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上台後,行事不只一次透露文革的遺風。《人民日報》隨之吹捧,顯已成風。
從官員到人民,最後沒有辦法,只能一味批評自己。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啊!
習近平坐鎮「批鬥會」網民調侃文革再現○BBC(2013.09.26)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09/130926_china_xi_corruption.shtml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9月23日至25日在河北參加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再次提到「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防身治病」的武器,引發熱議。
面對腐敗問題猖獗,習近平親自坐鎮,河北省委官員互相揭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被笑稱為新時代的「批鬥會」讓省委常委脫了一層皮、出了一身汗。
「批鬥會」播出後,官媒以文革方式突出報道這些官員如何「很鬥私字一閃念」,比如「省長張慶偉自我批評:在八項規定前 我也講排場擺宴席」、「紀委書記批省長不尊重幹部」、「政府委書記自我批評:高腳杯端多了 大碗茶端少了」、「宣傳部長自我批評:春晚花330萬請大腕太浪費」、「石家莊書記自我批評:違規配備越野車自己卻心安理得」。
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副教授張倫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我們現在看到習近平所出的這些招數實在不能令人苟同。關鍵的原因是,所有這些都是延續中共延安整風時期的一些群眾路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做法,只不過是在新的形勢下,繼續加以使用。這些做法在延安整風時期,在文革時期都大規模地實行過。其造成的惡果,當年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士仍然記憶猶新。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秦宣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直言,只有從上到下都深入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才能真正自我剖析找出問題,才能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
張倫指出,這次在河北召開的民主會,雖然叫民主,但是事實上與我們理解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是風馬牛不相及。「它不是尊重公民權利,通過一個有效的、健全的、符合憲政原則的方式來選舉領導人,監督領導人。這樣一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從長遠角度看,只能進一步使問題惡化。」
但是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林泰說,新一屆領導集體再次重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法寶,是因為看到了存在的問題,光靠開會、發文件顯然不行,還得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讓廣受歡迎的群眾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流於形式和走過場。
張倫認為這種做法不會有任何效果。他說,「這次是習近平親自坐鎮監督,如果他不去坐鎮監督,將會出現什麼狀況?即使生活會在鏡頭面前有所表現,平時關起門來,習近平不坐鎮,沒有電視鏡頭的時候,這些官員由誰來監督?如何控制他們的作為呢?這種做法不但會走過場,更可能成為一種笑料。」
張倫指出,「習近平應該明白,今天的中國的民眾已經遠遠不是文革時期的民眾,也不是習近平在農村插隊時期所認知的民眾。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民眾對問題認識的深度遠遠超過文革時期。他們知道這種方式解決不了問題。現在不知道習近平是真的發自內心認為這種方式有效呢?還是說這是他採取的權宜之計,只是臨時對付一下而已。」
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網友紛紛發文對「批評和自我批評」大加調侃和批評。
音樂人楊海潮:粗略瀏覽了一下黨史,看來大家別拿批評與自我批評開玩笑了。中共史上共有三次整風運動都是以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始的,這個批評與自我批評確實很容易給人以形式化的印象,還比較搞笑。
左春和:和珅與乾隆開展生活會,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和珅說:皇上啊,我對你最大的意見就是你不注意自己的身體,你應該為了國家吃雞,雖然我知道你不愛吃。乾隆說:愛卿啊,我對你的意見是,你太不顧及自己的物質生活,不能太清貧了。
嚴厚福:要搞批評和自我批評,多去微博和信訪辦看看效果最好。儘管微博和訪民的聲音肯定有偏頗之處,但兼聽則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馬革裹詩走沙場:最近空氣中不但有霚霾,還有一股霉味兒,群眾路線、批評和自我批評、維護毛的歷史地位、樹革命正氣、嚴防境外敵對勢力、奪回輿論宣傳陣地、無法無天草菅人命等等,百姓穿越了回了文革時代。拒絕往前走,就只好往回穿越嘍。
田木文武:批評政府就給扣上"攻擊現有體制"的帽子,毛澤東不是號召批評與自我批評嗎?習總不是說要廣泛聽取批評的聲音嗎?制度自信到哪裏去了?環球時報滿篇文革用詞到底想幹什麼?
蕭蕭瀟兮MIT:聽幾位老同事說群眾路線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就像回到了毛時候」,「就是鬥爭」,「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引蛇出洞」,「會不會秋後算賬?」,我聽了都覺得毛骨悚然,我們從小就受愛的教育不善於批評別人,我們從小也沒有經歷過政治運動所謂的整風,但願在此時的環境此時的人性整風別再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