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01-12

「九二共識」之死


日前蔡英文與習近平隔海過招,九二有無共識又成為熱議話題。

1995年,焦仁和首次提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來總結1992會談的歧異,但1997年唐樹備擺出「給我一中,其餘免談」的強硬姿態說,共識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沒有「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1999年李登輝因應中國進逼,提出「兩國論」或防守性的「特殊國與國關係」。之後,被蘇起以雙方在「對等的基礎上進行政治談判,簽署中程協議」方式,企圖拉回「一個中國」的框框下,使衝突雙方能和平共處。即便如此,中國也強硬不接受。

中程協議企圖借鏡東西德統一,但德國在戰前是同一國,戰後被盟國分割佔領:三個西方佔領區合成西德(BRD),蘇佔區則成為東德(DDR),是以州為基礎的兩集合體,所以兩德「有統可得」

和兩韓一樣,兩德是在同一天加入聯合國,暗示著東西德各只是「半國」,兩者一起才成一國。半國並不新鮮,瑞士的「半州」便是其典範。19909月,四強先批准有關德國最終解決條約〉,10月東德解體為五個州,各州分別加入西德基本法擴大實施到東德,德國終於獲得完整主權

但借鏡德國是一廂情願:太平洋戰前,台灣與中國是「兩國」,根本不是「同一國」,統一就是改變現狀。國民黨的「一中」是華獨幻想ROCPRC能以兩個國際法主體共存。其概念更與北京明顯衝突:「國家」是誰?由那個「政府」代表?

通說「九二共識」四個字是蘇起在2000年發明的「創造性模糊」,事實卻有待商榷。平心而論,創造性模糊是處理政治與外交艱澀議題的典型手法。奧妙之處在雙方要自我克制,誰想說破,誰就是元兇。近年中國自恃拳頭大,主動破壞模糊。現在連蘇起都直言,認不出九二共識的面貌。

習近平給的最新定義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他的確沒有明說「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這幾個字。但習緊接著說「把握兩關係發展時代變化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回答了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狠話藏在文脈裡。讓我們警覺:大家若接受九二,就掉入一國兩制圈套中。

蔡總統要大家勿再提起九二共識,確實如此。

【姊妹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