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02-19

評:Shinzo Abe’s Nationalist Strategy○The Diplomat(2014.02.13)



Comment
Kosuke Takahashi, a Tokyo based journalist, wrote an article for the Diplomat explaining what Abe might be going to do next, or what his grand strategy might be, and why Abe is wrong.

Takahashi defined at the beginning that people have to review history before scheming strategy.  He detailed Abe’s doings, such as proactive Pacifism,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National Defense Programme Guidelines, the concept of Dynamic Joint Defense Force etc.; however, Takahashi concluded that Abe should not depart from the post-war regime, in the name of history.  The author, in fact, showed a typical tautology error.
Takahashi’s was blind to history when he blamed Japan for its “hostility” toward China and South Korea “when all countries need to be working cooperatively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with North Korea and its nuclear program.”  He talked as if NK were one lone party in the Six-Party Talks, while all the other five were grouped as NK’s rival. 
Moreover, China’s opposition to prosecuting NK's top lead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port of UN DPR Korea human rights, gave conflicting evidence to Takahashi’s claim.
On the same web page of the article, the Diplomat interviewed Michael Green, senior vice president for Asia and Japan Chair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In explaining objectively the dangerous esca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Green referred to Chinese doings since mid-90s from the opaque military buildups to unilateral ADIZ on East China Sea lately, and meanwhile mentioned Abe’s Yasukuni visit.
In all, it is imperative to do a thorough review to understand how and why the situation over East Asia has changed so quickly and dramatically.  Since 1989 the US encouraged Japan to take more reg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revive the right of collective self-defense.  However, Yasukuni’s visit that challenged WWII mainstream view suddenly pushed the US to stand behind China.  Yet it is Beijing, not Japan, that has challenged the regional status quo, most intensely in the past four years.  

Will such an abrupt dramatic alteration happen to Taiwan too?    Rewritten at 1335
本文作者 Kosuke Takahashi 認為安倍靖國參拜的呈現其為最日本史上保守的首相,且為歷史修正主義者,懷念戰爭期的日本,從而鼓動愛國心、民族主義心。
作者問:然後呢?安倍想做什麼?大戰略是什麼?
作者從遠東軍事法庭講起──這就又回到北京的「確保反法西斯戰爭的成果」,並認為:安倍先改變「被動和平主義」(passive Pacifism) 為「積極和平主義」(proactive Pacifism) ──對國際和平貢獻更多。然後設立「國家安全會議」 (NSC),發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 (NSS)與年度《防衛計劃大綱》 (NDPG),並發展「統合機動防衛力」 (a Dynamic Joint Defense Force) 概念,而注重西南方的防禦。並在美國壓力下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而引起爭議。安倍接著要修憲以承認集體自衛權、武器出口原則、修改教科書綱要、更換NHK委員。最後修改憲法第九條。
作者認為要制定戰略必須檢視歷史,而安倍的靖國參拜則說明了其目標。
有趣的是作者引述《紐約時報》,提及當各國要齊心協力對抗朝鮮時,日本卻對中韓展現敵意。 (An editorial in The New York Times titled “Japan’s Unnecessary Nationalism” was critical: “…it seems especially foolhardy for Japan to inflame hostilities with China and South Korea when all countries need to be working cooperatively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with North Korea and its nuclear program.”)
原來在作者眼中:六方會談的朝鮮是一方,而其餘五國是另一方。作者無視於中國與朝鮮的軍事同盟,及中國的作為:「中國反對因人權紀錄將北韓領導人訴諸國際法庭。…報告也點名中國將脫北者遣返,導致脫北者面對被虐待或處決的慘況,等於是協助及教唆反人道的罪行。」作者的國際觀居然如此,令人傻眼。
相對的,Michael Green 接受 The Diplomat的訪問,在前言中即提出平衡的呈現中日的行為乃典型的挑釁升級,較為平實。 (China-Japan relations have deteriorated rapidly in the wake of China’s newly announced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and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s visit to the controversial Yasukuni Shrine.  The Diplomat‘s Shannon Tiezzi talks with Michael Green, Senior Vice President for Asia at CSIS and a professor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about the root cause of the tensions, the possibility for conflict, and strategies for repairing relations.)
總之,2014年以前情勢原本是北京挑戰「現狀」(東海與南海),怎瞬間變成東京挑戰「二戰」(靖國與慰安)?轉折在哪裡?也因發生此一轉折,所以從1989年起美國鼓勵日本承擔更大責任的戰略,在美國評論者眼中瞬間轉為日本單方面的擴軍。
要警覺的是:這外部轉折也一樣會發生在台灣。

Shinzo Abe’s Nationalist StrategyThe Diplomat2014.02.13http://thediplomat.com/2014/02/shinzo-abes-nationalist-strategy/
With his overt nationalism and his historical revisionism, Shinzo Abe has a plan for Japan.
By Kosuke Takahashi
The world is now beginning to realize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s true intentions.  With his controversial visit to the Yasukuni shrine, which memorializes war dead, including Class A war criminals such as Hideki Tojo, he is no longer hesitant to reveal his true nature: without question, the most conservative leader in Japan’s postwar history.  And he is a historical revisionist, notably with respect to wartime Japan.  By encouraging a spirit of nationalism, Abe is hoping to engender self-confidence and patriotism among the Japanese public.
But what exactly is his future agenda?  To understand Abe’s political ambitions, you need to understand their take on modern Japan.
For mainstream Japanese conservatives such as the Abe family, Tokyo has been shackled since it accepted the judg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 known as the Tokyo Trials.  For one thing, as a defeated nation Japan has always been forced to take a servile position— militarily and diplomatically—toward the U.S., the World War II victor.  And Japan has had to repeatedly bow its head to its neighbors, such as China and South Korea, to apologize for its conduct during the war.
Willingly or not, Japan embraced these two international restraints when it signed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in 1951, hoping to return to the fold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an independent nation.
More than 60 years later, though, the Abe administration wants to free Japan from these perceived shackles.  In his own words, he is seeking a “departure from the postwar regime” by “bringing back Japan.”  Although Abe has never said from “what” he will bring back the nation, many Japanese believe what he meant is to bring back a militarily, diploma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strong Japan from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byss of the past decades, and perhaps in the long term from the U.S. itself.
Although Abe’s popularity has recently tapered somewhat from the heady days early in this, his second stint as prime minister, many Japanese still support his nationalistic program, because they feel that Japan lacks strength and needs to stand on its own feet, amid mounting nat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a rising China.
So, to return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Abe’s grand strategy?  In fact, Abe has a three-year plan to accomplish his ultimate goal of having Japan “depart from the postwar regime.”
Abe’s Three-Year Plan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his second term in office 2013, Abe proposed a move from “passive pacifism” to a “proactive pacifism” that encourages Japan to contribute more proactively to world peace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e then established a Japanes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  He also announced the first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NSS) and the National Defense Programme Guidelines (NDPG) tha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a Dynamic Joint Defense Force.”  This new concept emphasizes the Self-Defense Forces’ (SDF) joint operations and interoperability capability at sea, in the air and on land, and bolster the nation’s defensive posture in the southwest—in particular the Nansei island chain that includes Okinawa and the disputed Senkaku/Diaoyu islands in the East China Sea.
Over the last year, Abe’s government has also enacted a controversial secrecy law to prevent leaks of state secrets, after it was pressured by the U.S. to tighten the confidentiality of their shared intelligence on security.
Now, in his second year, Abe is trying to reinterpret the constitution to allow for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 of collective self-defense.  Abe will also formally abolish Japan’s decades-old ban on weapons exports this year.  In January, his administration revised textbook screening guidelines to give Japanese children a more patriotic take on modern Japanese history and to better reflect the government’s view on territorial issues such as on Senkaku Islands.  Abe has also succeeded in placing four conservative intellectuals with whom he has very close ties on Japan’s public television NHK’s management board. Some of their comments have already stirred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In this third year, 2015, Abe plans to change Article 9 of the U.S.-imposed pacifist constitution, accomplishing his final goal of escaping from the postwar regime.
This three-year plan seeks to boost national security and could lead to Japanese involvement in conflicts abroad in the future.
Shinichi Kitaoka, a former Japanese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a key Abe adviser, remarked recently that all of these steps are simply trying to bring Japan closer to a “normal country.”  Kitaoka is now deputy chairman of Abe’s Advisory Panel 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Basis for Security, which is expected to recommend reinterpreting Japan’s war-renouncing Constitution to lift the self-imposed ban on the right to exercise collective self-defense in April.
Abe’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 attempt at bringing Japan out of the postwar regime in terms of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will inevitably require the country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its historical view, sparking a national debate on modern history.
In this context, Abe’s visit to the Yasukuni Shrine is a manifest of his determination to accomplish his final goal.  He needs to unite at least his conservative allies and supporters within Japanese political circles amid domestic and foreign opposition.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to come out of his visit to the shrine is whether Abe really thinks that Japan’s wartime leaders, such as Hideki Tojo and Abe’s own grandfather Nobusuke Kishi, a Class A war crimes suspect by order of the 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s, did the wrong thing or not during the war.
It is apparent that Abe believes they were innocent.  His book Towards a Beautiful Country: My Vision For Japan, published in 2006, is revealing on thi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ime minister’s thinking.
In the book, he says that Japanese war-time leaders bore the greatest share of responsibility, but pointed out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ublic also supported the military strongly.  He cited as an example of this strong public support, major newspapers that fed the war frenzy with front-page headlines like “(We) Should Fight Adamantly.”  He also notes that Class A war criminals were brought before the Tokyo Trials on charges of “crimes against peace”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based on concepts formed after the war, question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 trials.  He goes on to note that Japanese domestic laws do not deal with Tojo et al as criminals; indeed, the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pay their pensions after the war.
In this book, Abe quotes Father Bruno Bitter, representative of the Roman Curia, who, when asked by the 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U.S. occupying force how to deal with Yasukuni Shrine, said, “Any nation has the right and obligation to pay tributes to the warriors who died for the nation.”  Abe also makes theArlington cemetery comparison, as he has done recently.
Of course, Abe is on record repeatedly defending Japan’s conduct before and during World War II. On April 23 last year, Abe even told the Diet that he does not believe Japan’s occupation of other Asian countries during the war can be considered “invasions.”  According to Abe, that’s because there are no set international or academic definitions of the word “invasion.”  He claimed, “It depends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ividual countries.”  He later retracted his remark after his hawkish stance was criticized by China and South Korea, saying “I never say Japan did not invade.” An editorial in The New York Times titled “Japan’s Unnecessary Nationalism” was critical: “…it seems especially foolhardy for Japan to inflame hostilities with China and South Korea when all countries need to be working cooperatively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with North Korea and its nuclear program.
Abe’s historical revisionism, combined with Japan’s military buildup, will continue to cause needless friction with China and South Korea.  However, Russia and the U.S. may also grow worried that Abe’s approach will further shake the foundations of the postwar order.  Russia’s concerns likely center on the disputed islands, called the Southern Kurils by the Russians and the Northern Territories by the Japanese, which it claims it acquired legitimately as a result of the war.
U.S.-Japan Relations
What kind of relations does Abe want with the U.S., Japan’s closest ally?  Here, his views are very shaped by his grandfather Nobusuke Kishi.
Although this is not widely known outside Japan, Kishi sought an independent approach when it came to relations with the U.S., especially around the time the two nations revised the U.S.-Japan Security Treaty in 1960.  Ukeru Magosaki, Japan’s former ambassador to Iran and Uzbekistan, told The Diplomat that Kishi was a politician who sought diplomatic independence, rather than one willing to accept diplomatic subservience to Washington.
Abe praised Kishi’s approach in his book Towards a Beautiful Country, saying “Grandfather at that time tried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an independent nation by changing this unilateral treaty into a more equal one.  Looking back, [Kishi] took a very realistic approach of strengthening U.S.-Japan ties to realize Japan’s independence.”
Now Abe is trying to do the same.  He wants to enhance Japan’s role in the U.S.-Japan Security Treaty by authorizing the use of the right to collective self-defense so as to contribute to U.S. global strategy.  He believes that by assuming a greater role in U.S.-Japan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by placing the U.S.-Japan relationship on a more equal footing, Japan can better stand up to the U.S., such as on the issue of U.S. military bases in Okinawa. Again, his book provides evidence of this.
But his nationalistic behavior has ratcheted up already strained tensions with China and South Korean, particularly over the Senkaku/Diaoyu islands dispute.  The U.S. surely doesn’t want to get involved in unnecessary military conflicts with a powerful and intractable rising China, its security treaty with Japan notwithstanding.  As a consequence, more and more U.S. officials may rate Abe a security risk if he continues down his current path.  That could very quickly force Abe to return his emphasis to continuity, rather than his departure from the postwar order.
Kosuke Takahashi is a Tokyo-based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Asahi Shimbun,Bloomberg, Asia Times, NK News and Jane’s Defence Weekly, among other publications. You can follow him on Twitter @TakahashiKosuke


49 則留言:

  1. 只要:東京挑戰「二戰」(靖國與慰安)。

    結果:1989年起美國鼓勵日本承擔更大責任的戰略,在美國評論者眼中瞬間轉為日本單方面的擴軍。

    NOthing but Pax Americana..............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起來像是這樣。
      但就政策抉擇是否正確而言:注重過去,而輕忽現在,活脫像是罹患「中國文化病」。
      很有趣的現象!

      刪除
    2. 日本雖然已經是 整個地球 全部 非西方、有色 猴子裡最優秀的一隻,

      但終究不是「人類」,再潑也就還只是一隻猴子罷了!

      縱使當了猴王,花果山的畜生騷味就是去不掉,

      只好被如來佛壓著吧............唵嘛呢叭咪吽(讀作 Pax Americana)

      刪除
    3. 恕我直言,Quantum 兄的 『Pax Americana』的論調我想有看回覆的各位也很清楚,我是認為內容空洞之談實在不應不斷重複。

      Quantum 兄所言,與其說是美國外交方針,倒不如說是美國的鄉愿:儘管美國現時仍然具有強大的全球影響力,但歷史上美國的外交決策實在不能說是成功 (若不是失敗的話)。唯二 (或唯一,若你認為冷戰是二戰的繼續) 的成功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蘇冷戰結構 (雖然這更像是蘇俄的成功),十九世紀《門羅主義》的成功是建基在英國海軍的保護上、南美洲的金融優勢是繼承歐洲已有的結構 (現時巴西繼續委內瑞拉已故總統的路繼續深化南美經濟一體化,美國在此幾乎是缺席的)、二戰後對中東政策是慘不忍睹:《蘇伊士運河危機》結束英、俄持續百年的《大博弈》,英法在中東的勢力被瓦解,當美國察覺情況失控時才急急支持伊斯蘭基要主義者對抗蘇俄的勢力、運用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對立才保住影響力(後來的 911 大家也知道的‧‧‧),但現時中東對美國在伊朗問題的軟弱又令他們尋求俄羅斯的支援‧‧‧ 對東亞的政策也是:中國內戰時對國民黨缺乏支持,引起東亞全面赤化的危機。韓戰、越戰只是防止東亞情況進一步惡化 (而且越戰的結果‧‧‧),中國問題就更不要提了‧‧‧

      若要談現時東海問題,我們不單需要了解『中國作了甚麼』,同時也要了解『美國 (沒有) 作甚麼』:觀察美國近年來對東亞的政策,從『重返亞洲』至『再平衡』,我們不禁要問:『究竟美國作了甚麼?』軍事方面,日美在導彈防禦的合作與基地搬遷是純技術性的問題,但現時的進展仍然不明,更不要說增強東亞軍事比重;經濟方面,對越南、緬甸的經濟支援 (雖然不及日本) 有效的阻慢中國經濟對東亞影響力,也打斷了中國期望以緬甸作為繞過馬六甲的快線的計劃,但東南亞最重要的東盟整合問題又是缺席 (中國以資金吸引泰國建設縱向鐵路,日本又以資金吸引越南、緬甸建設橫向鐵路,都是期望在東南亞整合上發揮影響力);外交方面,南韓向中國靠攏,日本與印度、俄羅斯的外交,有美國的影子嗎?當年美國以沖繩問題阻礙日俄外交,現時又有甚麼方案?(話說回來,俄羅斯的外交工作真的相當不錯,現時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當然,這是美國外交的結構問題。現時的情況更不妙:現時美國的種族問題令民主、共和兩黨缺乏共識的基礎 (事實上,這問題早在零八年時已經被共和黨的智庫提出),由於傳統支持共和黨的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 (其實白人總體也是) 的影響力在美國不斷的消減,新增加的選民又不是往日的拉丁美洲人士而是亞洲人士,往日的種族問題又再一次浮現 (看看近期紐約市市長吃意大利薄餅也被批評就知道了)‧‧‧ 共和黨未能爭取更多的支持,卻有方法阻礙民主黨總統的政策效果 (也就是如台灣政壇般的內鬥),這也是近期奧巴馬總統矢言會繞過參議院推動《醫療改革》的原則‧‧‧ (以美國權力平衡的傳統,若是過去有總統說出繞過參議院,不被批評才怪,可見現時的情況真的不樂觀) 在內部問題困難重重、國際問題又對美國沒有『直接』影響 (當然大家也知道間接影響是多麼嚴重),我們應該對美國近年來在中東與東亞的無作為感到奇怪嗎?

      若考慮以上問題,就能明白期待美國在東亞有所作為是不太實際的‧‧‧ 還是多談日本與俄羅斯吧!

      刪除
    4. 更正一點:奧巴馬總統矢言會挑戰『利益團體』,其目標是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而不是參議院。

      另外東亞問題,近日泰國動盪是一結構問題,個人是認為比日中問題更重要 (特別是針對東盟內部問題)。(畢竟日中問題的演變,主要是日、中兩國也需要鼓動保守派支持改革:日本的是核能問題、中國的是貪污問題。東海反而不是重點‧‧‧)

      刪除
    5. 白頭兄的現實觀察非常精闢。
      美國因為遠離世界衝突區,又非常有實力,因此,做事常常漫不經心(但因為兩贏兩次大戰,所以很驕傲)。他的最大利益是將世界分區,和嘔將可以挑戰美國的地區強權的實力在該地區校消耗掉了。方法當然是: God creates in pairs. 培養兩個或以上實力相近的對手,相互對峙。
      這是 George Friedman 在《未來一百年大預測》中的說明模型。
      韓戰、越戰、沖繩等都是可以在這理路上了解。

      所以,就會成為白頭兄的說明那樣。
      不過,再從「實然」與「應然」來看,白頭兄顯然是「實然」角度。至於 量子兄,可以是為模擬「美國應然」的論斷。
      各有千秋。
      非常佩服。

      刪除
    6. 白頭翁大:

      也請恕我直言,白大見樹不見林。

      美國歷史上的誤著--如白大所例舉--連連,這是常識,毋庸贅言。

      不過這是由局部、戰術甚至小戰鬥的角度來看。

      由宏觀、全局的角度來看,

      Pax Americana 與其說是由一連串的 concerted efforts 所形成,

      不如說是類似渾沌(chaos)現象理論所謂的奇異引子(strange attractor),

      是由彼此相關或不相關、協調或不協調、有成有敗、有進有退、有智謀有鄉愿的多個行動、事件,

      趨同、收斂、歸向而展現的一個 underlying 長程大「勢」。

      在 Pax Americana 的後面,

      與其說是有一個大戰略計畫(strategic plan),

      不如說是有一個大戰略心態(strategic mentality),

      或者說有一個不一定明說的、廣義的大戰略目標(strategic objective)--保持美國霸權。

      美國朝野各界的各種決策、執行、規畫成員,

      容或彼此之間有各種異同、鬥爭,

      操作有各種矛盾、衝突、成敗,

      其大方向是非常一致的,

      故而產生一個很明確的長程大「勢」,

      即便其個別參與者本身不一定有所覺。

      就「整體綜合」國力而言,

      地球上還找不到任何可以與美國「全面」對抗的(地球)人為力量,

      例如美元的地位就不可能有取代者,

      即使有各種嘗試。

      我的分析方式,

      對於宏觀、全局的長程大「勢」有相當的詮釋、預測能力,

      即便不一定可以詮釋、預測每一個小回合,

      這可以由時間來驗證。

      至於見樹不見林的局部觀察,

      恐怕反而是一種空洞無謂的追逐罷了。

      無論日本與俄羅斯在東亞做多少事,

      最後的關鍵力量還是美國。

      刪除
    7. 我想雲程兄你誤解了我的意思:相對英國而言,美國的外交政策實在是乏善可陳,特別是對盟友關係上 (想想美法、美菲關係‧‧‧)。英國在十九世紀時活用雲程兄所指的『平衡政策』,結果如何?就是兩次大戰也是戰勝方,也無法阻止帝國的瓦解。當中關鍵是這政策有一非常大的副作用:製造出整個區域的政治危機 (一戰前混亂的國際關係),這只會要脅當代強權。為了補救政策的缺失,只能以更大的危機處理 (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如此)。更致命的是美國不太以『平衡政策』為主 (若是的話就不會出現運河危機,也沒有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出現)‧‧‧ 不論是『平衡政策』、或是現時美國的『以製造衝突為主』的政策,其總方向往往是損人不利己,缺乏遠景,更重要的是它不斷消耗行使國的國際影響力 (畢竟沒有誰願意國際環境太混亂,看看英國在歐盟的地位就知道了,美、俄的國際影響力最初也是從調解國際問題而來,而不是增加國際問題)。

      話說回來,雖然我是不太看好現時美國的政策 (早在二十世紀初我們便知道這的政策的問題),但我更擔心的是:該不會以『平衡』之名,鼓動東亞各國重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威權時代?菲律賓的總統阿基諾三世提出「戰前捷克觀」,實在是可圈可點:現時東南亞有不少華裔移民,就如同當年捷克蘇台德區的德國人。各國會不會因為東亞局勢緊張,而重演反赤排外的歷史? (如印尼、馬來西亞)

      刪除
    8. 雲大所說我著重的「應然」,

      其實就是奇異引子(strange attractor)這個東東。

      刪除
    9. 我是無法了解 Quantum 兄為甚麼對美國有如此大的信心:相較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當代美國的影響力更微,可是英帝國的光輝只有一百年。

      我們又不妨以美元為例,Quantum 兄指『美元的地位就不可能有取代者』,這話未免有點太過份了:不要說現時歐元區在困難中仍然穩步增大 (未如美國各金融家所言會瓦解),日中韓貨幣互換協議,美國又成功阻撓嗎?何況甚至在美國,Bitcoin 等新興信用單位也興起,各國現時也擔心以國家為信用基礎的貨幣會被新技術取代:儘管我不看好 Bitcoin,我也不敢像 Quantum 兄般把話說滿‧‧‧ 更不要說美金取得獨立地位也是自一九七一年尼克森震撼後的事了,這事可才四十年前吧‧‧‧在人類歷史中,國家起落本是常事,何需要把當代歷史過份放大?

      刪除
    10. 為什麼「設想的『美國的應然』」,會是 吸引子?
      不解?

      刪除
    11. 美金跟美債已經是一體了。要有另外的一個貨幣取代美金的地位,目前是很難看到的。那等於就是對現在的整個金融體系做一個整體的結構性改變。影響相當深遠。即使歐元跟日幣都有一定的交易量跟市場,想要取代美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更不用說其他貨幣了。
      以前英鎊的地位跟現在的美金的地位相比,那是完全不能光用時間的長度來考量,要從對現有金融制度跟市場方面來看。就目前而言,美金還看不到強力的挑戰者。


      刪除
    12.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0%B8%E5%BC%95%E5%AD%90
      簡介還不錯。

      「一個系統有朝某個『穩態』發展的趨勢,這個『穩態』就叫做吸引子。」

      「....奇異吸引子,它表現了混沌系統中『非』周期性、無序的系統狀態,例如天氣系統。」


      奇異(吸)引子(其實「吸」是贅字,如「引力」)就是在紛亂、多歧的現象中,

      可以追索、描繪出一個 underlying 的「軌跡」(trajectory)。

      而「設想的『美國的應然』」--Pax Americana,

      就是以全球大歷史的視角,

      觀察出來的長程大「勢」,

      即便在局部的時、空看來,

      似乎事事都顯得雜亂無章,

      隨機、運氣主宰一切。

      刪除
    13. Kato 大:

      你幫我做了部份回應,感謝!

      刪除
  2. 俺不認為Quantum大大對山姆是有信心的,這是長期以來觀察得出來的,不是根據一兩次的論辯。這或許是部落格討論的方式,往往可能產生如此誤會所導致。

    量子大大的立場與白頭翁大大的立場,以俺的角度來看,其實沒有太大差別。甚至連俺都算進去,也看不出有啥差別。那個共同點是:山姆大帝你的角色能讓人信任嗎?

    別說這問題無答案。若將主詞改成土龍,毫無疑問的,答案是不信任。但為何問及山姆大帝的角色,這問題就顯得非常不容易一刀兩斷?因為對山姆還有一絲絲的恨鐵不成鋼。

    沒錯,不論那個角度來說,山姆大帝依然是這地球的唯一超霸權。然而,關鍵是這個過去將近百年沒人敢挑戰的地面天國已經被挑戰了,這是事實。最少,「我不怕你」的聲音是此起彼落。然而,這些挑戰的聲音並沒有得到這地球社區多數邦國的共鳴,所以大都還期待維持山姆大帝所造的世界秩序,當然哪些挑戰者也正是為這世界秩序而不爽。何以山姆大帝的角色會從咳一聲大家肅然起敬,到現在的讓人嗆聲「我不怕你」?

    究其因,或許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些因的複雜性還是繼續存在著。那麼該問的是:當有天山姆大帝的角色受到挑戰而從寶座下來之後,這個地球的秩序是誰說的算?有啥機智可以讓這地球不朝自我毀滅的路上走?

    非常同意白頭翁老大所列出山姆大帝的過去,然而也正是因為山姆大帝的角色受到挑戰,所有的跡象都顯示著不滿山姆大帝氣氛再也不是僅呈現在所謂的共產國家了。連帶山姆自己扶植出來的盟友,包括西歐,中東與東亞,都顯出對山姆大帝的領導保證,產生很大質疑的傾向。

    假設土龍要的是在一個沒有山姆大帝的東亞地區稱霸,包括整個西太平洋的邦國們都以北京為唯一的大寨主。甭說其他的邦國如何反應,關鍵是在土龍要清空山姆大帝的過程中,山姆要扮演啥角色,讓步到啥程度?犧牲東亞邦國滿足土龍到啥程度,這些才是最主要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先作部份的回應:

      Ajin 大講到了一個重點,

      山姆是所有選項(如果有的話)中,

      相對 不信任感 最低的,

      這的確是我顯得對山姆過度有信心的緣由。

      刪除
    2. 山姆的不可信度是有 range 的,

      很多狀況是有跡可循的,

      即便是蛛絲馬跡。

      刪除
  3. 白大對美國能使出的手段給予太多的揮灑空間了,就像一個企業的成敗外表上似乎都是執行長的功過。沒錯,執行長擁有很大的權力,但他依靠的是很多下屬所做的而且他執行長自身無能力做的決定,若再加上無法掌控的外在環境變化…

    很多事件的“前因後果”的causality永遠是不明確的,這就是為什麼社會科學不是自然科學,不能控制的因素太多。乍看下美國的政策雜亂無章,但那也一直是美國自己實行的國內政策,也就是在大概堅持的principles下有很多實際的變化空間,也就是多種結果的可能性,而不是一眛堅持過去走過的路線。

    當然,這表示很多責任是小國必須負起的,因為這也是美國政府對應美國平民的態度。所以當一個人活在一個“福利”國度下,也就是政府角色(遠)大於美國政府在國內的角色時,會有很不同的解讀。

    回覆刪除
  4. 有趣,量子論在微觀,量子大卻只看宏觀,而白頭翁大反倒一步一腳印地踏實走來。

    回覆刪除
    回覆
    1. Southwind 大:

      正好相反,

      量子宇宙觀最重要的成果在於 非定域性(non-locality)。

      量子概念最早的確發軔於微觀研究,

      但最後終於了解只有 Global/non-local approach 才能洞悉真相。

      這是非常一步一腳印地踏實走出來的結論,

      整全性觀點(wholeness、holistic view)是根本關鍵。

      這裡先簡單回應。

      刪除
    2. 量子力學的實際觀察對象是微觀,所以上帝擲骰子。
      量子理論才加上了宏觀,所以薛丁格的貓可生可死。

      觀察Quantum大的文字,隨時是無法捉摸的 jumping particles,透漏訊息的姿態又像極代表 determinism 的上帝。

      或者說,像是篤信 pax Americana 的唱盤跳針。

      刪除
    3. Southwind 大:

      先澄清一下歷史:

      先有量子論(quantum theory)1900-1925,

      再有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1925-1927--

      Schrödinger 方程式發表於 1926--

      Southwind 大正好講反了。

      至於 Schrödinger's cat 則發表於 1935--

      作為對 Einstein, Podolsky, and Rosen (EPR) 名文的討論。

      Southwind 大會有 jumping particles 或 唱盤跳針 的感覺,

      是因為 Southwind 大看的時間太短,

      建議S大看長一點(其實也沒多長),

      譬如我對中共在習任內垮台的預判,

      很快就能驗證,

      也請持續檢驗 Pax Americana 的詮釋、預測能力。

      Pax Americana 是一個客觀的現象論分析、

      一個奇異引子的觀察,可信與否留諸公評。

      我當然不是代表 determinism 的上帝,

      不過也非章家敦就是了。

      建議S大看一下 大歷史 的討論,

      歷史當然絕非單純重複、週期性的去來,

      不過卻有明顯的 recurring theme(s)。

      就全球大趨勢而言,

      局部是絕對看不出所以然的...........

      刪除
    4. 所以,還沒觀察到 jumping particles 的不可測,就有薛丁格的貓囉?
      這個非常不合邏輯。

      刪除
    5. 對了,要請Quantum大去函跟維基百科更正,這是維基的資料,跟Quantum大所給的資料不同:

      Quantum mechanics (QM – also known as quantum physics, or quantum theory) is a branch of physics which deals with physical phenomena at nanoscopic scales where the action is on the order of the Planck constant....
      The earliest vers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 were formulated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Early quantum theory was significantly reformulated in the mid-1920s by Werner Heisenberg, Max Born and Pascual Jordan....

      還有,我之所以提薛丁格的貓,是因為它讓量子論走入現實,加入了宏觀的元素,但仍屬理論,不是實驗觀察的對象。

      刪除
    6. S大:

      這裡可能有些誤解,

      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Heisenberg在1927提出的,

      1926的Schrödinger方程式是關於波動性的描述。

      而1935的EPR以及Schrödinger's cat,

      則是要處理量子力學在微觀取得全面勝利後,

      對實存(reality)認識所產生的整個顛覆性衝擊。

      對於此一在整個人類全部思想史上,

      最耀眼的成就之一,

      並無法在這裡作完整敘述。

      It's suffice to say,

      經由對量子現象、熱力學/統計物理、複雜性(complexity)等的深入探討,

      物理學界一般同意,

      宇宙是 non-local 的,

      也就是不可分割、隔離分析的。

      如果S大對量子力學的歷史與哲學發展有興趣,

      我可以推薦幾本經典性的巨著,

      應該都可以透過台灣的大學館際合作借得。

      刪除
    7. 量子大

      WIKI那解釋,我在獲知之後立即去找,得到一點模糊印象。
      似乎為系統趨向穩定等等的解釋。

      可是仍然無法理解為何「奇異引子」即為 Pax Americana?
      因為 Pax Americana 讓國際社會的系統趨向穩定?
      但系統穩定,到底是「一大」主控而其餘稱臣,或是「多小」平衡而沒大沒小?至少有這兩種看法。
      前者是 20世紀中葉以後的 Pax Americana,後者是 19世紀的 Europe Concert。

      大大用許多物理學名詞,對(主要是我自己)多數讀者而言,每一個名詞都需要再解釋。
      這樣的解釋「解釋」,能達到何種目的?(我們假設,而事實上也是,部落格設計讓網友可留言目的,是想讓所有讀者與格主,或讀者與讀者間相互對話,與印證)
      我猜,因為艱澀的名詞,多數讀者只能跳過量子大的留言。
      很可惜。

      「可否證性」,是科學討論的必要條件。
      假使讀者無法與量子大對話,那表示本部落格(主要是本人)的格調可能較低,讓量子大遺憾了。

      再講一下方法論。
      用多數艱澀且特定的專業名詞解釋一件事情,到最後會變成(程序上的)套套邏輯,或者至少是高掛免戰牌地阻止討論。
      這樣(我也是同樣的感覺)就有可能成為「斷論」了。我說了算,因為沒有人理解與討論。

      其實,這種只有論斷沒有討論的形態,就是論語等儒家典籍所展現的風格。
      論語的「呈現」多半是:
      弟子問了一句,孔子說了算。
      頂多,弟子不懂再問一次,孔子講完就結束。

      大大深入很少人能理解的量子領域,令人佩服。
      但,讓人無法討論,卻讓人有論語的影子,實在遺憾呢。

      另外,說一下 Pax Americana。
      Pax Americana,是許多人理解的概念,用此來解釋世局,也有一定的正確性與便利性。

      但,世事極端複雜。其實無法以單一視角來解釋。(看起來,物理學也是如此)
      就方法論上說,當一個「理論」(或模型)很好用,而使用者樂此不疲時,使用者就要小心是否讓它變成或淪為意識型態中「較為負面的境地」。
      也就是:與意識型態不同者(人、事件或世界),前者總是對的,錯的是後者。

      包括「小圓帽」再內,許多模型,我們也要小心運用。
      這是我觀察近來許多留言的感想。

      最後,對於量子大大能花這樣多時間(可能比我花的時間更多),以留言表達支持本部落格的意思,同時大大以常人不及的專注與不計成本的投入時間精力到本部落格,實在令人敬佩與感謝。

      過去也有幾位讀者熱情奔放如量子大,最後都能顧忌其餘讀者的閱讀權利,而稍微按奈。
      而這幾位讀者,至今也都還不時在本部落格出現。
      這樣,應該是比較恰當的。

      以上說明

      刪除
    8. 了解,稍後再補充。

      我也已經回應不完了 XDD

      刪除
  5. 以我受教育的經驗裡,國小到高中的歷史課本未曾提到慰安婦過,甚至新聞報紙也幾乎未提,大概是解嚴後才開始有聽到,是有人刻意提起嗎?中韓提出這個問題,日本需要回應嗎?

    歷任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安倍不是第一個,美國在其他首相參拜時有激烈反應過?還是沒有其他強國不高興,美國就無所謂?

    回覆刪除
    回覆
    1. 1)這是解嚴前K黨「屏蔽」歷史的結果,

      同樣被「屏蔽」掉的還包括雲林大屠殺、高雄州特高事件等日「治」實績。

      韓國二戰後從來都在提出各種問題。



      2)相對於納粹德國受到鉅細靡遺的檢視、追究,

      1945之前的大日本帝國始終沒有受到應有的「全面關注」,

      如此最大的受害者其實還是日本自己。

      日本當然需要回應、面對,

      否則永世不得超生。



      2)靖國主要是A級戰犯入祀後才成為焦點的,

      由於日本的戰爭責任始終沒有受到應有的「全面關注」,

      A級戰犯合祀後,首相參拜靖國初期,

      也並未受到「全面關注」。

      不過昭和天皇本人在A級戰犯合祀後就沒去過了,

      畢竟裕仁對於他的這些共犯/代罪羔羊,還是很「敏銳」的;

      平成天皇明仁至今也未前往參拜,

      將來應該也不可能。

      美國放過裕仁的戰爭責任、保留靖國,

      當然有其永久佔領、「米治」的考量,

      因此其反應有時的確是不太一致。

      刪除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MKV5FLGlk

      這段如非米田「共」所捏造

      --應該不是,我去過靖國,也夠了解日本與德國--

      戰後日本右派擁有的這個「空間」、「場域」,

      的確遠非戰後德國新納粹所能想像。

      刪除
  6. "反應有時的確是不太一致",如此作為,盟國豈能安心同盟?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盟國只要看清楚什麼是 Pax Americana 的成立要件,

      就可以組成堅強的同盟。

      日本真看不清楚嗎?

      只是不願意誠實面對罷了.............

      刪除
  7. 許多人會認為戰後德國有反省,日本沒有,所以日本才會不斷的受到指摘。
    這是經過篩選過後的答案。

    反省與原諒,是一體的。
    不能切割。
    沒有反省,當然沒有原諒(但宗教不是這樣說的)
    但不願意原諒,再怎麼反省也沒用。
    因此,也要看看受害一方(中韓或法波)的選擇。

    假使看過《為愛朗讀》,想法可能會不一樣。

    另外,一本好書《戰後歐洲60年》,特別是第一冊前幾章,讀過後,也不會認為答案如此簡單。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3976

    那個 Banality of Evil,可不是 Hannah Arendt 隨便得出來的觀察。
    http://blog.xuite.net/hoonting/twblog/160088021
    http://blog.xuite.net/hoonting/twblog/160085952

    「曾在官方《人民日報》任職的馬立誠說,據他統計,日本正式道歉總共25次。但中國媒體從未報道過其中任何一次道歉,也沒有報道過日本向中國提供了總計金額達36500億日元(357億美元,218億英鎊)的經濟援助。」
    http://hoonting.blogspot.tw/2014/02/bbc20140214.html
    日本天皇本人也道歉過兩次吧,我的印象中。

    那麼,什麼是已經反省,怎樣才能原諒?
    不願意原諒(從而可以得取政治利益)的一方,不會說具體、明確標準的。
    事情沒完沒有,好事者才能混水摸魚。

    那不就得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Bravo, very well said!

      把中華復興建立在因桃太郎沒有反省而找碴,就算反省萬次,也永得不到原諒。1945-2008 桃太郎的角色完全沒有變動,桃太郎也沒有遭受類似目前的指摘。那整個目前的現狀,變動的是啥?卻反而將箭頭指向了1945前的舊帳?

      更甚的,誰檢討了職充桃太郎看守監護人的山姆大帝應該負起的責任?

      外面尋仇的流氓一叫囂,警衛嚇得手腳忙亂,說,都是被囚那傢伙沒有徹底反省,合理嗎?



      刪除
  8. 安倍首相、衛藤補佐官の発言は個人見解と強調
    http://www.asahi.com/business/reuters/CRBTYEA1J04H.html

    本田参与、米紙に抗議
    http://jp.wsj.com/article/JJ11263750056376974430717157167214030099681.html

    身邊人士發言成為安倍政權運營火種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8127-20140220.html

    山姆「失望」

    桃太郎 東倒西歪

    回覆刪除
    回覆
    1. 慰安婦證詞 日擬調查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500335.shtml

      刪除
    2. 能盡量找出歷史真相總是好的
      但,歷史不敵政治呢,在華人文化圈
      這點我悲觀

      刪除
    3. 美主流媒體連日刊登擔憂安倍歷史觀文章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220/11814183.html

      日重查慰安婦證詞 南韓譴責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van/24620028/article-%E6%97%A5%E9%87%8D%E6%9F%A5%E6%85%B0%E5%AE%89%E5%A9%A6%E8%AD%89%E8%A9%9E-%E5%8D%97%E9%9F%93%E8%AD%B4%E8%B2%AC?instance=bc_bull_left1

      日本欲推翻“河野談話” 質疑原慰安婦證言真實性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4/02/21/6991s4433395.htm

      刪除
    4. Nationalistic Remarks From Japan Lead to Warnings of Chill With U.S.
      http://www.nytimes.com/2014/02/20/world/asia/nationalistic-remarks-from-japan-lead-to-warnings-of-chill-with-us.html

      刪除
    5. 中國式--無確切來源--報導(可能需要通韓文網友查證)

      美學者:參拜事件搞壞美日關係 安倍經濟學或失敗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2/21/c_126173158.htm

      Gerald L. Curtis
      http://www.columbia.edu/cu/weai/faculty/curtis.html

      刪除
  9. 日本是禁棝在"美國如來"下的"孫猴子",所以美國不可能掌握不了他。
    畢竟日本無法自足,需求進口物資以圖溫飽,所以一定有弱穴。

    在我們看來美國在國際事物上一直是漫不經心,但是如果這是精算之後的漫不經心呢?

    動亂不是人人樂見的,至少對我們這些平凡的人來說,但是在二戰期間發大財的人也是有的,但這人絕不會是我們這些平凡人。
    所以我們憂慮的是平凡人的憂慮。至於"高人們"思索的絕不會是我們的憂慮,
    這是因為利害關係不同呀。

    所以我們看到了美國的漫不經心,加深了我們的憂慮,但是如果我們明白了利害關係不同的道理,可以讓利益相結合,也許就不會那麼的無力感。
    但是要看的透這"漫不經心"的濃霧,郤又不是我們這平凡人能力所及,最後又會轉為"陰謀論"之類。

    總之,美國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美國有他的大戰略,我們只是當中的小小跑龍套的,連個配角都不是。這就是所謂的國際現實。

    日本因應這個國際現實,發展出自已的大戰略,那台灣的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能一半一半:美國可能是精算下的漫不精心(老千?),也可能是受制於其國內政治拉鋸的游移不決(沒辦法)。

      以觀察特定的「個人」如連戰而言:
      當大家都說他是阿斗(無能),他無所謂。
      但,一日有人說他「洗錢」,他就告人。
      這個被告的「有人」就是周玉蔻。

      同樣的故事,也可以應用在今上馬騜:
      當大家批評他「無能」時,他無所謂。
      但它絕對不准別人說他貪汙,即便其旗下的許多官員有貪汙或疑似貪汙。

      這會是「精算下的無能或阿斗嗎?」

      刪除
    2. 我覺得精算下的結果是很有可能的

      "漫不經心"虛也,"大戰略"實也,虛以掩實也。
      "國內政治拉鋸" 表也,"大戰略"裏也,表裏互用,應"時"也。

      時機點是美國的決策的最大變數。

      刪除
    3. 美國以商立國(資本主義),商人最大的本能即利益最大化。
      處理同一件事,切入時間點不同,所取得的利益也會不同。

      美國不習慣於介入早期紛爭,但習慣於後期介入以分配紛爭利益。
      除了民主國家不主動侵略他國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外,介入早期紛爭並不能取得太多利益也是有關。

      刪除
  10. 近日東亞的局勢進一步緊張 (不論是日中的矛盾、東南亞問題、或是朝鮮半島問題),美國作為全球勢力的態度無疑需要關注。而不少版友在討論美國外交政策的時候,不經意的假設了以下的名題。

    ※ 美國的所有外交政策,是以一切手段鞏固美國『單邊極強 (Unipolarity)』、保護美國國家利益為策略核心。

    但若我們仔細觀察美國自二戰後的外交政策,我們將會發現以上『看似非常合理』的大戰略方針存在不少問題:


    一、 美國存在多種不同的全球戰略,而不是只有『單邊極強』一種。

    在此我們先假設美國的外交政策是以國家主體主導,『一以貫之』以保護美國國家利益為主 (我在下文會提出質疑),但甚麼國際現實才能保護國家利益?在美國智庫的研究中至少存在四種 (在這段中只列出當中三種) 不同的答案:

    1) 單邊極強 (Unipolarity)
    這種『帝國主義』的方針最為容易被理解:運用一切手段扶助國家優勢的發展、或阻礙他國優勢的發展。美國在金經貿融優勢方面的主策略就是以國際貨幣基金 (IMF) 來增加其對全球金融影響力,美洲自由貿易區 (FTAA)、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TPP) 也是為了中和新興經濟共同體的影響。這政策的中心思想是以自身擁有絕對優勢,阻嚇其他國家對抗的意圖,但這政策容易形成政治『加拉巴哥化 (Galapagosization)』,面對外在 (如環境) 轉變時無法適應,也有戰略過度擴張的問題 (見結構現實主義學派創始人 肯尼思·沃爾茲 (Kenneth Neal Waltz) 的分析)。留意由於是以國家優勢來結構策略,因此較『雙邊極強』更少意識形態的影響,但又較『多邊極強』更多意識形態的影響 (如對自由貿易的追求)。
    2) 雙邊極強 (Bipolarity)
    沃爾茲建議的國際現實。這種『以兩大政治團體對抗作為動態平衡』的方針與歷史中的宗教衝突、或現時各國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非常類似:在政治、文化、經濟各方面也與敵對方割裂,由妖魔化對方加強我方陣營的內部團結,並由此從追隨國的支持中獲得政治利益。美、蘇冷戰是當中最著名的例子:歐洲各國與日本為阻擋共產主義的擴張,在冷戰時期與美國共同建構的國際關係網,無疑令美國擁有超越其直接行動的影響力。這種附從關係是源自蘇俄與其追隨國的威脅,因此儘管兩大陣營相互對抗,但美、蘇也需要對方來守護其國際地位,這也是美、蘇在 1960 年代末期至 1970 年代末期期間的『緩和政策 (Détente)』的理論基礎。在冷戰結束後歐洲與日本在政治、外交上與美國的分歧愈來愈大,正是由於缺乏共同威脅 (見 2004 年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對美國缺乏冷戰後外交政策的警告)。這政策的優點是對峙雙方的政治意圖明顯,在政策上較少不確定性,也就減少『擦槍走火』的情況 (對比『多邊極強』) 因此短期而言相對穩定。但由於其建基於 (同時又製造) 意識形態的對抗,因此國家間的政治關係缺乏『單邊極強』與『多邊極強』般的彈性。
    3) 多邊極強 (Multipolarity)
    這種以各國共同協議與共識、放棄獨霸而結構的國際現實,主要在歐洲羅馬沒落後至十九世紀英國獨霸前被採用。其特色是國家與國家間缺乏穩定的政治結盟,各國間藉由阻礙或扶持他國的發展來守護國家間權力平衡的國際現實。現時美國對印度的外交政策,包括 2008 年時改變對印度發展核武的反對,可被視為扶持印度發展其在南亞的影響力以共同阻礙中國的外交擴張。這政策最接近國際間無政府狀態的現實,但最著名的不良後果是一戰的『 (Chain-ganging)』 (一國因聯盟關係而圈入與其無利益關係的衝突中)與二戰的『推諉責任 (Bunk-passing)』 (一國借他國相互制約而保持自身力量),現時美國對敘利亞與烏克蘭的外交政策便接近『連鎖結盟』、印度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便接近『推諉責任』。

    無疑,以上各項理論是可以同時存在於一政策上,如 1989 年美國入侵巴拿馬的戰爭便同時合乎『單邊極強』與『雙邊極強』的分析。但由於核心思想不同,因此在實務中不同理論往往提出不同答案。依據美國二戰後外交史 (二戰前也許是一樣的,但當時美國的外交影響力不大,因此難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事實:

    ◎ 美國自二戰後的外交方針從未確定在某一理論上,而是在不同理論間搖擺。

    正因如此,美國外交政策往往出現戰略不連貫、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況:比如著名的『蘇伊士運河危機』,美國的取向便接近『多邊極強』中扶持埃及 (而不是以色列) 作為區域強權,從而嚴重的破壞其在早前『雙邊極強』中對歐洲、特別是英、法的結盟關係,法國的政策從此改變成與美國保持距離,同時強烈支持區域整合,種下了現時美國對歐洲大陸影響力每況愈下的遠因;美國在『福克蘭戰爭』中,與『蘇伊士運河危機』中的取向不同 (甚至違反了美國一向的『門羅主義』政策),向英國提供衛星情報以支持英國的軍事行動,激起南美洲各國聯合發表立場鮮明的反對聲明,令美國與南美各國的關係惡化。上文提到的『緩和政策』便是『雙邊極強』取代『單邊極強』政策的結果;日後美國前總統雷根上台後,對蘇改採強硬攻策,其理論則剛好相反。


    二、 美國的政策並未全部以美國『國家利益』為主。

    在此我們補充上文未提及的另一國際關係理論:

    4) 無極強 (Nonpolarity)
    『無極強』強調存在超越國家的法規,主張以國際組織結構『政府的政府』,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 (WTO),將權力從主權國家體制中分離:美國支持民族自決作為解決屬地紛爭的政策便接近『無極強』。由於這種思想質疑國家存在的合法性,因此不太受國家主體歡迎。

    當中著名的例子是 1946 年的『菲律賓獨立』,以當時的外交環境,雖然印度等不少殖民地的反殖民族主義運動已經展開,但英、法仍然保留其殖民地 (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至今仍然是法國的屬地,而英國、法國、荷蘭現時也保有不少殖民島嶼),蘇俄正在中歐建設其新的『殖民地』,而菲律賓反抗美國的力量在二戰結束時也沉寂下來,因此美國保留菲律賓作為殖民地並沒有巨大的政治外交成本。而菲律賓在二戰結束時與現時不同,乃亞洲工業最發展的國家,因此菲律賓在經濟上也具有戰略意義 (這在日後韓戰時更為明顯)。而更奇怪的是,美國在 1959 年 (也就是 13 年後) 將夏威夷立入成為美國的第 50 個州,而又不是與菲律賓一樣容許其獨立,其他太平洋島國的處理政策則介於菲律賓與夏威夷之間。另一例子是上文的美國對『福克蘭戰爭』的態度。因此不論以任何方式定義美國的『國家利益』,也無法解釋美國矛盾的政策。


    三、美國的外交政策並非以國家主體主導。

    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一樣,其對外政策往往受選舉影響。當代美國史中,以越戰最為代表美國反覆的政策:儘管以『雙邊極強』的分析,當時東亞各國內部也存在共產革命份子,若北越成功吞併南越,會大大的鼓勵當時存在於東亞各國內部與國際共運有連結的共產革命份子,找尋機會推翻其他東南亞國家,東南亞整體便逐漸被共產黨赤化:正是這著名的『多米諾骨牌理論 (Domino theory)』,指導美國從外交支持南越,提供軍事物資,增派軍事顧問,最後直接介入南、北越的內戰,甚至於 1969 年地毯式轟炸中立國柬埔寨以切斷越共的補給線。但由於廣泛的電視新聞報導,激起美國境內大量的左翼人士 (特別是學生) 以行動反對美國參戰,最終美國政府在民意影響下『功虧一簣』 (當然主要失敗原因仍是錯誤的『逐步升級戰略』) :美國未在北越失敗的『復活節攻勢』中給予其致命一擊,轉而協調南、北越簽署《巴黎和平協約》。歷史最終以北越完全吞併南越,留下美國與越南間惡劣的關係至蘇聯解體,而美國為了防止『赤化』而支持東南亞各國軍事獨裁政治也為美國與東南亞關係蒙上陰影。

    另外,財閥也左右美國的政策:現時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TPP) 作為美國在『單邊極強』理論指導下中和東亞經濟共同體影響的主要手段,但在美國國內財閥向參議院施壓加入太多特殊利益條款下,日本與其他十個參與國對協議的態度也轉為消極,而美國民間的反對聲音也愈來愈大‧‧‧


    四、美國作為唯一全球勢力的『只輸不嬴』局面。

    正如上文提及,歐洲大陸與日本作為美國在冷戰時期的盟友在後冷戰時期與美國愈離愈遠:這不是指美國盟友公開反對美國的政策,而是他們正脫離冷戰結構,建構自身與他國獨立的國際關係 (如德國伊朗關係、日本俄羅斯關係、日本印度關係、中國加拿大關係、中國澳洲關係),因此損害了美國在冷戰時主導各盟國所帶來的優勢。另外,往日在冷戰時被擱置的盟友間的矛盾,也在冷戰後被重新提出 (日本南韓問題、西班牙英國問題、菲律賓馬來西亞問題、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問題),在這些問題上美國無法同時滿足矛盾雙方的要求,因此在維護一段關係的同時,必然傷害另一關係。


    § 總結

    儘管現時美國理論上能於任何區域投射其龐大的影響力,但由於:
    1) 無穩定的政策理論
    2) 受民主選舉與財閥影響
    3) 作為唯一霸權,受各國軟性牽制。同時也缺乏明顯的戰略目標。

    因此,與不少版友的言論相反,美國 (特別是冷戰結束後的現在) 往往是作為國際關係大戰略的防守方,而不是攻擊方。從這一角度,看現時美國在東亞 (日中韓關係、東南亞政治緊張)、中東 (敘利亞化武、伊朗核問題、中東泛伊斯蘭主義再興)、歐洲 (烏克蘭問題、北約與歐洲共同體的角色重疊) 中舉步維艱,也是合乎情理的。

    回覆刪除
  11. 先請問白大一點:

    --美國自二戰後的外交方針從未確定在某一理論上,而是在不同理論間搖擺--

    那麼最後得到什麼結果?

    回覆刪除
  12. 搖擺,就會傷害盟邦之間的信任,不是嗎?

    白頭翁大不忌諱地提出不同面向的觀察與分析,顯示對知識尊嚴的堅持,個人在此表示感佩!

    台派亟需要中肯的國際觀察! 無論白頭翁大的觀點是否能夠解釋一切,就提供知識的誠懇與慷慨而言,已是功德無量!

    台派必須具備知識的理性,接受不同的觀點,不能受情緒煽動而愈走愈狹隘,甚而言語嗜血或偏激。

    個人覺得白頭翁大的分析很有說服力。 美國最近處理中日韓的問題,確實顯現政策的不穩定。此外,美國讓台灣一直處於妾身不明的狀態中,恐也是配合其外交政策的游移。

    回覆刪除
  13. S大:

    --搖擺,就會傷害盟邦之間的信任,不是嗎?--

    這是你對「最後得到什麼結果」的答案?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