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10-03

台前鎮定,台後?

馬英九「無端」發起政爭。

他本想以司法正義為名堂堂為之,殊不知操之過急而灰頭土臉。從親自上陣到掰編故事,等到東窗事發又急於切割,反被「感受到恐會被遺棄」的當事人「不小心說溜嘴」反咬一口。

需要總統親自上陣,表示長期自限小圈圈,現在身邊已無人。無人的結果,就是大小決策不能收得集思廣益之效。暴衝是病徵之一。眾家能人也只能一旁乾著急,或樂得冷眼看螃蟹。

這時候,周美青適時的出現在國小講故事。記者問問題,美青不悅,國小老師跳出來罵記者。本來會變成焦點的新聞,卻在竊聽案風暴下淪為「一條新聞」而已。失敗的「公關」。
和總統一樣,天下的總統夫人的一舉一動無不充滿政治目的。通常是「市義」,替總統博取注重弱勢的美名(美國總統夫人皆如此,宋美齡也不例外)。還有一種就是轉移焦點(被罵更好),減輕夫婿的壓力

馬只好上電台公然串供。但,同日稍晚的中常會卻罕見的有多人跳出來直罵。委婉一點的提要有人(江、黃、羅)負責,粗魯的就直接點名「總統主席」不適任。這是國民黨「宮廷政變」起火點?

王金平獲得高院的有利裁定,馬上放棄黨內的申覆,以免在考紀會二度遭到「總統主席」伏擊。原先,絕不給王申覆機會的馬,這時候反倒鼓勵王要利用機會證明清白。此事證明,馬的伏擊策已被看穿,他只能在閉門陣前罵街。 

前天,傳出因為王金平與柯建銘電話中,王在服貿議題上說馬「做不久」之類的話,所以馬為報此大恨才追殺王。
這則消息明白是指控王的「犯上」,屬於道德裁判的手法。誰喜歡用道德號令天下?

同時,看倌也小看政治人物了。馬能混上總統,不只是靠臉蛋。他能笑臉迎人多年,到連任之後才放手一意孤行,表示「自律」功夫確實了得。不能輕忽。為表現「誠懇」,他說話時會像西洋人般的搖頭,而不是如東方人的點頭,這點用來「說服」美國是非常有利的不言之語。無論是演技或是發自內心,搖頭不是欺騙手段,就是心頭底蘊。

好在,一人無法長期欺騙所有人。時間一久,大家就會從某人過去的行為中看出模式,從而理解甚至預測其意圖。陳長文的「救駕文」總會適時的出現,就是一例。大小水庫、尚方寶劍、解散國會等例子俯拾即是。 

對了,昨天晚上年代的政論節目,胡忠信講了幾個關鍵概念,包括
1.  洪仲丘案時,馬密集打電話給曹金生,讓他從談笑風生的少將變成「跳針姐姐」。最後還使軍法部門解散。
2.  情治單位問胡忠信:你知不知道黑衫軍資金來源?胡稱不知。那人說:來自國民黨某派系。
當然,胡也問了「霏」諸如馬黃見了幾次面、聯絡幾次等細節,時間上溯2008年並限時答覆。 

總之,獨裁者要跨台前當然會做困獸之鬥。蔣介石在1949年元月20日下台後,最忙的是佈置台灣:包括江美元武器轉運台灣、4月時將黃金白銀偷運出來,當然還有尋求外交庇護(包括美國的保證、流亡菲律賓的可能性)等等。格達費也一樣,近日媒體報導200億歐元現鈔貨櫃在莫斯科機場6年無人領!
金錢流向,才垮台後是真實的「保證」。政治人物總是洞燭機先,預做準備。無知的死忠百姓只會搖旗吶喊,所以註定被騙過一代又一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