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09-15

lex posterior derogat priori 戰後的和約高於戰時的聲明 二戰文件未決台灣最終政治地位

【雙魚之論】
For small states, the only instruments available to safeguard their rights are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norms of civilization. The exposure of suppressed truths is therefore paramount. It remains an incontrovertible fact that Taiwan’s postwar status has never been conclusively determined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Equally indisputable is the reality that Taiwan today functions as a democratic self-governing polity.
The United States’ consistent articulation—that “cross-Strait differences must be resolved peacefully and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people of Taiwan”—when juxtaposed with Beijing’s relentless assertion in every diplomatic forum that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tacitly underscores the absence of any definitive legal settlement regarding Taiwan’s status since 1945. If such a settlement existed, Beijing would not feel compelled to demand that successive U.S. presidents and administrations—recognized under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as the Principal Occupying Power—reiterate Washington’s unilateral interpretations.
Richard Bush’s comment, in response to AIT’s statement, tha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seen such concrete wording,” was subsequently reaffirm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The two responses of AIT and DoS align with the landmark speech delivered by Foreign Minister Lin Chia-lung on July 7, in which he publicly articulated foundational posi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namely, that the Taiwan Strait constitutes international waters; that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superseded the Cairo and Potsdam Declarations; that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is fully self-governing and the sole legitimate government on Taiwan; that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e mutually non-subordinate; and that the PRC has weaponised UN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2758 as a means in invasion of Taiwan.
Interestingly, as has been its habitual stance, former President Ma Ying-jeou’s office once again omitted any reference to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or its provisions. Instead, in a legally inverted reasoning, it alleged that AIT and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had violated the “Six Assurances,” while persisting in the claim that wartime declarations carry greater legal force than postwar treaties—an assertion fundamentally at odds with the principle of lex posterior derogat priori, whereby subsequent treaties supersede prior declarations.

小國據以保障權益的武器只有法律與文明而已。揭露被掩蓋的事實,更是重中之重。戰後台灣地位並未有確定的法律決定,這是事實。而台灣已經是「民主的自治領土」更是事實
美國長期重申的「兩岸分歧應以和平方式,並在台灣人民同意下解決」之說,與中國在任何外交場合皆不斷主張「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一事,代表著他們默認台灣地位從戰後至今並未被法理決定的事實。若非如此,就不勞北京要特別針對作為〈舊金山和約〉「主佔領國」(the Principal Occupying Power)地位的歷屆美國總統與政府,不斷重申其片面的主張。
卜睿哲針對AIT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具體的措辭」的評論,已經被國務院再次確認。回憶77日外交部長林佳龍在論壇演講首次公開表達重要觀念,包括: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舊金山和約取代〈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中華民國台灣已經完全自治且為台灣唯一合法政府、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共將2758號決議武器化等重點。
有趣的是,台灣的馬英九辦公室一如往常隻字不提〈舊金山和約〉與其內容,反而本末倒置的認為AIT與國務院違反〈六項保證〉,也仍然認為戰時聲明效力高於戰後和約。

外交部長林佳龍 具有國際法效力的《舊金山和約》簽署,取代《開羅宣言》及《波茲坦公告》等政治聲明
台灣外交部的新論述 告別1945年的中華民國
外交部台灣主權新論述 為歐美等國介入台海提供法律正當性 央廣 20250718

有關〈六項保證〉的美國政府電文(AIT公布)
累積相罵本:20200831美國公開「六項保證」原件

美對台六項保證 首次列入法案自由(2016.04.20)
TRA 35週年:〈六項保證〉失蹤記?

AIT口徑一致 國務院:二戰文件未決台灣最終政治地位    聯合 20250915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指出,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這些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在國內引發爭議;經本報向美國國務院求證,國務院與AIT的口徑一致,重申AIT的說法,指AIT已經準確地傳遞訊息。

AIT日前表示,中國刻意曲解二戰時期文件,指3大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外交部對此並未做出反駁,表示歡迎並感謝AIT公開明確重申美方對台政策立場、駁斥中方虛假不實的論述,以及再次展現對台灣國際參與的堅定支持。

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在國際社會上代表台灣。

不過,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稱AIT的新論述違反美國長年的政策,包括六項保證中「未改變對台灣主權的立場」,變成「台灣未定論」,完全不符合中華民國的利益,還把台灣的安全推向險境。

然而,本報去信向美國國務院詢問AIT所言立場是否與國務院一致,以及國務院是否認為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未定?國務院發言人回信表示,AIT已經準確地傳遞訊息,指中國刻意扭曲二戰時期文件來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以征服台灣

國務院發言人與AIT口徑一致說,北京的敘事完全是錯誤的,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國務院發言人重申說,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經濟、資訊、法律和外交的施壓活動;美國與國際的夥伴一同堅定支持台海的和平和穩定,並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兩岸現狀的企圖,尤其是以武力或脅迫的方式。

 

AIT提二戰文件未定台灣地位 卜睿哲:首見具體措辭    中央社 20250915

AIT回應中國扭曲二戰文件、企圖藉此正當化對台主權時指出,北京敘事錯誤,這些文件沒有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昨天受訪表示,這是他首次看到AIT如此具體的措辭,但符合美國長期政策。

中國刻意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歷史文件,試圖對台灣的主權合法化,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日前對此回覆中央社詢問指出,中國刻意扭曲(intentionally mischaracterizes)二戰時期的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試圖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

這名發言人說,北京的敘事完全錯誤,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錯誤的法律敘事是北京更廣泛行動的一環,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並限制其他國家在與台灣互動方面的主權選擇。

對於應如何解讀AIT這番措辭,AIT前理事主席、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以書面回覆中央社指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具體的措辭」。

他表示,措辭背後的理念與美國過去政策一致。美國長期以來一直發表類似「兩岸分歧應以和平方式,並在台灣人民同意下解決」的聲明。

卜睿哲指出,「分歧」一詞隱含著台灣法律地位的問題,例如台灣是否屬於中國。如果是,條件與細節為何。因此他不會過度解讀這種特定的表述

AIT副處長王曉岷(Robert Wang)則說,他不確定這是否是美國首次明確提及台灣「最終政治地位」的說法,但這一用語與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中明確闡述的對台政策完全一致

他表示,台灣關係法尤其明確指出,美國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基於對台灣的未來將以和平方式決定的期望

「換句話說,台灣關係法明示,美國不認為台灣的政治地位是由任何先前的文件,包括二戰時期的宣言或條約所決定,是基於期望台灣的未來將以和平方式決定。」

王曉岷也說,無論AIT先前是否使用過「最終政治地位」這一說法,他認為這項聲明意義重大,是對北京日益加劇的對台脅迫行動的回應。

AIT高階官員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則表示,他不認為AIT的回應具特殊意義,因為AIT所引用的文件確實並未確定台灣的政治地位,而AIT的聲明只是重申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仍懸而未決(remains unsettled

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指出,正如AIT準確傳達的,中國刻意扭曲二戰時期的文件,企圖藉此支持其以脅迫手段來控制台灣的行動。

這名發言人說,美國將持續在中國的軍事、經濟、資訊、法律和外交壓力下支持台灣。美國與國際夥伴一起堅定支持兩岸和平穩定,並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特別是透過武力或脅迫。

 

AIT提「台灣未定論」 蕭旭岑痛批:違反美國六項保證    新頭殼 20250913

針對美國在台協會(AIT)提最新論述指出,台灣地位並未決定,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13)日痛批,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而 AIT 的新論述違反了美國長年的政策,包括六項保證中「未改變對台灣主權的立場」,變成「台灣未定論」,完全不符合中華民國的利益,還把台灣的安全推向險境。

蕭旭岑質疑,民主黨時代任命的AIT官員,還在延續拜登政府的老調,操弄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並在「台灣未定論」打擦邊球,他隔空向 AIT 處長谷立言詢問:「有沒有問過美國總統川普的意見?AIT輕率發言讓兩岸更緊張,是川普要的嗎?」

精選報導:AIT谷立言會黃國昌 網酸爆:美國爸爸跟美國人的爸爸 有咆哮嗎?

他指出,1982年的「六項保證」是美國對台灣關係的指引規範,其中「未改變對台灣主權的立場」,四十幾年來都沒有改變,AIT如果公然向「台灣未定論」滑動,是違反美國的「六項保證」,更是衝擊已經脆弱危殆的兩岸關係,「這還算是台灣的好朋友嗎?」

蕭旭岑表示,以國際法的角度,《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日本降伏文書都是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件。《開羅宣言》要求日本將竊佔中國的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歸還中華民國,是當時盟國明確支持的唯一國際文件,過去英美等國家並未否定其存在,或是主張其無法律效力。

蕭旭岑表示,在台灣的台獨勢力一直以「舊金山合約」為依據,宣揚所謂「台灣未定論」,試圖拆解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規定。但這完全無法推翻「日本將台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的歷史事實,更不符合台灣人利益。

蕭旭岑痛批,AIT官員還在操作拜登時期操弄台灣地位的手法,完全不顧台灣民眾的利益與安危,「這真的是川普政府的新政策嗎?」對照美國從關稅戰到強迫台積電搬走等作為,更讓台灣人懷疑,「美國到底有沒有把台灣當真正的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