[21]。然而,隨著台海兩岸軍事實力的天平愈加傾斜,中國發動武力攻擊的成本就越小,相對地提高了武力犯台的誘因。
在上述提過的同一份美國國會USCC 2014年度報告書中,兩岸軍事部分提及解放軍區域作戰能力漸趨成熟,再加上自從2011年以後,美國就沒有對台提供大型軍售,導致台海軍力平衡明顯持續向中國一方傾斜。到2020年,解放軍將擁有約60艘新型船艦及潛艇、第2艘航空母艦戰鬥群,以及約600架各式飛行器[22]。
中國與日俱增的軍事實力不僅影響到台灣國家安全,連帶大幅提高第三國介入的成本,使得美日馳援台灣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面對這種情況,台灣必須有「以進為退」的心理準備,以發展不對稱戰力作為維持兩岸軍事平衡的必要手段,尤其以導彈、潛艦的發展最為重要。
然而,令人錯愕的是,台灣軍方從李登輝總統時代以來,中科院針對「決戰境外」開發出的地對地雲峰中程飛彈[23]、空對空萬劍彈、空對地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24]都在近幾年離奇地因為「高層壓力」或「美國關切」的理由,面臨被停擺、大砍預算或計劃凍結的狀況,此舉幾乎等同於台灣自廢十數年武功,讓不少軍方人士相當惋惜。
幸好,契機出現了。
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日本將其「武器出口三原則」放寬,安倍政權企圖將雁型理論運用在安全議題上,經由武器或技術的輸出,將「和日本面對相同潛在威脅的區域性國家」,變成實質上的準盟友關係,讓日本在亞太地區的存在變成對各國有利的公共財[25],並於今年與澳洲談成蒼龍潛艦軍售案[26]。另外,美國國會USCC委員會委員武爾茲 (Larry Wortzel) 於2014年11月20日的國際記者會上提及,台美雙方人員在國防工業會議上有相當熱絡的討論,美方國防業者已準備好,台灣的立法院也願同意預算,可能在在未來5至7年,研發產製4艘1500噸級傳統潛艦,但最終還是得看台灣的立委是否發動提案,以及提案是否被立法院通過[27]。
雖然許多戰略專家認為,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鬆動短期內會加強美日同盟的能力,但長期會破壞美日同盟原有「日本遵守非武裝、美國透過安保條約提供保護」之法理基礎[28],但筆者認為美日關係鬆動對台灣來說未必不好,如此一來,我國將可能在美日台小三角中獲得更多實質利益。事實上,因為中國軍事實力的崛起,台灣對日本與對美國的重要性正產生分歧;對國力下降、長期下或許會逐漸退出西太平洋的美國來說,或許還有放棄台灣的可能性,但對日本來說,台灣可是關係到能源戰略的生命線,戰略價值無論如何是不太會貶值的[29]。
但是,台灣全體國民必須要認清台海一旦開戰,無論是美國或日本都不具備「必然介入」的條件;即便有,索求代價也必然高昂。所以對台灣來說最具經濟效益、短期就能產生效用的最佳戰略就是轉守為攻,發展不對稱戰力。台灣不妨利用這個機遇期左右逢源,在日本思變、美中爭霸的狀況下厚實國防自主能量,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才是上上策,具體做法可能是:更新美國軍售、美台技術合作、日台聯合潛艦國造、全面重啟中科院擱置的各類飛彈量產計劃,更重要的是務必堅持完成雄三音速反艦飛彈計畫部屬整備[30]、預計兩年後啟動的潛艦國造計劃。在美日態度日趨明朗的當下,若是再有「高層壓力」,恐怕指的就不是華盛頓或紐約了。
誰的決戰?誰的2016?
如上所述,無論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對台三戰立體化還是台海軍事優勢完全喪失,在在都可以見到中國因素。中國已經透過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布局,建構出一套完整的統一戰略。
作為不甘淪為俎上肉的小國,台灣實在沒有不耍心機的本錢。任何歷史上保有自主性、得以存續的小國皆是如此,無論是東亞的韓國、越南、泰國,或是歐洲的芬蘭、荷蘭,都必須在大國掀起的驚濤駭浪中兢兢業業才能安身立命。
身為台灣人,常常有一載浮載沉的末日感,但筆者也同時想多嘴一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歷史的洪流之中,能夠把握戰略機遇期、借力使力奮起的小國仍然所在多有,台灣人也不該過度妄自菲薄,否則筆者也不必在此多費唇舌。
往者已遠逝,來者猶可追,希望無論您是出自何黨的總統參選人,還請務必揚棄過去藍綠對立的狹隘框架,以台灣這片土地的利益為出發點,真切地體認「決戰2016」背後代表的意涵,因為那將決定屬於台灣全體國民共同的未來。
[1] 筆者提到的「刺蝟法則」是來自柯林斯在其2001年發表的《從 A到A+》(From Good to Great) 一書,該書主要是為了回答一個管理學問題「優秀的公司比比皆是,但要如何才能跨越發展的瓶頸,蛻變成頂尖卓越的產業龍頭?」歷時5年蒐集大量資料,進行海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後,柯林斯何他的團隊發現了「刺蝟法則」;而這個法則後來也擴及到許多其他領域的應用。
[2] 圖中著色的部分就是解決問題的洞見所在,而三個環中的問題,就是「刺蝟法則」用來創造洞見的三問:「你們對什麼事業充滿熱情?」、「你們在哪些方面能達到世界頂尖水準?」、「經濟引擎主要靠什麼來驅動?」。問題中的「你們」可以用來代換成「台灣」或是特定產業,也就是說,因應未來的變局,各種政策的制訂都要能幫台灣反映出這三個問題,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5] 今年10月24日,中國同20幾個創始成員國已於在北京舉行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備忘錄簽約儀式,該行法定資本高達1000億美元,其中至少50%由中國出資,藉以確保中國最大股東地位。有趣的是,美國傳統盟國澳洲、印尼和南韓等主要國家「剛好」都缺席這個簽署儀式,不難看出中美暗地裡在互相較勁。從海上絲綢之路銀行的構想,更能看出當年馬歇爾計劃的影子,只是這次從美籍銀行團換成了中國民間資本,主要目標就是藉由國家戰略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目前已有多個東協國家表示將參與該銀行籌建,而「海上絲綢之路投資基金管理中心」則是負責籌組該行的主要單位。《中國證券報》引述該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法,這個管理中心是一家私營基金公司,目的除了提供資金給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發展項目,更重要的是以民間資本身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淡化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政府色彩」,以減少中國資金在各國受到的阻力,見BBC中文網, 2014, 《中國推「一帶一路」戰略籌建海上絲綢之路銀行》, 11月13日。
[9] 目前全國僅國立暨南大學設有東南亞學系,,建議台灣必須以中國雲南民族大學為學習對象,培養有即戰力的本土東協人才。(該校是雲南最早成立東南亞語學系的大學。院內囊括泰、緬、越、寮、柬、馬、印尼、印度八個東南亞南亞語種)
[10] 世界上幾乎沒有其他國家具有台灣目前擁有的潛力,整個社會精通中文、又具備英、日、韓語言能力與東北亞洞察力,並且有將近一成的新生兒是來自於以東南亞為主的雙語家庭,若是能好好掌握這些優勢,我們將能創造出一整個多語能力的世代,而台灣將贏在21世紀起跑點上。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台灣99學年度國小生當中,平均每10位就有1位是新台灣之子。
[11] 美國1991年在伊拉克沙漠風暴(Desert Storm)戰爭中的表現引發全球第三波戰爭軍事浪潮,各國紛紛針對美國結合資訊與科技的戰爭模式進行分析,企圖進行同樣的軍事現代化(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而三戰則是中國解放軍軍事現代化當中的「資訊戰戰略」不可或缺的一環,被實際投入運用在對台統戰工作。
[12] 從胡錦濤時代就定下的對台方針「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後半句的具體政策就是消滅台灣國際生存空間,在最大程度上讓台灣無法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參與國際組織,使台灣在國際間失去「具有可性度」的發言權,久而久之國際盟國只能夠過台灣特定高層或是媒體管道蒐集訊息,大大提升台灣與其盟國戰略誤判的可能性。美國戰略與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2013年出版的《台灣對於擴張國際生存空間的追求》(Taiwan’s Quest for Greater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裡面對於台灣當前遇到的困境以及幾個較重要、急需有突破性進展參與的國際組織有通盤性的介紹。
[14] 最新的案例就發生在不久前的2014年底九合一大選,居然出現了金門第三高票候選人居然是共諜的情況,會不會有更多未被抓包的「紅色里長」其實已經悄悄地在為2016熱身了呢?筆者說個題外話,使用孔子誕生紀年、因為該黨總裁白狼而聲名大噪的「中華統一促進黨」本次九合一選舉中提名十席,村里長當選二席,鄉鎮市民代表也當選二席,白狼更在地方宴請里長的公開場合直接說該黨絕不會在2016總統大選缺席;該黨主席盧月香意外爆料出錢讓台商返台投特定候選人的中國生產黨以在台陸配為選民基礎,才成立四年,就已有四萬黨員,號稱台灣最大的小黨,主席盧月香去年4月份曾帶領近百名黨員到北京的毛主席紀念堂,突然跪下磕了3個響頭,盧月香說「想讓台灣的立法委員、將軍也來跪毛主席」
[15] 有趣的是,如同台灣歌手在中國選秀節目上老是要被標上「中國台灣」欲蓋彌彰的道理,當張志軍在太陽花學運後訪台發表「兩岸關係不可逆轉」的時候,國際主要媒體紛紛解讀成中國擔心可能衝擊兩岸統一進程連來自中國的新聞評論員也都提出兩岸關係碰到了瓶頸的看法,見《台灣學運暴露兩岸深層危機》, 金融時報中文網, 4月11日
[16] 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大會(WHA)成為觀察員就是個經典的例子,中國企圖在國際組織間形塑「台灣任何決定必須先諮詢中國」、「國際組織必須透過中國接觸台灣」的氛圍,並且開始對台灣在各國際組織原有的名稱上做手腳,一旦成為長期慣例,便是中國對台三戰要達成的目標成果。最新的發展是中國連台灣的港口與機場與世界衛生組織機制接軌都要阻止,原因是可能讓台灣直接與世衛重要專家直接接觸。
[17] 《反分裂國家法》再加上《兩岸和平協議》的效果,極有可能會讓任何「軍售台灣」的作為,用以作為中國合法出兵台灣、不得他國插手、不需付任何國際戰爭罪的最佳藉口,隨著台灣軍事實力的衰弱,時間將站在中國那一邊。
[18] 袁宏冰於2012年來台時曾提出「國民黨共產黨化、民進黨國民黨化」的說法,並表示前者早就在做,經由國共交流、簽訂和平協議而侵吞台灣,後者也已開始,是用各種管道、方法讓民進黨拋棄台灣的國家理想。此說法遭受許多批評,但筆者從戰略的角度看起來,無論在此之前中國是否真的如此計劃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今年太陽花學運後,這個策略已經不是考不考慮,而是怎麼做的問題了。中國勢必要調整對台統戰方針,並把太陽花世代列入計算,不可能不去了解、企圖掌握足以左右台灣政局的一股新興的政治實力;站在北京的角度,這個策略的價值在於「可以在不破壞過去幾年的三戰成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失去台灣的風險。畢竟對中南海來說,太陽花學運只是三戰戰略的偏差「意外地」導致了兩岸交流(出現紅頂權貴現象)與台灣社會階級對立兩者產生化學作用,並非完全不可逆。國台辦在今年台北市選戰結果未出爐前,就搶先於選前透過媒體喊話問柯文哲是否支持「九二共識」,可見北京正在嘗試這種可能性。延伸閱讀可參考BBC中文網, 2014, 《中國統戰部試圖「拉攏和兼容」台灣》, 11月27日
[19] 例如金管會前主委施俊吉提出的警告,因為人民幣迴流機制缺陷的緣故,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截至今年3月底已成為全台最賺分行,資產總額是1.2兆元,目前只有125億元的台幣放款能力,若是服貿通過,屆時它就會有能力擴張到1兆元以上(超過台灣103年度政府總預算的一半),由於這個龐大金額可以拿來進行的目的實在太多,要完全排除政治導向運用的可能性實在叫人難以信服。
[20] Hsu, C.J., 2014, “China’s influence on Taiwan’s media”, Asian Survey, vol.54, issue
3, pp. 515-39
[23] 射程範完幾乎涵蓋中國全境的雲峰中程地對地飛彈研發超過10年、耗資近80億元,其量產計畫在「海研五號」研究船參與一次飛彈追蹤觀測、並成功完成中低空1200公里測試後,今年突然被政府喊停,詳細報導請見風傳媒,2014, 《射程直搗北京 雲峰中程飛彈量產叫停》, 10月21日
[24] 射程200公里的萬劍彈具有遠距遙攻能力,空軍IDF戰機只要飛在海峽中線以東,其攻擊的範圍就涵蓋中國大陸東南沿岸機場跑道等軍事目標,將大幅提升空軍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軍事目標執行「遠距制壓作戰」和「防空制壓作戰」的能量,因此被歸為攻擊性的武器裝備。原本空軍全部127架IDF戰機都將具備發射「萬劍遙攻武器系統」的能力。需要的數量要超過百枚以上,但實際的量產數量卻被大砍2/3,這讓原先規劃的人員相當訝異;而見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則是被高層指示只研發不量產,見風傳媒, 2014, 《緩和兩岸關係 國產萬劍彈產量砍2/3》, 10月27日這是自1967年以來日本首次全面重修禁止武器及相關技術出口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日本安倍內閣出台新的原則,旨在通過放寬武器出口,來強化與盟國的安保合作關係,並促進國內軍工業發展。日本共同社說,新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主要內容包括:不允許向爭端當事國或在違反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出口(轉移)。其二,僅限有利於推動國際合作和有助於日本的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出口,在確保透明度的同時進行嚴格審查。此外,僅在能夠確保妥善管理的情況下允許出口的武器被用於其他目的或轉至第三國。
[25] 「這是自1967年以來日本首次全面重修禁止武器及相關技術出口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日本共同社說,新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主要內容包括:不允許向爭端當事國或在違反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出口(轉移)。其二,僅限有利於推動國際合作和有助於日本的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出口,在確保透明度的同時進行嚴格審查。此外,僅在能夠確保妥善管理的情況下允許出口的武器被用於其他目的或轉至第三國」,全文請見BBC中文網, 2014,《日本內閣通過新原則放寬武器出口》,4月1日
[26] 澳洲預計在2030年前,以10-12艘日製「蒼龍級潛艦」汰換老舊的瑞典製「柯林斯」級(Collins Class)柴電潛艇,不少日澳專家、輿論紛紛表示如果加上後勤系統與人事預算,接下來五年總預算將高達2320億澳幣,見ABC News, 2014, “Japan
plans to sell submarine technology to Australia in move experts say could rattle
China”, 29, May 與ABC News, 2014, “Australia
supports Japan’s return to ‘normal defence posture”, 12 June
[29] 這樣的呼聲相信在日本國內會越來越常聽到,今年就已經有日本專家公開建議日本軍售、技術轉移給台灣「日本軍事專家北村淳二十日在日文網路媒體『JBpress』上發表題為『提供潛艦技術,協助台灣脫離困境』的評論,強調台灣的防衛與日本安全息息相關,倡議日本應對台灣提供潛艦技術,協助台灣從目前潛艦老舊的困境中解脫。」完整報導見自由時報, 2014, 《日專家倡議 助台造潛艦》,11月21日
[30] 又稱為航空母艦殺手,是海軍不對稱作戰的殺手級武器,台灣是世界上第三個研發出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國家,其他國家為俄羅斯與中國,印度則是後發先至提前台灣部屬。(是的,美國沒有,因為世上主要敵對國都沒有航母,這堪稱是一種亞洲地區不對稱戰略思維下產生的武器。) 目前被裝在堪稱亞洲最快速的匿蹤高速巡邏艇沱江艦上,海軍以「迅海專案」為代號發展的沱江艦本身就是台灣破解中國航母的不對稱戰力非常重要的一環,預計在2016年量產,筆者中心希我國海軍不要再莫名地「被施壓」而被迫放棄這個堪稱世界最先進的反航母戰術發展計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