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水平達到了新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國在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
多年來,中國煤電站數量的增加一直受到批評。
現在,環保組織指,中國還在境外支持數十個煤礦項目。
煤是破壞力最大的一種化石燃料,因為它在燃燒時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數據,去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00至500萬年來的最高級別。
而在上月,聯合國的氣候科學小組稱,至2050年必須淘汰煤,世界才有機會控制全球溫度的上升。
而很多中國資助下的煤炭項目已經在建設或者計劃中,遠及南美、非洲、東南亞和巴爾幹半島等地方。
這些基礎設施的相關合約和財政細節時常不透明,不過銀行觀察組織(Bankwatch)等倡議機構一直在試圖跟蹤調查。
該組織的能源事務專員伊奧娜·丘塔(Ioana Ciuta)向BBC表示:「你不能在作為一個改善空氣污染的世界領袖的同時,又是世界最大的海外煤電資助人。」
根據丘塔女士所說,在中國城市改善骯髒空氣的努力,使得很多電力公司抑制了在中國本土發展煤電站的雄心,轉而將技術和勞動力投放到海外。
「通過在一帶一路倡議地段超過60個國家進行投資,中國正在製造一個不僅對氣候而且對經濟有傷害的污染源,」她說。
符合歐盟標凖,但沒有碳封存技術
在塞爾維亞,該國最大的煤電站之一正在中國一家銀行的幫助下進行擴建,工程由中國最大的建築公司之一領銜。
從首都貝爾格萊德向東驅車一小時,就到了煤礦豐富的多瑙河山谷。在那裏,一個叫做「科斯托拉克B3(Kostolac B3)」的電站建設工程已經開始運轉。
現有的一個發電站俯瞰著一段綿延的景觀,一團污染物源源不斷地從一個巨大的煙囪裏冒出來,還有輸送帶將煤從附近的德姆諾(Drmno)露天煤礦運送至此。
該電站由塞爾維亞國家電力公司(EPS)運營,通過燒煤供應全國70%的電力——剩下的則由水電項目供應。
現在,在塞爾維亞政府與中國國家主義習近平達成的7.15億美元(5.6億英鎊)協議中,這裏將加建一個單元,通過最新的技術另外增加35萬千瓦的發電能力。
在探訪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隊戴著安全帽的中國工人,正在建築工地走向一個大型的宿舍區——至明年,這裏將會有1500名中國員工。
安全提示標記和通告版上同時寫著塞爾維亞語和中文,設備和運輸貨櫃上都有中文標籤。
我問EPS負責這一項目的官員澤利科·拉佐維奇(Zelijko Lazovic),一個如此龐大而重要的項目掌握在中國工程師和工人手裏,他是什麼感覺?
「在未來幾個月,會有很多中國人來到這裏,這將是一個重大挑戰,」他說。
「對於中國工人和塞爾維亞工人,一開始我們有過一些文化上的問題,但我們解決了,現在已經合作得非常好。」
在被問到新項目的環境成本時,拉佐維奇堅稱,它會符合歐盟對於粉塵、二氧化氮和硫等污染物的全部標凖。
不過,新的單元不會配置任何碳捕集技術裝置,所以它將與其他中資項目一樣,成為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一個因素。
「困鎖在高排放狀態中」
克里斯汀·希勒(Christine Shearer)是全球煤炭網絡(CoalSwarm)組織的分析員。該組織追蹤煤炭資源業的建設。對於目前的態勢,她的看法相當尖銳。
「這些項目與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至2攝氏度的目標不一致,」她說。該目標是《巴黎氣候協議》就定下的兩個目標。
她說,西方銀行和機構決定限制自己對於煤礦業的參與程度,而中國的金融機構正在填補它們留下的空缺。
「這些項目一旦完成,就將把這些國家困鎖在高碳排放基礎設施和煤能源進口不可控的狀態當中,而這正是清潔能源價格開始下降至低於煤電水平的時候。」
我們嘗試聯絡為項目貸款的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主導建設工程的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但未有收到回覆。
對於塞爾維亞國家電力公司來說,吸引力在於本土供應的煤礦,以及中國的低利息貸款和高價值電力出口的前景。
呼吸道疾病
約有3500個工作職位要依賴科斯托拉克的工程項目,但是一些當地人已經開始越來越公開地談論這個地區的污染了。
莫米爾·薩維奇(Momir Savic)帶我看了那些運煤的輸送帶是如何靠近村莊的,而他害怕項目還會進一步擴大。
「我們的空氣和水的質量非常差。我們不能種水果和蔬菜,還有大量的噪音。所有這些都影響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健康,很多人已經得了呼吸道疾病,」他說。
塞爾維亞國家電力公司表示,他們在環境保護上花費了數億歐元。不過,該公司的信譽紀錄並不令人十分信服。
塞爾維亞一個環保組織「Cekor」的律師佩拉·馬爾科維奇(Pera Markovic)批評該公司未能限制當地的污染。
但是他又承認,塞爾維亞的能源很大程度上依賴煤礦。
這會持續多久?馬爾科維奇說:「幾十年。」
很多其他國家的情況很可能也是一樣的,氣候問題科學家的意見並無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